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2022年,大众日报·山东党建云平台全新启动“红星耀齐鲁”大型融媒报道活动,推出齐鲁党员星力量、基层党建亮点汇、第一书记风采录、高校党建品牌展四个单元板块。其中,“基层党建亮点汇”主要面向基层党组织(重点为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征集展示党建领航的优秀做法、亮点经验(征稿邮箱dzrb1939@qq.com)。以下为本期推荐案例。
近年来,烟台莱阳市大力实施“红润梨乡·幸福家园”城市党建品牌建设,探索破解城市基层治理难题的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
以“优化机制”为抓手,全面激发“幸福家园”创建活力
坚持把“体制顺、机制活”作为抓好城市基层治理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市—街道—社区—网格”四级治理功能,构建上下贯通、整体联动、全面覆盖的城市党建大格局。一是强化市级“牵引”功能。始终把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由市委书记挂帅,成立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委员会,下设街道体制改革、网格治理等5个工作小组,构建统一、协同推进的“1+N”工作格局。将提升街道社区党组织引领力、小区网格精细化管理等工作列入年度抓基层党建“十大实事”,在全市释放出“书记抓”的强烈信号。成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专班和社区服务指导中心,制定“1+5”指导性文件,明确各方职责、理清工作任务,确保城市基层治理有专人负责、有制度保障。二是强化街道“轴心”功能。深入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出台《关于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机制创新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街道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三大主责主业,落实赋予街道五项权力,通过“减上补下”为街道增加事业编制41名,着力解决街道权责不对称、力量不相称的问题。塑强街道党工委主体地位,组建“红润民心”“红色物业”2个党建联盟,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联盟主席,旗帜鲜明让街道“唱主角”。三是强化社区“堡垒”功能。吸收48名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兼职委员,参与研究解决社区重大事项,配套建立履职承诺、轮值议事、评价考核等制度,督促驻区单位深度参与社区共建。搭建“社区书记”论坛、“圆桌派”议事等平台,突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构建“一核多元”的社区协商议事机制,推动解决小区停车难等居民关心的事项755个。四是强化网格“兜底”功能。坚持“一个城市一张网”,整合政法、公安、信访等部门网格资源,以300—400户为单位,将全市城市社区划分为323个“全科网格”,做实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安排72名街道机关干部下沉担任网格指导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73名专职网格员,选配300名楼栋长、党员中心户担任网格协理员,不断壮大网格工作力量,打造一支基层治理的“先头部队”。
以“多元共治”为手段,全面凝聚“幸福家园”创建合力
城市“幸福家园”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对此,莱阳市大力构建部门报到、物业助力、社会组织参与的工作体系,激发城市基层治理整体效应。一是推动行政资源向基层一线下沉。坚持以“双报到双服务”为主路径,完善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8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7511名机关干部走出“大院围墙”,与社区开展“契约化”共建。开发“街呼市应”联动平台,将77个属地管理事项纳入平台管理,全时段提供协调督办服务,实现居民诉求“一键反映”、问题处置“一体联动”。二是推动党建引领向物业管理延伸。坚持国企领办“红心物业”,探索实施“先尝后买”服务、“先服务后交费”等“准物业”服务模式,托底接管梨园小区、古城小区等13个基础差、难度大的无物业管理小区。成立物业行业党委,指导45家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单建或联建方式,组建9个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向尚未达到成立党组织条件的派驻党建指导员18名。建立物业“红黑榜”,每年集中评选“十佳物业项目”“十佳物业服务标兵”,对服务差、投诉多、口碑低的物业公司,由住建部门约谈通报、限期整改。目前,已培育信和、建大等6个“红心物业”示范点。三是推动社会力量向社区小区汇聚。将社会组织与社区“捆绑共建”,打造2600余平方米的城市党建综合体,专门设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为处在成长期的社会组织和草根团体提供入壳孵化的“众创空间”。举办社会组织全城招募、公益创投大赛等活动,引进培育梨城春雨、蓝天应急救援队等公益型、服务型社会组织15家,开展“邻里守望”“携手有爱”等公益活动235次,真正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化精准化服务。
以“要素保障”为支撑,全面夯实“幸福家园”创建内力
建立人往基层走、阵地在基层建、劲往基层使的全要素保障链,让城市基层治理更有底气。一是建强工作队伍。成立4个优秀社区书记工作室示范引领,着力锻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专业素质优、服务能力强、群众评价好的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注重梯队化、专业化、职业化培养,为每个社区配备1名35岁以下社区书记助理,公开选拔118名专职社区工作者,建立以初任培训、岗位培训、进修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体系,实现社区有专门力量、专业能力抓治理抓服务。编制社工全科业务手册,重点培养18名“全科社工”,推动实现“一窗受理、全科服务”。二是提升阵地功能。采取规划预留、盘活闲置资源、老旧小区改造配建等方式,新建、改扩建鸿达、天龙等8个社区服务阵地5000余平方米,解决无处办事、无处议事的难题。坚持“化零为整”,整合小区公园、服务驿站、文化长廊等“分散式”资源,打造邻里坊、文化家园等活动阵地,实现一步一功能、一步一景点。推行“一阵地多功能”模式,突出开放性、一站式、共享式等特点,逐步构建规划合理、功能齐全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体系。三是强化资金支持。制定社区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按时足额划拨社区工作经费和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实施项目化管理,优先向党组织服务群众、共驻共建和党员志愿服务等服务类项目倾斜。探索设置“浮动式”项目资金,根据社区重点项目建设等情况统筹使用,切实发挥经费使用的最大效能。建立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实施薪酬待遇稳定增长机制,有力激发社区工作人员的干事创业热情。
策划:兰传斌
统筹:吴永功
实习生:何志如
通讯员:贾圆 兰俊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