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欣伟:黑白灰的客户逻辑(黑白灰黄三色装修效果图)

从2016年四季度开始的调控收紧,砖家们经验主义的意淫“18个月大限”已经被无情击碎,面对越来越稀薄的客户捕获,两种观点争执不下:

一种是总量论者:只要能成交的都是我们的客户,宁可错杀一千不能错过一个;

一种是费效比者:我们要精准营销,要找到精准渠道,费用最低成效最大。

在客户量整体减少的大背景下,两种策略都可以理解,无外乎前者概率最大化,而后者是成本控制最优化。

但所谓“风凉话总是很风凉”,说说都是容易的。实战中不仅难以对具体的客户管理逻辑平衡或取舍,大概率事后回顾总产生“红玫瑰与白玫瑰之踵”。

不妨,把购房者按照黑白灰的标签来划分(划分尽可能找到相对客观和准确的方式),以便于后续在取舍措施上就事论事。

黄欣伟:黑白灰的客户逻辑(黑白灰黄三色装修效果图)

PART 1.放弃(黑色客户)也是一种争取

所谓黑色客户,即在初次接触中就被基本放弃的客户:要么是明确表态不可能,套用言情剧的口吻:“勉强是没有幸福的”;要么是面临刚性的消费抗性,要么房票没有要么资金短缺太大。

有些鸡汤的害人之处,是强行号召“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于是在一个基本面判断下来不可行的购房者身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去帮助或配合其完成复杂冗长甚至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试探行为。

当然不能说没有奇迹,或者说不存在鸡汤所宣扬的感动上帝,但事后复盘一下:

1、 这样一个客户,在整体业绩上,是具备“救命效应”的么?

2、 和相关投入相比,成交这样一个客户的费效比是否算的过来?

3、 在攻克该客户的同时,是在“没有其他(更好)选择”的背景之下吗?

三个问题扪心自问(之后),估计成交的喜悦和成就感已经意兴阑珊了。

黑色客户,至少占用和耽误了营销者的双倍乃至多倍有形或无形成本,虽然最终绝对结果是让人欣慰的,但若多次相信(或迷信)并投入黑色客户,对整盘业绩的到达时间和成本考核,一定是弊大于利。

黄欣伟:黑白灰的客户逻辑(黑白灰黄三色装修效果图)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往往会安排差生和优等生做同桌,此举的背后逻辑是帮差,看似是合理的,但结果呢?

不说差生并没有太大起色,优等生因为“减负使命”势必分散了自己的精力,对自身的精进产生逆能量。

还有一个一直被忽视的问题在于——差生因为和优等生差距太大,自然或不自然地产生自卑和歧视的相处关系,你不能单方面完全否认自卑来扼杀其存在,也不能单方面要求优等生在沟通和言语上做到滴水不漏避免歧视。

“差距太大”的互助,往往得不到好结果,这就是“梯度级差”的客观存在价值,在一个不及格生的同桌选择上,是否一个70分的带教作用,会大于一个95分的遥不可及呢?!

面对黑色客户或消费者,给他时间去权衡考虑,而非强行“一切都有办法的”地强求,用培育的方式来跟踪和稳定,应该好于第一时间“求成交”。

这是人性的要求,也是营销的策略。

黄欣伟:黑白灰的客户逻辑(黑白灰黄三色装修效果图)

PART 2.灰色客户才是值得争取的客户

灰色客户,才是兵家必争之地。

所谓灰色客户,是评估下来“一半对一半”:一半可能买,一半可能不买。

这类客户在客户池中,往往具备几个特征:

1、 总量占比最大,像橄榄球的中间段鼓鼓囊囊

2、 往往都属于“成交也合理,不成交也合理”的模棱两可

3、 都有可能的背后是“有选择”,不仅是竞品有选,而且是进退有选

灰色客户就是上一段落的那些“70分的同桌”,上可攀升90分,稍不留神也可能沦为及格的临界者。

灰色客户的特征是——总有一端“有问题”,也总有一端“没问题”。

“房子是喜欢的,房票有点费劲”;

“资金是充裕的,选择有点纠结”;

“成交是肯定的,周期有点不定”。

黄欣伟:黑白灰的客户逻辑(黑白灰黄三色装修效果图)

