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滨商调 – 解析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缺失情况

锐滨商调 - 解析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缺失情况

从资本市场的历史经验来看,上市公司在自身内控、管理方面越薄弱,则公司治理结构越不健全,甚至会失效,其存在内控缺陷的可能性也越大。

所以上市公司搭建起完整且符合自身需求并有效落实、执行的治理结构,一方面可以为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公司股东即利益相关者提供稳定的保障,公司在信息披露、接受监管等方面的压力也会相对减少。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各种上市公司内控管理缺失导致的黑天鹅事件来看,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缺失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上市公司没有设立或缺少有效的内控管理组织、架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内控管理涉及的范围比较局限,没有清晰明确的内部控制标准、规范,公司董事会、领导层过于追求业绩而没有对内控体系有清晰、统一的认识,极有可能导致上市公司忽视在内部控制、内部审查、内部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只能在问题发生之后才来“救火”。

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组织和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将有助于推动公司管理层制定的计划顺利实施,同时还可以及时处理各种可控或不确定的风险。

可惜的是,大部分上市公司的高管、领导对内控的重视度不高或是“雷声大雨点小”,大多数公司更多注重的是销售业绩而非各种风险因素,所以导致上市公司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无法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从某些出现了黑天鹅事件企业的招聘信息来看,危机公关的岗位在事件发生之后频频出现,这类企业平时并没有意识到风险的积累,只有在问题发生之后才恍然大悟、想办法灭“火”,实际上这种火并非采取危机公关措施就可以“灭”,若是他们还不能意识到提升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那么问题还将继续发生。

二、上市公司缺乏良好控制环境。有些企业譬如某些金融类公司,会时不时对内对外强调提升内部控制,但这些内控制度往往都是口头化、表面化的,有时候更多的是为了应付单位或投资者们的查询需要。如果上市公司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有明确的认识,但未通过企业文化、制度等方式提高公司全体员工的意识,也会令内部控制难以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也是对上市公司在组织架构、管理层级等方面是否能够贯彻执行的考验之一,若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内部控制制度都难以落实,那么也意味着一些重大事件、重大决策不容易真正落实到位。

许多上市公司在企业文化、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系统等方面都不太完善,缺乏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还有上市公司单纯地认为内部控制制度更多的和财务、审计相关,仅将内部控制投向于这些财务管理方面,而忽视了整体内控体系的建设,所采取的工作过于简单、流于形式,失去了内部控制的意义。

锐滨商调 - 解析上市公司内控制度缺失情况

三、上市公司没有强有力的风险控制防范能力。上市公司发生风险,并不是风险因素才发生,而是已经出现的风险因素再次爆发。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因此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否则终会酿成大祸。

虽然该法则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上市公司,但所有上市公司一定会在所属行业中面对诸多风险。上市公司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是需要客观、认真面对风险因素,根据公司本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市场发展情况做好部署和应对措施,从而使得管理层制定的计划能够得到妥善实施,这些机制应包括各类风险。若是没有充分意识到控制风险的重要性,使内部控制机制没有充分发挥调控作用,只在碰到问题时才会想起来,这种落后的管理方式会令上市公司的内控管理越来越糟糕。

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度需要提升。从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不少公司在披露有关风险因素问题的公告中存在表述模糊、模棱两可、可以规避责任等不够负责的情况。上市公司应对风险的“甩锅”行为,反映出这些公司对风险控制认识、应对等方面的不足,有的更是迟迟不愿披露风险信息。

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上市公司正视问题,逐步改善、加强内部控制、完善相应的机制。除了上市公司自身注重内部控制外,监管层还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和司法体制

锐滨商调拥有更为完善的风控制度和专业的估值分析系统,对被投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充分核查公司的状况(发现问题),获得足够的信息来对公司进行分析和评估(发现价值)。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公众号:锐滨调查

文章作者:宋清辉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1月23日 上午9:52
下一篇 2024年1月24日 上午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