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远超「西方人所认识」的科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远超「西方人所认识」的科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

中医不属于Science,这话没毛病。中医不科学,这话就有毛病了。

中医一定是「科学」的!

英文Science被翻译成中文「科学」以后,中文「科学」的内涵,已经远远大于英语Science的内涵

英文Science在刚刚被翻译成中文「科学」的时候,二者是完全相等的。

英文Science=中文「科学」。

但是,中文「科学」到了中文语境中,被中国人广泛运用了以后,中文「科学」已经被中国人赋予了远超英文Science的内涵。

这就是中国人讨论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属于「科学」的时候,容易产生争论的根本原因

因为「科学」概念的本身就存在着差异,虽然大家都在说「科学」,但是,「科学」的内涵,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了。

争论的一方说的「科学」概念,是「科学=Science」的概念。

在「科学=Science」的概念下,「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科学的,包括中医自然也不是科学。

而争论另一方说的「科学」概念,是「科学」远大于Science的概念。

在这个被中国人丰富的内涵的「科学」概念下,「中国传统文化」是很「科学」的,包括中医自然也是科学的。

那么,「科学=Science」与在中文语境中形成的「科学」,二者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一、到底什么是「科学=Science」?

在认识「科学=Science」之前,首先要认识到「科学=Science」存在着一个「物理背景」

这个「物理背景」就是牛顿经典力学所描绘的真实世界

完整而真实的世界,就是一个三维空间的世界,这个三维空间的世界就是一个「单一结构世界」

「科学=Science」在「单一结构世界」的「物理背景」下,有着一套固定的范式,「科学=Science」只有在这个范式下才成立,不经过这个范式约束,都不是「科学=Science」。

这个范式就是:

科学家对「单一结构世界」中的某种现象,进行认识以后,做出自己的「解释」

科学家首先用「文字」对这种「解释」进行定性的论述。

之后,再用「数学公式」进行定量的描述。

最后,再用「实验」对这种「解释」进行验证。

验证的结果,如果与「数学公式」所描述的结论一致,那就说明这个「解释」是成立的,就能成为「科学理论」。

按照「科学理论」进行应用开发,开发出来的就是「技术」。

但是,这仅仅是一种「解释」,所以,这种「解释」必须是可以被证伪的

这就是「科学=Science」的范式。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是没有「科学=Science」的。

中国人又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科学」的,这个「科学」又是什么呢?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

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同样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所存在的「物理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的「物理背景」要比「科学=Science」的「物理背景」复杂得多。

「中国传统文化」的「物理背景」,是一种超出人类直观经验的「重叠结构世界」

中国人古代所说的「阴阳」,其实,就是对「重叠结构世界」的描述。

「阳」表示的就是「重叠结构世界」中的「显性世界」。

「阴」表示的就是「重叠结构世界」中的「隐性世界」。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阴阳家,对「重叠结构世界」的认识最为透彻,他们认为「阴为实、阳为虚」。

这个说法用今天的语言来说就是:

「隐性世界」是「重叠结构世界」中的主体,在「显性世界」中所发生所有一切的动因、动机、动力都存在于「隐性世界」。

在传统中医里,也存在的阴阳互根的说法。

「阴阳互根」其实就是「重叠结构人体」的另外一种说法:

从「隐性人体」入手,才能解决「显性人体」上的病症,从「显性人体」入手,也能调整「隐性人体」中的平衡。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属于「科学」的问题,「科学=Science」一方提出的最有利的说法就是,如何证明「重叠结构世界」以及「重叠结构人体」的存在。

「重叠结构世界」以及「重叠结构人体」中的「隐性世界」以及「隐性人体」,运用「显性人体」的感官肯定是无法感觉到的。

所以,只用「科学Science」的方法,自然是无法验证的。

然而,「科学Science」的验证方法,只是一种「验证给别人看」的方法。

对于「隐性世界」以及「隐性人体」的验证,是可以通过「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得到「自证」

「自证」就是自己证明给自己看。

就拿中医来说,中医学上的很多理论与方法,都是具有「心智系统转换」能力的人,运用「第二套心智系统」对人的「隐性人体」进行内观后,得到的结论。

而其他不具备运用「第二套心智系统」的中医大夫,运用这些「能人」所得到的认识,照样能够医治病人。

所以,如果想要观察到「隐性世界」、「隐性人体」,那就必须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炼成的那天你自然就能观察到。

如果你还没有练成「心智系统转换」,那你就用已有的「中医理论」去实践,如果你收到了医疗的效果,同样能够间接证明这种关于「隐性人体」理论的真实性。

最古老的《老子》,《郭店楚简•老子(甲本)》是用「源头甲骨文」字义写成的,其内容是关于人处在「重叠结构世界」中,如何进行「心智系统转换」方法的系统论述。

详细内容,已发布在心智玩家的专栏《黄帝老子真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日 上午11:31
下一篇 2024年4月1日 上午11:37

相关推荐

  • access 项目管理系统

    Access 项目管理系统:现代项目管理的助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Access 项目管理系统则是其中一种最为实用和高效的工…

    科研百科 2024年7月12日
    44
  •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收费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收费 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控制工程项目的软件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和工程师更好地组织和管理项目,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随着项目管理技术的发展,…

    科研百科 2025年1月18日
    0
  • 美团众包企业版

    美团众包企业版: 为开发者和企业带来更高效、更灵活的工作方式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众包模式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其中,美团众包企业版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

    科研百科 2024年10月18日
    1
  •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进度表

    软件开发项目计划进度表 软件开发项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和多个团队的合作,以确保项目的成功交付。因此,在软件开发项目中,制定一个详细的进度表非常重要,可以帮助项目管理…

    科研百科 2024年5月29日
    106
  • 科研项目规划ppt

    科研项目规划PPT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研项目已经成为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的主要工作之一。一份好的科研项目规划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他们的研究工作,还可以提高研究质量和效…

    科研百科 2025年2月21日
    0
  • 县教研室2021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2021年教育局教研室工作总结)

    县教研室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对教育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教育局新一届领导制订的“六办一建”和“四项改革”布局,全面落实各级教育科研工作要求,一手抓…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7日
    373
  • 丰富党员学习内涵,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吉报智慧党建空间投入使用

    7月19日,吉林日报社智慧党建空间在吉林日报报业大厦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吉林日报社为适应智媒体时代党建工作的需要而引进建设的数字化党建学习教育平台,为党报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

    科研百科 2023年2月7日
    192
  • 绿春:“三个对标”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品质党建三对标三提升)

    云南省绿春县委组织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州第九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广泛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活动,剖析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的不足,…

    科研百科 2023年6月29日
    204
  • 学院 科研项目内控管理

    学院科研项目内控管理 科研项目内控管理是确保科研项目质量和成果的关键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研项目的难度和复杂度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对科研项目的内控管理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将探讨…

    科研百科 2024年10月14日
    21
  • 重磅!“双高项目管理与监测平台”来了(双高计划监测平台)

    “双高计划”建设任务繁多,指标体系复杂。有没有一个工具既能覆盖双高建设的全过程、全任务、全指标、全资金、全人员,又能在“双高计划”建设过程中,实时监测建设成果、任务质量、资金使用与…

    2022年6月12日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