对销售人员而言,灰色客户大量存在,激发销售人员工作或者说攻克的原动力,在于——总有一个可能性在激励你前进。

而拿下一个灰色客户,既不是太如释重负刻骨铭心,也能很好地激励销售人员或团队的士气,毕竟“70分学生的功底尚存”。

从客户管理的立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拿下灰色客户群体,不仅是绝对量不仅是占比,而且从营销工作的本源出发,“拿下灰色客户才叫拿下客户”,那些提着钱托人打招呼“买到就行”的客户,最终能彰显的是天气或者运气,根本不是能力;若一定要将其归于能力,那也只能说——该后卫的优点在于基本不制造乌龙球。

销售团队的当天晚会中,销售人员口中那些“可以跟一下”的客户,即本文所谓的灰色客户,“可以跟一下”的背后,销售人员心里(对成交)没底但客户评估下来并非(成交难度)不可逾越。

当然,也不排除销售人员因为客户量实在稀薄,所以有意无意地将事实上的黑色客户,“意淫”成了灰色客户,这时候需要营销管理者予以重新定义和判断客户,并第一时间予以纠偏和指示。

黄欣伟:黑白灰的客户逻辑(黑白灰黄三色装修效果图)

PART 3.如何激发白色客户的积极性

每个销售人员都喜欢白色客户,即上一段落所言的“提着钱托人打招呼只求买到”的消费者,但在市场冷淡期这种客户开始稀薄了,曾经的盛景像夕阳落山了。

为什么会出现白色客户?

看起来可以归于销售人员的运气,但消费者的主观能动大于一切背后,是其前期已经自行完成了相关功课,比如:

对地段的喜欢或依赖;

对开发商品牌的充分信任;

对户型的提前研究、选择和锁定;

对产品唯一性的最终认定;

甚至对其他刚性购买理由的设定,比如有把握拿到折扣,等等。

站在销售者的立场,碰到白色客户当然多多益善求菩萨显灵,但一个客户终究还是只能成交一个客户配额上的数量,要让白色客户挖掘最大化,就要将其转为“白色(编外)销售人员”来为我所用,用其正能量宣导、感化和影响周遭群体,即——通过白色客户来笼络灰色客户,发挥其助攻功能。

白色客户基于本身对项目的认可,自然自带流量,彼时若能获得相关激励措施的助推,或者销售人员的协助,主客观都向着增量而去,所以越来越多楼盘重视“老带新”的战术,而非过往将其作为“不管行不行,总要试一试”的流程战术。

黄欣伟:黑白灰的客户逻辑(黑白灰黄三色装修效果图)

白色客户的驱动是多方面的:

1、 本身对项目认可

2、 至少对项目有利大于弊的对冲逻辑

3、 有说服自己成交的说辞,同样可以“用客户语境沟通客户”

4、 配合一定的激励措施则事半功倍

(1) 自身获得激励

(2) 自身获得给予成交客户的“激烈发放权限”,则意义上“共享大于功利”

5、 来自销售的配合

(1) 房源的价格上升趋势

(2) 对优势房源的获得优势

(3) 内场销售人员的转接热情和转化率

白色客户虽然自己成交看似是主动的,但“老带新”本身不是其义务或本分,即使在主动转介的过程中,若遭遇有限次数的挫败,其充当销售说客的积极性也会迅速下降,所以针对白色客户的服务工作并不是“给予政策了事”,还要销售团队投入一定的沟通、协助、配合,培育和增强其积极性。

业绩好的销售人员,往往在白色客户的深耕方面也颇有建树,毕竟下线的配合工作比起从无到有的客户拓展和服务,不论是工作总量能还是相对投入程度,都降了好几个阶的维!

把白色客户转为种子客户,更不是“给予政策了事”那么简单,销售人员在前期和白色客户接触的过程中,就应该有提前预判思维,通过对白色客户做全方位的了解,包括其意愿、沟通能力、需要配合方向等做出精准判断,以便日后在协作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促其——热情不倒,成交率高。

黄欣伟:黑白灰的客户逻辑(黑白灰黄三色装修效果图)

“客户是上帝”其实是一句永远正确的废话,点解?

客户是黑色客户,莫不是销售人员要毕其功于一役?

“上帝”若提出无理要求也要全面满足?

不妨将其教条作为原则,在和“上帝”的有限接触中,尽快予以判断其黑白灰的成色,从而快速选择快速取舍,将精力用到刀刃上——稳住黑色客户、主攻灰色客户、激发白色客户。

“势利眼”也未必是完全的贬义词,因为营销者和消费者的时间同样宝贵,凭什么要求后者无底线地Stand-By,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客户拓展中去,第一步就是给客户分类并区别对待。

一视同仁,也不过是一个条件状“词”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7日 下午6:01
下一篇 2024年4月27日 下午6: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