近年来,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积极推动党建帮扶点——盘州市坪地彝族乡小树林居委打造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并按照机关联基层的原则,以代表联络“站、室、点”为载体,有力推动党建帮扶点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振兴
在党建帮扶中,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扎实推动党建引领标准化建设,适时采取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领导干部上党课、人大机关干部职工与小树林居支“两委”集中研讨学习等形式,组织广大党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今年以来,市人大机关党组成员10人次到小树林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及省市党代会、各级“两会”精神宣讲;机关支部2次与小树林居委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驻村干部4次采取群众会、院坝会等形式开展宣传宣讲等。通过宣传宣讲,不断提升居支“两委”成员理论素养,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从思想上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位于乌蒙大草原北入口的小树林,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结合小树林“旅游 ”的发展定位,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帮助小树林成立了旅游管理协会,并同步建立协会党支部、工会,以党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的“三链建设”为纽带,助力小树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跑出“加速度”。在小树林旅游管理协会党支部及居委会的带领下,小树林现已建成酒店、民宿84家1501个床位,今年以来接待游客约9.8万余人次,营业收入约880余万元;有餐馆、农家乐12家,营业收入约580余万元;小商贩26家,营业收入约100余万元。
为充分发挥小树林“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作用,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帮助小树林按照党建引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思路,积极探索实施“跨村联建”党建模式。即以小树林居委为主导,联合带动雨格、营上、发冲、箐口、莫西里、岔河、七官营等7个村旅游产业发展,定期召集8个村(居)党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召开联席会议,搭建起党建互帮、产业互补、治理互学的平台,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达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的共赢效果。
发挥帮扶资源作用促发展
作为“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六盘水人大常委会机关千方百计帮助小树林争取政策、资金、项目大力发展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今年以来,帮助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200万元,市农业农村局资金60万元,引进企业投资210万元,共计470万元建设冷凉蔬菜基地,该项目今年3月完工,现棚内蔬菜种植面积达140余亩,带动121户农户以土地入股,解决就业100余人;帮助争取“三变”改革资金50万元改扩建特色民宿,不断丰富小树林旅游业态,发展壮大小树林集体经济;帮助争取资金80万元,拟对现有民宿、客栈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推进小树林民宿产业、乡村旅游规范有序发展。目前小树林集体经济积累达570余万元,2022年以来增长182.23%。
此外,还积极整合资源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已为困难群众筹集慰问金42500余元及价值30000余元的慰问物资,实现全村困难群众关爱全覆盖,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筹集并向坪地乡中心小学捐赠“小学精选图书”1042册,小学各种作业本1500本,价值人民币31000元;向坪地乡中心幼儿园捐赠现金10000元,捐赠幼儿图书1200册,价值人民币24880元。
发挥基层治理作用促和美
在党建帮扶中,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帮助小树林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基础,为乡村振兴建设筑牢根基。
帮助争取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05万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庄整体风貌。并在全乡率先推行“积分超市”,通过积分兑换、公示上榜等促进村民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努力构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通过一系列的村庄建设措施,小树林面貌得到改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乡风文明得到提升。
帮助争取资金10万元建立文化队伍,以文化振兴有力促进乡村振兴;帮助争取资金10余万元,建设休闲式共享书屋3个,最大限度满足群众有书读、读好书的需求;帮助争取资金10万元,拟建设小树林儿童之家等。
下一步,六盘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基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对照《贵州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行动任务清单》要求,结合小树林居委实际,持续紧盯“旅游搭台、文化唱戏、农业助兴”的旅文农融合发展新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通讯员:苏志敏 晏斌 陈斌)
编辑:周真明 实习生 彭璐璐
一审:彭忠林
二审:刘云冰
三审:刘红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