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付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但乡村发展依然存在发展滞后问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短板凸显,实现乡村中国式现代化任重道远。实现乡村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强化规划引领,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大振兴,加快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着力打造生态富民型乡村振兴示范区。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

一是持续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锻造了一支听党号令、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增强推进乡村振兴能力,提升乡村振兴水平,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凝聚起强大的奋进力量,筑牢乡村振兴根基。二是配强村“两委”领导班子。依托村“两委”换届、“大岗位制”契机,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把觉悟高、学历高、威望高、能带头致富的人员吸纳为村委委员,提升领导班子素质,抓实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三是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产业发展这个中心,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协助社区发挥自身优势,理清发展思路,激发群众增收致富自主性,以产业增效、群众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烤烟、肉牛养殖、中药材种植产业。四是扎实开展共建活动。通过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建立开放式“双向”组织生活制度,村(社区)党员代表、共建单位在职党员互相参加“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加强机关党支部与基层党支部结对共建,交流借鉴成功经验,增强党支部的活力,在互动中增进共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共建单位党组织纳入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参与讨论区域内党建工作、社会治理、转型发展等事项,每季度与村(社区)党组织联合开展1次以基层治理为主题的党日活动,进一步凝聚基层党建合力。积极推动在职党员到所联系的村(社区)报到,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成立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等多种形式,包片、包院、包楼门、包户,在投身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实践中增强党性意识。五是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主动联系服务群众,宣传贯彻政策部署,深入倾听群众呼声,做好群众思想动员,引领带动群众共建美丽乡村,切实做到了“群众有期盼、组织有回应,群众有需求、党员有行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牢了初心使命。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感到温暖。深入村民小组走访,入户走访、座谈,与村“三委”交流,摸准象达社区实情,找准存在困难,围绕三年脱贫人口增收目标,研究制定发展计划。六是完善党建统领的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深化阳光治理,健全社区运行机制。纵深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建立集体三资“云管理”、党务村务财务“云公开”、村干部“云监督”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加强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建设,深化“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

二、加快产业发展,推进产业振兴

一是坚持“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作用,共谋思路、共寻路径、共谋发展,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统筹衔接,不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二是贯彻落实《保山市农村居民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龙陵县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争取实现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收,增幅高于龙陵全县平均水平。三是结合乡村实际,优化产业布局,做优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四是结合象达社区发展实际和区域功能定位,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充分发挥政策、资源、智力优势,积极吸引企业、资金、人才、技术等高端要素,认真谋划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重点推动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山区沟域经济、休闲观光等主导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针对象达社区集体经济薄弱,按照“一村一策”研究制定发展策略,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带产业、带项目机制,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五是结合龙陵县石斛产业发展规划,利用象达社区气候优势,推进龙陵县“一县一业”,鼓励引导社区农户发展石斛种植产业。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策”为抓手,寻求实现乡村振兴的新方向新路径,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切实转变群众“要我干”到“我要干”思想观念,扭转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借鉴腾冲市司莫拉“十个变”等成功经验做法,挖掘象达社区发展优势,因村制宜打造“一村一法子”“一村一路子”产业发展格局、乡村治理模式、文化繁荣路径,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打造乡村美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六是发展生态农业带动富民。发挥好山好水好生态的优势,重点发展有机生态农业,重点发展“特色蜜、冷水鱼、山区果、特色粮、生态菜”。主要抓产量、提质量,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创建林下经济示范区,推动林蜂、林药、林菌、林旅等新型林下经济发展。七是结对帮扶带动致富。深化结对帮扶,创新帮扶模式,推进现代种植、光伏发电、精品民宿、消费帮扶等项目,带动增收富民。贯彻落实《龙陵县推行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实施方案》精神,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逐步清理长期未起到增收带富作用、无实质生产经营、脱离实际的“僵尸社”“空壳社”,培育产业优势和特色产品合作社,着力打造示范典型合作社,助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整体提升农村合作社质量。八是抓实劳务输出。依托龙陵县“红色劳务输出”平台,加强宣传引导,鼓励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让农户有意向、有目的的外出务工,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户务工收入。

三、加强人才培养,推进人才振兴

一是持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与校长老师交流,新增学位满足群众需求,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二是成立教育发展基金,按照当年考上一本大学奖励资助2000元、考上二本大学奖励资助1000元的标准资助大学生,引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升群众文化素质。三是积极开展“干部回乡规划家乡行动”,聚集干部、乡贤人士等人才,群策群力、凝聚力量,认真分析研究,提前谋划村庄规划,科学合理划定村庄边界,为发展寻求最大发展空间。四是抓实技能培训。积极协调畜牧兽医专业专家到社区对养殖户进行了养殖技术培训,帮助养殖户提升养殖技术,掌握科学饲养方法,增加经济效益,形成支柱产业。五是创业能手带富,引导务工人员返村创业,让党员创业能手,致富能人当“讲师”,做“导师”,提供政策咨询、种植技术、创业指导等服务,实现“创业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辐射效应。

四、提升文化素养,推进文化振兴

一是扩大道德宣传的覆盖面,增强道德教育的渗透力,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教育内容融入到主题党日等有形载体中。以“领导干部、道德模范、教师医生、退休干部”为主体,成立“寻根讲堂”宣讲团,把宣讲课堂搬进乡村、社区。二是依托小组活动室,精心打造“书苑文化”,把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立足家庭基点,开展“家·和”“家·教”“家·美”“家·礼”“家·廉”五大系列文化主题活动,打造“家庭育人、家庭服务、家事维权”三大品牌,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广泛传播好家风好家训。三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一面“永远跟党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文化墙。利用瓦罐、瓦片等为底的油画,打造一面山水田园风光的画展墙,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愁。结合农耕文化,打造从水稻种植、收割、碾米全过程的文化墙。四是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根据工作实际,结合地域分散特点,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推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纠纷和各种隐患,构建了基层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五是积极开展好“清洁家庭”“文明村寨”“道德模范”等各类评选活动,选树一批身边的先进典型,引导群众“比、学、赶、超”,以打造“乡风文明”为载体,把村规民约“种进”村民心田里,厚植乡村美德土壤,送走歪风陋习,“约出”文明乡风,共同建设美丽宜居家园。六是加强正能量引导,开展志愿者走进乡村活动,参加人居环境提升和村庄规划、美化等活动,开展走进特困户、残疾人家庭开展送温暖等义工活动。七是积极协调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升群众科学知识,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五、提升人居环境,推进生态振兴

一是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因村制宜,有序推进,以多渠道大范围的宣传教育,引导村民树牢绿色、生态、健康的家庭生活理念,进一步倡导文明、和谐社会新风尚。二是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为抓手,有效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探索“党建 生态”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常态化人居环境治理、民生设施建设、黑臭河道整治、和美宅基创建,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颜值,助力乡村振兴,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端稳“致富碗”。三是打造荒田新寨人居环境提升试点,积极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和“四微景观”建设等工作,整合资金沿荒田新寨打造一条“鲜花大道”。发动群众提升人居环境主动性,在房前屋后沿路栽花种草,用废弃轮胎、旧盆等改造成“微花园”。四是聚焦“三堆六乱”、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问题,实施村庄绿化、硬化、亮化、净化、文化等“五化”建设行动,美化村庄环境。五是依托营盘小组自然景观,以樱花为主、红花油茶为辅,谋划打造生态森林公园,逐点打造培育,推进乡村旅游,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作者系龙陵县象达社区驻村工作队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6月26日 上午8:15
下一篇 2023年6月26日 上午8: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