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透视:不同业务形式因何需要不同业绩管理模式

(本文由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研究并发布。)

业务、业务技术体系、业务管理体系和业绩管理体系,是一组最基本的概念体系,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认识业绩管理的两类模式——岗位基础型业绩管理模式和项目基础型业绩管理模式。而探究其中的假设关系,可更本质的理解业绩管理及其变化原因。

业务技术体系内容是:任务的技术分解、实现条件与时间要求,任务实施的工艺流程、技术规范与操作方法,任务状态控制和结果验收的技术标准与检验方法;业务管理体系内容是:业务计划与组织落实,人员工作要求、操作程序、方法和工具,过程监督与协调,业务知识管理和业务制度建设;业绩管理体系内容是:薪酬分配,绩效考评,绩效沟通与绩效改进。

理论透视:不同业务形式因何需要不同业绩管理模式

业务技术体系是对业务对象的客观反映,不考虑企业资源的实际使用情况,以企业技术能力和资源状态能够满足为前提假设(如上图)。业务技术体系涉及的工作是科学家(科研类业务)和工程师(工程类和生产类业务)的工作,最早的管理者就是他们,如泰勒、法约尔等人就是工程师出身。

业务管理则要考虑人、财、物的调配,需要将科学家或工程师们的假设前提在管理上实现起来。但是它也不能一步到位,而只能着重于对客观对象的管理,不能过多考虑人的能动性,或者说只能在工具人假设下开展自身系统的管理工作,因此“人力资源效用稳定”是业务管理的假设前提。

人力资源的效用当真稳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管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解决人力资源的效用提升和效用稳定问题。为保证业务管理体系的假设前提能够成立,就需要对人力资源使用效率进行管理,这就是业绩管理。当然业绩管理也并不是可以在完全确定的条件上开展自身的工作,它也需要对人性做出假设,比如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等。

“管理体系”是由多重假设下叠架起来的,通过假设解决假设。复杂、混合的管理活动因此得以分形、分类和结构化,变得可以分析、设计和优化。

处于假设体系最外端的业绩管理,是业务管理体系的实现基础,它的作用在于实现业务管理的假设前提。在假设的解决过程中,后者必须以前者为“工艺母板”,深植其中,一旦脱离开来效果就会严重下降。因为所有的假设前提都不是一个环节的工作,而是和全部工作连接、复合在一起的。因此,业务管理和业绩管理的模式在根源上就被它们的管理对象决定了,有什么样形式的业务就应有什么模式的管理(相关研究详见《项目基础型业绩管理模式Ⅰ:“3 1”体系构成》一文)。

(未完,待续。)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品科创说管理专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8月24日 上午9:56
下一篇 2022年8月24日 上午9:5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