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聊一下任务管理。任务管理是管理人员的基本职责。因为大部分研发人员特别擅长任务管理,比起角色认知、管理规划、团队建设、管理沟通要容易的多。所以能否做好任务管理,可以用来作为评判是否合格的标准。
思考维度
做任务管理,可以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来思考:
- 在做事之前,我们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要做哪些事?先做哪件,后做哪件?也就是分清楚轻重缓急,也叫优先级梳理。
- 在做事过程中,我们要确保事情的进展按照计划推进,尽在掌握之中,也就是有效地推进执行。
- 在做事之后,我们要复盘做事的整个过程,并从过去的经验之中抽取一些流程机制,以便以后在类似的场景下也可以做得更好、更顺畅。
事前的轻重缓急
- 对于“计划内工作”,看收益是否足够大。收益越大就越重要,也就越需要给予相匹配的优先级、资源和关注度;收益相对不大,就放入“To do list”,作为待办任务处理。
- 对于“计划外的工作”,看损失是否足够大。损失够大,就按照紧急任务安排,以止损为核心目的;如果损失可控,就放入“计划内工作”列表。
事中的有效执行
- 目标清晰:目标要清晰到可以执行的程度
- 责任明确:有唯一的总负责人对整个项目的结果负责
- 机制健全:靠机制去推进,不能完全依赖人的主动性
- 沟通到位:共识的传递和进展的通报
大家可以通过下表判断是否有遗漏:
事后的流程机制
事后对过程复盘,整理出一些好的机制,保证今后大家执行的更好。
机制建立五部曲
- 首先要明确该机制要解决什么场景下的什么问题,即明确目标。
- 提炼应对该场景的关键点。
- 明确由谁来确保机制的执行,即谁在什么时候检查什么关键点。
- 确认操作成本。即,确认该机制对于执行者来说是可操作的,不要带来很大的操作成本。
- 沟通,并和其他执行人取得共识,该机制是否有效,以及能否实施。
四原则
建立机制时,有一些原则可以遵循,防止机制无法有效执行:
- 可操作,即简单原则。也就是说,机制要以最小的学习成本和操作成本为原则。
- 只打关节点,即关键原则。而且这样的关键点也不能太多,以不超过 5 个为宜。
- 明确到人,即问责原则。确认各个关键点由谁来跟进。
- 实用原则。千万不要为了建机制而建机制,每一个机制都要有实用价值。
最后
大家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程序员麻辣烫)
我的个人博客为:shidawuhen.github.io/
往期文章回顾:
- 设计模式
- 招聘
- 思考
- 存储
- 算法系列
- 读书笔记
- 小工具
- 架构
- 网络
- Go语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