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真,又称“畸变”,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与原有信号或者标注相比发生了偏差。在党建考核中,“平均主义”、“形式主义”、“人情世故”、“轮流坐庄”、“睁只眼闭只眼”、“打马虎眼”等现象屡见不鲜,考核工作、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实际有所偏差,“失真”时有发生。年度党建考核莫让考核工作、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失了“真”,考真考实考准被考核单位的党建工作成绩,才能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莫让考核工作失了“真”,考真党建工作。在党建考核工作中,个别干部习惯以“和”为贵,坚持三不:“不找事”、“不惹事”、“不麻烦人”,主讲三点:“讲人情”、“讲关系”、“讲面子”,奉行三好:“你好”、“我好”、“大家好”,表面一团“和”气,实则使得考核工作失了“真”,助长了不正之风。为了避免考核工作“失真”,考核部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原则,敢于唱“黑脸”,客观公正地指出问题,全面真实地给出评价,考真党建工作。
莫让考核内容失了“真”,考实党建内容。岁末年初,“期末考”来临,考核部门忙着“出卷”,“去年试题改一下时间”、“上下一张卷”、“胡子眉毛一把抓”……这些问题也会使得考核内容失了“真”。为了避免考核内容“失真”,考核部门应摒弃“一套标准走天下”的考核方式,结合不同类型党组织中心工作、发展目标制定不同考核办法,贴近实际去虚求实细化考核指标,紧抓工作实绩“硬指标”,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考实党建内容。
莫让考核结果失了“真”,考准党建结果。每到党建考核进行时,总有那么一些部门和干部忙着补台账、编痕迹、造材料,把党建当做“一阵子忙碌”、“纸上功夫”和指标性工作,避实就轻,结果导向,使得考核结果失了“真”。为避免考核结果“失真”,被考核党组织应力戒“形式主义”、结果导向思想和“拈轻怕重”工作态度,做实做细日常党建工作,主动找不足、补短板、促提升,在考核中展现真实水平;考核单位要明白党建考核不是单纯看谁文字工作有多好、台账有多全、材料有多厚,应主动下沉一线掌握第一手评价资料、摸清真实情况、做足日常工作,考准党建结果。
考核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有真正把握党建考核意义,莫让党建考核“失真”,才能真正用好“指挥棒”,发挥“助推”功能,推进“伟大工程”,助力“伟大事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