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习惯 – 明确会议“目的”和“目标状态”(明确会议的目的和目标)

你印象中的会议是什么样的?

只知道开始的时间,却不知道结束时间。

浪费了不少时间却没有什么结果。

在繁忙的时候被会议占用了宝贵的时间。

应该做决定的时候,实际上却什么都没定下来。

都是一些用邮件就能解决的报告事项。

肯定有很多人认为这样的会议根本没必要定期召开吧。

如果员工们的这种情绪爆发出来,那么一定会引发很大的问题。

不过一般来说,在这种不满情绪爆发出来之前,总会有人提出“会议就是这样的”或者“每周开会很正常”之类的言论来使大家的心情平静下来,结果会议还是照常进行。

不知不觉地,会议变成了一种形式,毫无价值的会议成为大家“工作”的一部分,每个人对会议的感觉都变得麻木了。

工作习惯 - 明确会议“目的”和“目标状态”(明确会议的目的和目标)

使会议有意义的3个要素

会议的主持人应该清楚自己主持的会议属于哪一种,并且在会议前和会议中,时刻明确会议的“目的”与“目标状态”。

为了使会议变得有意义,需要让会议的参加者都进行事前准备。主持人应该在会议开始前对参加者说明以下内容。

1.会议目的。

2.目标状态(会议想要实现的目标,想要实现的状态)。

3.参加会议的原因。

任何会议都一样。

如果参加者中有很多老员工,那么只要说明目的和目标状态即可。但对新员工和一起共事时间不长的参加者,应该说明要求其参加会议的原因。

开会之前大致地说明期待的目标,可以提高参加者的积极性。

如果在会议开始之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会议目标,甚至需要向参加者询问目标状态,那么这样的会议就是失败的。

会议正式开始后,主持人要保证会议的目的性不要出现偏离。如果所有参加者都能够时刻明确会议的目的还好,但有时会出现参加者过于激动导致会议偏离本来目的的情况,以至于会议最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方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在会议室的白板上明确地写下会议的目的和目标状态。措辞尽量简洁。

【例】

目的:关于××问题的解决

目标状态:××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由谁在什么期限内完成。

有时候就连会议的主持人也会过于激动,所以应该时刻确认会议的话题是否偏离了目的,并且保证参加者的讨论也在正确的方向上。

一旦发现讨论偏离了目的,可以让大家看白板,然后询问“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将参加者的意识拉回到正确的“目的”上来。

工作习惯 - 明确会议“目的”和“目标状态”(明确会议的目的和目标)

对会议的贡献有许多种形式

会议的主持人在对参加者,特别是年轻的参加者进行评价时,不应只看他们对会议讨论的贡献度,而应该观察他们对会议的顺利进行和调动气氛是否有所贡献。

收拾垃圾、擦桌子、擦白板,这些细节都对会议有很大的帮助。一个干净的会场有助于大家更好地进行讨论。特别是有外人参加的时候,更不能让无谓的因素影响会议的进行。

事先准备好茶水,提前5到10分钟进入会议室检查用品,这些行为都间接地对会议的顺利进行做出了贡献。

如果一个参加者“思考自己能做什么,并且认真准备”,那么就算他没有对会议做出直接的贡献,我也会对其给予很高的评价。

因为这样的人总有一天会随着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而最终做出巨大的贡献。能够为提升团队的整体表现做出贡献的人,理应得到肯定。

总结

一个好的会议,离不开主持人与参加者双方的努力。


本文参考:麦肯锡精英的39个工作习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27日 上午9:40
下一篇 2022年10月27日 上午9: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