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环科院院长李海生:“1+X”科技攻关新模式如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走进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环科院”), 一套套专用基础设施科学装置吸引了来访者的目光。

访中国环科院院长李海生:“1+X”科技攻关新模式如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国内领先的大型藻华灾害模拟系统。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图

在中国环科院院长、党委书记李海生看来,这些“大装置”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武器”。他认为,唯有把“大平台”“大装置”“大任务”“大数据”“大协同”“大情怀”六大体系做好,才能建立与美丽中国建设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科技支撑体系。

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中国环科院致力于为国家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全面科技支撑。在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以下简称“大气攻关项目”)实施过程中探索形成的“1 X”科技攻关新模式,则成为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一大亮点。

“1 X”科技攻关模式的诞生

对李海生来说,2016-2017年的那场跨年霾还记忆犹新。当时,京津冀地区出现了高浓度、高频次、大面积的跨年霾污染,石家庄邢台等京津冀多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超过500。

2017年4月,国务院第170次常务会议决定,由原环境保护部牵头,科技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中科院、气象局和高校等多部门和单位协作,开展大气攻关项目(总理基金项目)。

访中国环科院院长李海生:“1+X”科技攻关新模式如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大气颗粒物电镜分析联合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正在介绍实验仪器。

2017年9月,原环境保护部决定,以中国环科院为主要依托单位,采取“1 X”模式组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简称“大气攻关中心”),汇聚295家优势单位、2903名科技工作者开展集中攻关。

“我当时压力非常大,能不能把大气污染的成因说清楚?怎么说清楚?怎么把雾霾天治理好,都成为大气攻关中心每位同志心中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李海生回忆说,要承担涉及民生“心肺之患”的重任,心里非常忐忑。那时他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看看外面的天——有没有雾霾,雾霾有多重,需不需要组织区域内的28个城市一起开展会商。

他开玩笑地说,那段时间他练就了一个“本领”,往窗外一看就能估计出空气质量指数大概是多少。

依托大气攻关中心,全国优势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大气领域核心团队人员汇集到一起,来打大气污染防治这场硬仗。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初步探索出基于“1 X”模式的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机制。

李海生说,面对大气污染治理这一系统复杂的难题,过去的治理是切块式和片段化的。一个区域的空气质量除了受到本地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外,还受到别的区域污染传输的影响,只从本地考虑解决污染问题,而对区域全局尺度层面关注不够,就容易导致治理效果“治理反复、反复治理”。这严重影响各地治污效率,打击了大家的积极性,同时让老百姓也没有信心。

过去环境治理的堵点概括起来就是,机构之间各自为战,区域之间互相抱怨,学科之间少有见面,数据信息各家独占,研发技术脱离实践。

所以通过“1 X”模式集中攻关,找到大气污染成因,再抓住各城市的主要矛盾,用整体的统一标准和方法去治理,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三年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关,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有力支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改善,在经济增长20%的情况下,区域细颗粒物(PM2.5)下降了30%,重污染天数减少了60%。

破解区域协同治理壁垒

2020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大气攻关项目研究成果汇报,并给予充分肯定,大气攻关项目圆满收官。目前,大气攻关中心正在生态环境部指导下,组织开展PM2.5和臭氧复合污染协同防控科技攻关。

“1 X”模式还能应用到生态环境领域哪些难点问题的攻克上?

李海生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说,按照“1 X”组织模式,2018年4月,生态环境部批准组建国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中心(简称长江联合研究中心),着力加强长江大保护科学研究和科技支撑力度。

2021年9月,经生态环境部批准,以中国环科院为主要依托单位,又组建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简称黄河联合研究中心),构建了“政府主导—科技驱动—多元协同”的多层级组织体系。一是由生态环境部相关业务部门组成的多部门融合的领导层;二是由中国环科院和国内优势科研单位组成的多学科交叉科技攻关团队;三是由黄河联合研究中心和驻点团队、地方政府、企业组成的社会多元共治网络。该体系实现了“大兵团”联合作战,“对上”支撑国家黄河生态保护治理的科学决策,“对下”破解地方“有想法、没办法”的难题。

