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组织生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一大法宝,特别是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更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早期的党员是真的讲党性、敢斗争、能奉献,因为他们的信仰是真的、纯的,认真参加党内组织生活,对党内存在的问题敢揭露、敢批评,发现自身问题、帮助同志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共识、凝聚力量。
而如今,组织生活走形式、走过场的问题却非常突出,既没有达到它原本的要求和目的,也造成很多党员思想上更加不重视,甚至觉得毫无意义、增加负担。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但基层的不少党员都存在这种思想。
很多党员虽然入党多年,但连“三会一课”的概念是指什么都不清楚,更不用说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怎么开,为什么开。很多党务干部害怕从事党务工作,有的甚至为逃离这个“大坑”而庆幸。究其原因,既有党建工作长期虚化、上级过多的形式要求有关,也和领导和党员对党建工作不重视有关。
形式要求过多。比如,开展理论学习要求人人都要按限定字数、篇幅写心得,领导的心得让下属干部写,普通党员的心得又是从网上抄抄改改。国外有些媒体、政治官员、军方都把我们的理论、政策研究得很透,而我们自己学习时却浮于面上!其实,要求现场从某个角度,谈几句不限篇幅的体会或真实感受更能有自己的思考、更符合实际。又比如,年年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但要求的模块内容和存在的问题都差不多,于是很多人就是颠来倒去将旧话换新词,而不是结合自身实际,实事求是去检视今年的问题。
政绩导向决定了重业务成必然。在很多领导心里,党建工作总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远不如领导对抓经济、抓安全、抓稳定来得重视,毕竟有的工作可能会被一票否决, “乌纱帽”决定了工作重点。党建工作可不用花那么多心思,让几个干部坐办公室把整套材料做好,挂上“党建引领”的帽子包装好,就能“干”出成效。于是以业务忙为由,该开的党员大会没开,组织生活该有的动作没有,该走的流程没走,有的甚至让大家把材料全部交给党务干部整理记录了事。
领导没有带头当一个“普通党员”的意识。过去的党员领导,是自觉的以普通党员身份定期参加组织生活,哪怕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十分危险的处境中也要坚持集体学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而如今有多少党员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能真正安排时间准备和参加组织生活呢。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的材料让下属干部代劳,写出来的对照检查材料能真正代表真实的他吗?
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了自导自演的情节。为了记录需要,为了节省会议时间,为了让会议流程更加顺畅,每个党员干部都要预先提供自身的问题和批评别人的意见,最后按照要求走一遍流程,却没有真正地触及任何矛盾、解决任何问题。哪怕是提了批评意见也只是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小问题,有的把工作建议当成批评意见,有的批评意见是从另一个侧面来谈成绩。每个人都成了“老好人”,没有人敢对单位存在问题提意见,对同志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哪怕是提醒,没有同志因此被挽救。过完组织生活,单位存在的问题依旧,不廉洁、不作为的干部作风依旧,直到最后被处分,批评和自我批评环节俨然成了过场。
普通干部跟风走形式。在整体对组织生活不重视、不严肃的大环境下,即使上级有各种具体要求,也变成只是党务干部的任务,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写心得就找素材改改,要写对照材料就换个表述套一套,要提供批评意见就配合党务干部准备好。即使没有真正开会,需要签到表就按要求补签多少张,要有照片就补一张或者找一张放进去,于是出现了“一照多用”,甚至出现夏天照片穿冬天衣服的场景!而被检查出了问题,党务干部就得默默背了锅。
原本是一个有别于其他政党的特色制度,而如今却沦为形式,越是基层问题越突出。党员队伍不断扩大后,素质参差不齐、思想不纯的问题也更趋明显,如何让这个制度在新时代重新焕发活力,让当代的党员真正重视起来,让组织生活严肃起来,让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也许是新时代比推进机构改革更难的一个课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