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中,上海所有高校实施封闭或准封闭管理,所承担的科研攻关项目仍在持续推进。 在复旦大学,就有150多个项目一刻不停,持续运转,其中有很多是国家或市级的重点项目。
这是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的一个实验室,里面是超高分辨率生物质谱仪,仪器设备24小时运行。
从准封闭管理以来,2020级博士谭素北就一直住在学校,一方面在这里进行实验,一方面对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
他告诉记者,通常这些精密设备都是由仪器公司的专业仪器工程师来进行维护保养。现在疫情防控,工程师们进不来,因为之前是由他和工程师对接,情况也熟悉,这一重任也就落到了他的肩上。拆卸、擦洗、安装,这样的流程也已经熟悉。
谭素北说,这段时间以来,他养成习惯,每天12点睡觉前,还会再到实验室看一看。
“因为现在人手少,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看这个平台,最让人觉得欣慰的是我们可以一直维持它正常的运转。”
准封闭管理以来,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副院长昌军一直住在学校,组织协调各项实验的正常运行,也让科研攻关不停歇。他所在的课题团队之前已发现新的靶点可以治疗脑水肿,现在新药开发的前期工作也在推进中,每天晚上的视频在线研讨已成为团队的必修课。
“最近我们正在做这个新药开发,做新药的这个 CMC研究,就是临床前的化学样本制备,以及工艺、质量控制,这块时间也非常紧,推进还是比较顺利。前期也是基于了我们专门做了高原人群表型方面的研究,比较早的发现了这个靶点。”
昌军说,研究院牵头承担的上海市首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一期)”,已在张江建成全球首个跨尺度、多维度人类表型组精密测量中心,着力绘制破解健康密码的“导航图”。越是疫情越是感觉到肩头的责任,希望扎实推进人类表型组的计划,能够发现重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药物靶标,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的创新策源地。
检查完毕,平安!
实验室安全是平安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准封闭管理期,材料科学系青年研究员王飞主动申请第一个留校,花了不到半天的时间准备就返回学校。
王飞说,材料科学系的储能团队目前承担着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正在进行高性能储氢材料的研发,以及高能电池材料的相关工作,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安全必须摆在首位。
留校意味着离开家人。王飞安慰不舍自己离开的孩子:“你们上学的时候需要有老师在,大哥哥大姐姐们虽然是大学生了,但是实验的开展还是需要老师在。”三言两语间,孩子一下子便理解了父亲,主动说:“爸爸你应该去工作。”
而留校的王飞并不孤独。系里留校的博士后和学生们团结起来,帮助他发放物资、巡查实验室,还一起制定了“打卡制度”——每晚9点在群里打卡,确认自己负责的区域安全,实验设备正常运转。一句句“检查完毕,平安”,是复旦师生们对科研事业与校园安全的共同坚守。
“无处不在”的实验室
有重大科研攻关,也有“无处不在”的实验室。自创VR虚拟现实设备,把实验用电路板“急送”到“家”、远程预约学校分析测试中心24小时工作站……上海交大学子“花式”打造“无处不在”的实验室,为自己的科研树立“小目标”。而交大老师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鼓励学生“思考‘不停歇’”,为学生探索和研究创造条件。
这是物理与天文学院的博士生严增泉,借助VR虚拟现实设备和“元宇宙”概念,在虚拟世界中映射实验设备,并通过体感手势交互实现对虚拟实验器件的调控,达到线上实验的目标。
一个头戴显示器和一台笔记本电脑,不光是物理光学实验,也可以扩展到化学、电子线路和工程类实验。严增泉说,未来如果利用低成本的深度相机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对各实验室进行大尺度的超清三维实景重构,将数字孪生的实验室对象整合至线上平台,还有可能实现对校内实验室的线上沉浸式交互与导览,实验人员也许远程就可以对实验室内的器件进行实体操作。
思考“不停歇”
实验室是科研人员的主战场,在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刻,很多交大学子也听过静下来的思考,一步一步实现科研小目标。
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生李粒珲通过线上预约学校分析测试中心的24小时工作站,利用向日葵软件远程操作,进行能谱数据的分析处理。
土木工程专业的博士生庞博则利用平时所收集照片信息或网络开源图片资料,基于数字图像摄影测量生成3D空间点云数据,在宿舍里完成了快速建模至数值计算技术链条的打通,让自己不依赖于硬件设备进行现场测量,足不出户就能实现物理模型的数字化和历史遗产数字化档案的建立,其他同学也可以通过数字化虚拟空间的群体协作和内容创造,线上完成数据与模型共享。
疫情防控不松懈
科研攻关不停歇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刘康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