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机构改革:科技部重组,强化管大事、管基础研究的导向(科技部改革方案)

新一轮机构改革:科技部重组,强化管大事、管基础研究的导向(科技部改革方案)

两会●观察

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同日,经两会受权,新华社发布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全文。

其中,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这一改革举措备受关注,也是近日来全国政协委员持续关注的话题。重新组建后的科学技术部将主要聚焦哪些领域?相比之前,其职能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南都记者注意到,就机构改革方案讨论过程中,政协委员们一致赞同科技部重组这项决策。多位政协委员表示,一些长期被大家诟病的问题在本次机构改革方案中得到回应,新组建后的科技部体现了管大事、管基础研究的战略定位,也体现了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以及国家实验室建设等统筹管理的需求,符合科技创新需要。

科技部重组后需注意哪些问题?有政协委员建议,需考虑相关部门职能的衔接和磨合问题,同时也要防止机构调整中基础研究被弱化或被“稀释”。

重组科技部是“裁判员”和“运动员”分离,专业人做专业事

南都记者注意到,本次重组的力度不小。根据《方案》,科技部现有的多项管理职责和多个下属机构都将被分别划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

全国政协发布的小组会议简报显示,参与讨论方案的很多都是科学界人士,对于科技部重组有更多亲身体会和发言权。

“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重新组建科技部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一些长期被大家诟病的问题,比如科技部不应参与具体科研项目的评审和管理在本次改革中都有所回应,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和科技中介组织管理联系很紧密。”民进中央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唯临在讨论中谈到。

最新发布的《方案》中提出,“将科学技术部的组织拟订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规划和政策,指导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建设,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科技中介组织发展等职责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

对此,许唯临认为,目前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存在产研合作问题,研究人员和企业之间沟通不顺畅,本次方案中科技部保留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科技中介组织的发展划入工信部,建议进一步理顺两者关系。

科技界别小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李陟也表示,重组科技部是“裁判员”和“运动员”分离,把项目管理职能放到专门机构,让科技部真正做好督导工作,有利于进一步建立科技评价体系,调整研发投入结构,同时更好地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成果转化应用。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谢晓亮赞同重组科技部方案。他举例称,“三年疫情防控,我们打了个胜仗,中间其实有不少药物很快就研发出来了,但是上市过程很慢。卫生健康委员会有疫苗专班。但从科技管理的角度,药物专班是科技部负责的。新冠疫苗一个事,分到两个部门效率就低,现在生物技术中心归到卫健委,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举措。”

“在科技管理中进一步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用专业人管专业事。”全国政协委员、“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称。

强化科技部管大事、管基础研究的导向

重新组建后的科学技术部将主要聚焦哪些领域?

据最新公布的《方案》,“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强化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管理职责。”

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也提及,重组后的科技部更侧重统筹和监管职能,改革方案强化了基础研究导向。

根据《方案》,“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划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仍由科学技术部管理。”此外,科技部还继续保留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职责。

“将部分职能划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极大加强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的支持和引导。”全国政协委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陆安慧表示,重组科技部,成立中央科技委员会,用新型举国体制来推动有组织的科研和协同攻关科学技术难题,具有重大指导和促进作用。

“重新组建后的科技部更像是科技管理部、 科技组织部,体现了管大事、 管基础研究的战略定位,也体现了大科学计划、 大科学工程以及国家实验室建设等统筹管理的需求,符合科技创新需要。”叶聪表示。

重组需注意衔接磨合问题,防止机构调整中基础研究被弱化

科技部重组后还需注意哪些问题?有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科技部重组需考虑相关部门职能的衔接和磨合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舒红兵认为,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的改革力度较大,要明确目标,处理好科技部与教育部、中科院等在科技创新管理上的交叉重合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院长孙予罕也建议,应考虑原有若干大型研发项目在有关部委转型过程当中的衔接问题。

环境资源界别小组讨论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主任高吉喜建议,明确企业、 高校、 科研院所的定位,形成各有特色又密切配合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此外,要在人才培养、 队伍建设、 经费分配,尤其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制度上下功夫。

除了磨合和衔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王梅祥还强调,要高度重视基础研究,防止机构调整中基础研究被弱化或被“稀释”,区分基础科学研究管理与一般政府行政管理,鼓励优秀人员投入前沿基础研究管理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兼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也表达了类似期待。他建议,对科研项目进行 “分类管理、 分类评价”,不对原创性基础研究项目预设量化考核指标,使得科研项目实现 “基础研究— 技术进步—工程推广” 的分阶段滚动衔接安排。

新一轮机构改革:科技部重组,强化管大事、管基础研究的导向(科技部改革方案)

央视网

采写:南都记者 王凡 发自北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上午9:31
下一篇 2024年4月20日 上午9:43

相关推荐

  • 科研数据管理

    科研数据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科研数据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科研数据管理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数据的安全,更是为了在数据分析和研究过程中实现更高效和精确的操作。科研数据管…

    科研百科 2024年9月11日
    26
  • 教育学科研项目简历模板

    教育学科研项目简历模板 教育科研项目简历模板是一种用于介绍教育学科研项目的模板。一个好的教育科研项目简历模板不仅可以让雇主更好地了解你的研究项目,还可以让你更好地展示你的研究能力和…

    科研百科 2025年4月30日
    1
  • 科研项目转化教学方案

    科研项目转化教学方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研项目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科研项目转化教学方案是一种将科研项目转化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教学方案。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将科研成果…

    科研百科 2025年3月7日
    10
  • 维利科技: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软件定制开发?(定制软件开发的优缺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越来越发达,企业对软件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和提高。此时,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软件来推广自己的品牌、产品和服务。然而,由于每个企业的行业、文化、需求和品牌不同,行业毕…

    科研百科 2023年3月23日
    149
  • cg项目管理系统

    cg项目管理系统: 提升工作效率的神器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CG项目管理系统也逐渐成为了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一个热门词汇。CG项目管理系统是一种可以帮助CG设计师和开发人…

    科研百科 2024年7月14日
    69
  • 党支部工作记录与档案的区别

    党支部工作记录与档案的区别 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员和思想路线的集中地,是党组织工作的重要记录。党支部工作记录和档案是党支部工作的重要载体,二者虽然都是记录党支…

    科研百科 2024年11月15日
    2
  •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研经费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不仅有利于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和质量,也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科研百科 2024年5月29日
    98
  • 首款“联想企业碳核算平台”及碳普惠平台“联想乐碳圈”推出

    6月14日,在联想与中国环境报社联合举办的主题为“数字化创新加速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新IT思享会上,联想重磅推出了首款面向企业的“联想企业碳核算平台”,及面向联想内部员工的碳普惠平台…

    科研百科 2022年7月19日
    238
  • 科研项目在科委备案

    科研项目在科委备案 科研项目在科委备案是确保科研项目合法合规的重要步骤。备案的目的是确保科研项目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保护科学研究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在科委备案的科研项目需要…

    科研百科 2025年3月14日
    0
  • 金融数学科研项目帝国理工

    金融数学科研项目帝国理工 金融数学是一门新兴的数学学科,它研究金融领域中各种数学模型和方法的应用。而帝国理工学院是世界著名的学术机构之一,在金融数学领域有着卓越的研究成果和深厚的学…

    科研百科 2024年4月12日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