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林大完成的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评“特优”(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林大完成的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评“特优”(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绿色中国北京3月22日电(融媒体记者铁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日前公布了2024年度结题项目绩效评估结果。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跨域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的绩效评价研究”获评“特优”。这个项目是由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于畅主持的。

北林大完成的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评“特优”(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据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每年在项目结题1年后,均对已结题项目实施绩效评估。其评估是对每个基金项目研究结果的水平与工作质量进行全面评价,并与日后的项目申请实行绩效挂钩。绩效评价为“特优”的项目主持人再次申请基金项目时,同等条件下将优先获得资助。

北林大完成的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评“特优”(北京林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主持人于畅教授

在“双碳”战略加紧实施的背景下,这个项目具有特殊的意义。此项目是在国家为实现“双碳目标”出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之前开展的前瞻性基础研究,重点研究对象是区域环境污染协同治理的机制路径和评价方法。项目于2018年获批。于教授带领团队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的实证分析,为国家推动区域协同绿色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经过深入研究,完成了各项研究目标,并在研究内容上进行了拓展,超额完成研究任务,为后续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研究中,研究团队发表了20篇学术论文,包括《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可再生和可持续能源评论》(Renewable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资源、保护与回收》(Resources, Conservation Recycling)、《清洁生产》(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国际顶刊。研究成果获得了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及多项政策批示。结合此项研究,培养的多位优秀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全国大学生生态环境管理科研创新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此项目选取京津冀地区进行实证研究,重点分析其区域环境治理的政策效果和影响因素。研究中融合了协同治理及博弈模型、生态效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计量、碳排放效率等理论和方法,探索了协同机制在京津冀减污降碳中的作用,丰富了区域环境政策绩效的评价方法。

此研究做出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八个方面。一是基于博弈模型构建了地方政府官员竞争博弈场景,实证检验了官员策略差异对辖区“经济福利”“环境福利”的影响。二是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京津冀经济转型路径。三是构建了脱钩模型,探究京津冀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揭示了京津冀全产业能源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四是探索了森林城市建设对京津冀大气质量的作用。五是刻画了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六是对比分析了中国主要城市群的城市蔓延与生态效率的关系。七是识别了资源消耗跨区域转移的驱动因素和治理方案。八是测算了京津冀地区碳排放效率,依据城市发展差异设计五种情景模拟,并从城市群协同发展角度,设计了7种区域协同碳达峰情景模拟,预测了区域整体碳达峰的时间和峰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上午8:10
下一篇 2024年4月14日 上午8: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