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DB作为企业运维的IT主数据,在建设初期企业常常“报以厚望”,希望通过CMDB的建设,为IT运维体系的建设打好基础,为后续更多的运维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提高业务连续性。
但是建设后却常常出现弃用、推广难等问题,根本用不起来。
而原因一般都较为复杂,领导不重视、数据质量低、没有规范管控等等都是常见的因素。
今天,我们就从三个方面重点剖析一下:为什么CMDB在很多企业用不起来?
一、自动化程度低
CMDB自动化程度低往往是“CMDB用不起来”的首要因素。
在建设CMDB之前,企业用户一般基于Excel维护自己所负责的IT数据,并且不同运维团队之间基于Excel已经有了一套默认的协作流程:需要什么数据就提供相应的Excel表格。
同时,这个Excel是用户每天运维工作的数据基础,加上对Excel较为熟悉,会更愿意去维护这个Excel数据准确性。
但是,当随着企业CMDB的建设,用户维护数据从Excel迁移到CMDB后,基于CMDB的建设理念,每个用户所需要维护的数据颗粒度和数据量增大。
与此同时,用户还需要去维护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
用户会发现自己每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维护数据,工作量翻了好几倍,此时CMDB的建设对用户来说是“增负”而不是“减负”。
久而久之,用户失去维护CMDB中数据的耐心和动力,数据质量大幅降低,导致数据消费方用不起来了。
所以,企业CMDB建设的核心因素之一就是数据的自动化维护程度,相关对象的技术属性是否均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自动维护、CMDB的数据质量、用户的使用动力和接受程度都是关键因素。
二、领导不重视
CMDB作为需要横跨企业运维组织多个处室/专业组才能建设起来的运维主数据系统,领导或高层的不重视常常是CMDB用不起来的关键因素。
在CMDB的建设阶段,通常需要各运维部门(网络运维、系统运维、数据库运维等)进行高频协同,确定模型设计、维护分工、权限体系等,各部门对CMDB建设的重视程度以及配合积极性会直接影响系统建设的质量和周期。
如果没有领导从高层进行系统建设的价值宣贯和配合强调,仅在建设期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建设效果却不如人意。
即使建设阶段顺利完成,CMDB上线推广使用之后,企业高层领导也需要积极对各部门进行宣贯强调,提高各部门人员对数据质量的维护动力、对CMDB的使用热情、对配置管理规范的遵守程度等。
总之, CMDB的建设周期中领导和高层的持续关注和重视,是这个项目成功与否的核心因素之一。
建设方需在前期就建设理念、实施方案、价值收益等与需求方高层领导达成一致并明确支持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领导支持推动项目顺利执行。
三、CMDB建设理念不正确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线下业务逐渐线上化,运维系统烟囱化建设严重,企业逐渐意识到建设CMDB的重要性。
但是以什么为核心价值或者核心场景去建设CMDB往往是个头疼的事情。
倘若前期选错建设理念,会直接导致建设完后用不起来,运维人员觉得“只增加了成本,没感觉到实际用处”,逐渐放弃维护,导致CMDB沦为边缘系统。
那么,有什么解决办法呢?
随着应用数量与日俱增,应用架构也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而IT基础设施逐步云化、标准化,并趋于稳定。因此,运维的重心和价值渐渐聚焦于应用。
另一方面,运维的发展必然走向数据化、智能化,如容量管理、根因定位、故障预测、辅助运营等,这些运维高级场景更多的也都指向了应用。
因此,我们认为,CMDB应当以应用为中心进行设计,以满足各种运维场景对CMDB的消费需求。
嘉为蓝鲸CMDB配置管理打造企业IT信息系统的“数字化镜像”,以“数据消费”为导向构建统一权威数据源,支撑以“应用为中心”的研运一体全过程场景,助力企业IT数字化转型。
嘉为蓝鲸CMDB配置管理优势如下:
1,高性能,海量实践:管理业务数400 、主机数20W 、自定义属性800W 、每日接口调用量1000W 。
2,异构兼容纳管:支撑覆盖业务数据、应用数据、基础软件、机房设备等复杂异构对象管理。
3,支撑全场景消费:支撑面向应用系统研发、运维、运营全过程场景的数据消费,包括应用发布部署、自动化测试、监控告警、故障自愈、数据运营分析等。
4,自动化覆盖率80%以上:自动化采集对象支持各类基础软件、硬件设备,通过SNMPIP-MIAgentAPI等方式,自定义扩展,资源自动化覆盖最高可达80%以上。
5,具备可落地最佳实践:提供规划咨询、软件产品、建设方法论、运营支撑体系全面最佳实践。
对我们CMDB产品感兴趣的伙伴,欢迎评论区或私信留言,我们将在一个工作日内与您取得联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