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浅析(低代码的概念)

最近看了很多低代码相关的文章,对于低代码的前景,业内的看法褒贬不一,总得来看还是存在怀疑态度,就我个人来看,“低代码”是计算机软件发展必然的产物,但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它的适用场景有限,并不是什么行业都需要往这方面发展。

为什么会出现低代码的概念?

个人认为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互联网社会,企业数字化已是必然的趋势,造就大量的市场需求,但是现有的传统开发的生产力远远跟不上,及时在敏捷的软件开发模式也跟不上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2. 企业永远在追求更好的降本增效的方式,在互联网企业,软件研发人员的成本,是重点目标,低代码貌似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所有企业都需要追求低代码吗?

个人认为目前低代码能解决的场景很少,不同领域,软件的复杂度是不一样的,想要通过低代码去解决这种复杂度,没有大量的投入,是不可能的,而大部分公司没有这样的资源去做,我想这一点很多企业要认识到。

目前,我了解到的很多低代码平台,大多是解决下一些传统企业系统办公相关的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办公工作流程引擎的图形化工具,而对于一些复杂的领域,例如电商,金融类,能满足的很少,因为这类领域的复杂度并没有被分解的很透彻。

所以,我认为大部分公司在探索低代码的时候,一定要制定好方向,如果自己从事领域的复杂度都没有理清,就想着往低代码去发展,那是大概率失败的,个人建议可以先从分离业务复杂度,针对这些复杂的模块,进行服务化改造,再从改造的经验中总结提炼,抽象出基础服务组件,在通过这些组件去尝试新的项目,去验证是否可以帮助开发快速构建业务应用,经过这一系列反复验证实践,最终走向低代码平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