黄河联合研究中心针对黄河流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科技需求,设置24个项目。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战略引领,搞清楚沿黄城市从黄河取了多少水、往黄河排了多少污,以及下一步如何节水、如何减污、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在沿黄九省区32个重点地级城市开展“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落地应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此外,充分发挥大数据在生态保护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建立大数据平台,实现科研数据共建、共享、共用,破除信息壁垒,支撑黄河大保护。

李海生说,在生态环境部的领导下,中国环科院积极探索生态环境科技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以“1 X”模式组建大气攻关中心、长江联合研究中心、黄河联合研究中心,致力于汇聚国家和社会力量,打破组织、区域、学科、信息和技术“五大壁垒”,贯通信息流和技术流,推动科技创新从“切块式、片段化”向“协同式、整体性”转变,破解生态环境复杂巨系统面临的碎片化治理难题。

迄今为止,三个中心共组织699家优势单位及团队,超过1万名科研人员,深入145个城市,开展集智攻关,给地方“送科技解难题,把脉问诊开药方”,共计开出“药方”2800余份,有效支撑区域流域环境质量快速改善。

在生态环境科研范式上,“1 X”联合攻关模式通过上对政府、下对地方、左右协同科研团队,将科技嵌入管理和治理中,通过大联合、大协同,推动了多部门融合、多学科交叉的“大兵团”协同攻关,实现了从“无组织科研”到“有组织科研”的重大转变。

李海生表示,今后要进一步深化和完善“1 X”模式,打造生态环境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以“大平台”“大装置”“大任务”“大数据”“大协同”“大情怀”为抓手,构建与美丽中国建设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科技支撑体系,源源不断地为2035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贡献科技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6日 上午11:01
下一篇 2024年4月16日 上午11:13

相关推荐

  • 发榜项目丨无针射流流体力学分析(无针射流式麻醉)

    项目名称:无针射流流体力学分析 企业名称: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 揭榜金额:10万元 技术难题简要介绍:研究通过无针注射器注射药物进入机体后药物的注射深度、扩散分布以及吸收过程…

    科研百科 2024年6月19日
    70
  • 黄恺科研项目

    黄恺科研项目 黄恺科研项目是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这个项目旨在通过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黄恺科研项目的研究人员使用了最先进的技术来研究人工智能。他们使用计算机视觉和…

    科研百科 2025年2月23日
    1
  • 会议室管理需要包含哪些内容(会议室管理需要包含哪些内容和职责)

    会议室管理需要包含哪些内容 平均而言,公司将 15% 的总时间花在 会议上,尽管三分之二的高管认为此类会议效率低下。即便如此,这样的会议仍然是非常必要的,它们是集思广益和团队合作的…

    科研百科 2022年9月2日
    238
  • TEM中DM软件处理高倍图

    TEM中DM软件处理高倍图 随着数字显微镜技术的不断发展,DM软件在TEM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DM软件是一种用于处理高倍图的工具,可以帮助TEMTEM用户可以更加高效地处理高倍图…

    科研百科 2024年11月13日
    0
  • 工程系统项目管理

    工程系统项目管理:挑战与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系统项目管理已经成为现代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工程系统项目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机…

    科研百科 2024年12月24日
    0
  • 好的科研项目申报书

    好的科研项目申报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研项目申报已经成为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关注的重点。一份好的科研项目申报书能够为科研项目的成功申请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个好的科研项目申报书应该…

    科研百科 2025年4月28日
    1
  • 付费科研项目一般多少钱

    付费科研项目一般多少钱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而付费科研项目作为其中的一种形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参与。那么,付费科研项目一般多少钱呢?…

    科研百科 2025年4月23日
    1
  • 教育类科研项目选题

    教育类科研项目选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由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通等因素的差异,许多乡村地区的学生无…

    科研百科 2025年4月8日
    1
  • 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能干啥(2022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澎湃新闻记者 程婷 4月16日,澎湃新闻从清华科技创新MBA项目发布会上获悉,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与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合作,新推出清华科技创新MBA(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该…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6日
    742
  • 厅公路局加快推进普通公路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建设(公路治超信息系统技术规范)

    【来源:四川省交通运输厅_交通要闻】 为确保我省普通公路治超系统数据联网运行如期完成,近期厅公路局对乐山、遂宁、攀枝花、巴中等4个地市试点建设情况进行协调服务,要求高度重视公路治超…

    科研百科 2022年6月29日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