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赢得发展 工银瑞信开创多项第一(工银瑞信科技创新)

凭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工银瑞信在十年间脱颖而出,成为“全牌照”综合化资产管理公司

“领袖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创新。”

正如“苹果帝国”的缔造者乔布斯所言,工银瑞信基金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基金业的领军者,创新能力是制胜的关键。

首家推出“自动申赎货币基金进行理财”的信用卡;首批推出移动端货币基金APP;首家发行超短期理财基金;首批参与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尝试商品期货专户;首个开放式主动量化对冲基金;首创RQFII人民币货币基金等—若干个第一,彰显出工银瑞信“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魄力。

成立十年来,工银瑞信为全国近900万客户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并给客户带来丰厚回报。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工银瑞信旗下产品成立以来累计收益达到549亿元,累计分红达180亿元,在同时期成立的公司中位列第一。

同时,经过不懈的创新和突破,工银瑞信自身也获得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末,公司资产管理总规模达到5908亿元,是2005年成立时的150倍;公募规模2541亿元,是2005年的64倍;公司旗下公募产品数量达到52只,是构建产品线最迅速、产品种类最多的公司之一。

随着整体实力大幅提升,工银瑞信还先后获得QDII、企业年金、专户理财和全国社保境内/外投资管理人资格,成为“全牌照”综合化资产管理公司。

从客户根本需要出发

2005年夏天,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时期。工银瑞信作为国内首家国有银行控股的银行系基金公司,正是在我国深入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的大背景下成立的,也是国有商业银行探索综合性经营的首次实践。可以说,工银瑞信本身便是创新的产物,其创新的基因与生俱来。

“我们的创新不是单纯为了产品创新而创新,而是要从投资人最根本的需要出发,协助他们细分出自己的需求,帮助投资人克服市场中的噪音,做出理性的决定。”工银瑞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货币基金卡便是工银瑞信的一个典型的创新产品。早在2005年初,公司就提出了货币基金卡的初步创想,此后经过“七年磨一剑”的反复打磨,2012年7月,工商银行(行情601398,咨询)与工银瑞信联合推出了国内首款兼具自动申赎货币基金、货币基金自动偿还贷记卡欠款功能的信用卡—工银货币(爱基,净值,资讯)基金信用卡。

再如,2011年下半年,工银瑞信率先开展了理财型基金的研究工作,并在充分准备情况下成为首家获证监会认可上报理财型基金的银行系基金公司。在与工商银行等机构深入沟通后,公司敏锐地认识到广大机构、公司以及个人客户对高流动性、收益率高于活期和通知存款的理财产品的巨大需求,于是上报并发行了业内首只超短期理财基金—工银7天理财基金。

该产品的超短期设计充分满足了有流动性配置需求的机构客户的需要,在短短4天内实现首发募集规模3923亿元,一举成为有史以来募集规模最大的债券基金。目前仍是规模最大的短期理财产品。同时,工银瑞信也是国内基金业短期理财基金规模居首的基金公司。

在权益类投资方面,工银瑞信在产品设计上动足脑筋,工银金融地产和工银信息产业(爱基,净值,资讯),引领了主题基金的发展潮流,并创造出市场瞩目的业绩—2014年分别荣获主动股票型基金冠、季军。产品推出的契机是,工银瑞信投研团队对这两个行业的模拟组合绩效进行分析后,发现其有能力实现超额收益,由此设计了两只创新产品。

除了在公募产品上逐风破浪,工银瑞信在非公募业务上也屡出奇招。比如,首批参与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尝试商品期货专户业务,首家推出开放式主动量化对冲基金,首创了RQFII人民币货币基金,在银行系基金公司中首家设立香港子公司等等。

工银瑞信是业内较早开设微博、微信的基金公司。早在2011年,便积极策划微博相关活动,通过发布财经资讯、理财常识、投资者教育、热门话题和互动活动等,向投资者传播正确的理财观念,加强沟通与互动。

进入移动互联时代,工银瑞信也与时俱进,在2013年首批推出移动端货币基金APP。除ETF及部分特殊货币产品外,工银瑞信旗下其他所有基金均可在“工银现金快线”客户端进行认/申购、快速赎回、赎回、转换、撤单及修改分红方式等操作,让投资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现金管理和基金交易。

#JRJ分页符#

年金管理模式变革

2011年,工银瑞信对年金管理模式展开探索。2007年底,经过充分的准备,工银瑞信成功获得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成为首家获得该资格的银行系基金公司。此后,该项业务取得了快速发展,连续4年实现翻倍增长。

经过两年多的考察,2011年5月工银瑞信在业内率先启动年金管理模式的变革,建立了大类资产配置团队。对基金经理、风险管理、客户销售支持等方面进行了专业分工,快速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该团队首先会根据客户投资目标、风险约束条件的要求,结合对市场中长期的判断,建立战略资产配置组合,确定大类资产配置比例;再根据市场的趋势,进行短期资产配置调整;同时通过动态安全垫监控机制,有效地控制下行风险。

大类资产配置团队的引入,有效解决了目前业内普遍存在的由年金账户分散管理带来的业绩波动性大、同类组合业绩差异大和组合管理缺乏效率等问题,显著提升了年金投资组合的业绩。

自2011年8月份该模式实施以来,工银瑞信年金账户组合业绩大幅提升。在2011年股票市场下跌超20%的背景下,其年金组合均实现正收益,年金管理规模亦翻倍增长。

2008年至2014年,工银瑞信年金基金年平均收益率达7.18%,稳定的收益驱动规模快速壮大,年均增长率高达147%。截至2014年底,工银瑞信年金基金管理规模近400亿元,在全部拥有年金管理资格的基金公司中位列第三名。

大刀阔斧推进管理机制变革

在工银瑞信看来,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产品与业务创新容易被模仿,但管理机制的创新却需要多年实践的磨合和验证,很难被复制。

近年来,工银瑞信不断深化内部管理,积极推动管理创新,实施包括投研体系变革、产品决策流程、销售体系、中后台体系、组织体系及考核激励机制在内的六大变革,分工协作且兼具个性化特点的精细化管理,为快速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

近几年工银瑞信权益类投资业绩突飞猛进,就是其投研体系变革带来的显著成效。通过变革投资决策体系,建立和完善13个投资能力中心,拓展投资能力,实现专业分工协作及优势互补,同时持续优化投研流程,建立投研联动机制等措施,形成可持续核心资产管理能力。

工银瑞信在管理上的诸多尝试,保持了团队的稳定性,并提高了公司稳健经营的能力。在考核机制上,2007年该公司就引入长期激励机制;在服务模式上,其首批推行立体化投资者教育;在风控体系上,建立了四道风险防线,涵盖投资风险、运作风险和法律合规风险在内的严密风险管理体系,对公司各类风险实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同时,公司风险管理部还针对业务需求自主开发风险管理工具,获得自主知识产权。

正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使得工银瑞信在十年间脱颖而出,成为基金业的“领路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9月1日 上午9:47
下一篇 2022年9月1日 上午9: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