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变迁下的教育变迁与使命锚——2022届北京大学教育博士论坛成功举办
8月27日上午,2022年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考试顺利举行。 以“百年变迁下的教育改革与使命”为主题的论坛在教育学院举行。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卫方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志成研究员,北京大学社会科学系副主任温东茂教授学校教育学院院长严凤桥教授,副院长哈伟研究员,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侯华伟出席会议。 本次论坛由教育学院主办,2012级教育博士生策划并主办。 超过 200 人,包括 Ed.D. 教育学院校友、师生代表以及京内外各界人士通过线下和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本次论坛。
论坛线下参会人员合影
本次论坛是在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召开的。 主要目的是深刻认识教育领域的重大变化并深入探讨对策,探讨国际国内形势的剧变、发生的重大事件给教育领域带来的巨大影响和意想不到的后果。重大社会事件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加快。 并分析由此带来的教育生态的不断演化与重构。
本次论坛由一个主论坛和三个平行论坛组成。 论坛开幕式由2012级教育博士王宗华主持。 中共中央办公厅班主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严凤桥教授致开幕辞。 他在演讲中指出,Ed.D. 年度论坛旨在为教育博士创建一个平台。 毕业生与在校师生相互交流,就教育领域的诸多问题搭建了良好的认知和沟通渠道,鼓励大家追求学术卓越。 在研究中融合多样性,知行合一,始终保持学习者和探索者的地位。
主论坛上,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原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卫方教授做了题为“教育博士项目的20年历程与未来发展”的报告,回顾了教育博士项目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教育博士的作用。 我国的计划。 以及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 他认为,20年前,北京大学率先推出了教育博士课程。 项目面向全国,主要满足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高级教育管理人才的迫切需求。 20年来,北京大学教育博士。 项目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宝贵的办学经验。 展望未来,闵卫方教授鼓励学员成为肩负数字时代历史使命的优秀教育管理者和领导者。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志成研究员做了题为“变革世纪下中国教育的使命与实践——哲学分析与政策解读”的报告。 他从“世纪变迁与未来教育”、“面向未来的教育使命与行动”、“教育理念的重构与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探讨了传统教育时代、现代教育时代和未来教育时代。 以时间简史为例,说明世界教育已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走向未来。 他指出,超越现代教育的哲学本质和实践范式是世界教育改革的本质特征。
首个分论坛以“教育改革与教育生态重构”为主题,由2012级教育博士张婷婷主持。 学生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顺义区教育工委委员、教育考试与师资培训中心主任张俊堂以《双降政策背景下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挑战》为题发言并阐述了双减政策给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带来的好处。 各级带来的积极变化,如顺义区在“减量”的同时,整合教育系统内外之力,设计教育供给侧,包括教师轮换流动、教师队伍建设、课外教学等在“家校社一体化”、“教学科研一体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 丛春霞,2006级教育博士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研室学生、主任,以《变革世纪的经典学习的实践与反思》为题,试图通过实践使其更加实用“清远学院”行动计划。 教育者的人生经历与中国传统对话,连接历史与现实,汲取传统文化精髓,更好地培养有道德的人。 分论坛还围绕“立德树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变革世纪国际教育的发展”等议题进行对话讨论,强调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必须树立全局观念,严格控制质量。
第二个分论坛以“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为主题,由2012级教育学博士卢兰主持。 在北京市朝阳区委宣传部工作的学生。 肖锐,2012级教育博士学生、北京大学青鸟研究院院长、课堂工坊创始人提出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更能反映教育问题复杂性的教育体系。 、数据驱动的非线性模型和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场景构想。 霍丽娟,2006级教育博士北京教育科学院学生、教授,以《技能型社会内涵特征、测度模型及路径优化研究》为题,详细介绍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技能型社会。社会建设》建设综合评价研究。 吕兰刚刚从新闻学发源地密苏里大学考察归来。 她以《知识视角下的密苏里法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启示》为题,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密苏里法”对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影响。 《产》的启示为我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分论坛还举行了题为“学习方式转变背景下的教育变革:管理视角、学校案例、教师视角”的对话讨论。
第三个分论坛以“教育博士项目开发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由2012级教育博士陈飞主持。 学生和北京大学医学院。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哈伟以《教育博士项目高质量发展》为题,总结了学校在教育博士项目方面的创新实践。 并分析了近年来项目建设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并对未来项目质量提升的方向做出了前瞻性的探讨。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教授张阳以《教育博士如何在互助中成长》为题,讲述了教育博士的基本运作模式。 学生互助小组作为学习者实践的共同体,并与2019年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结合起来。 D.博士论文分析的研究结果说明了同伴协作学习的重要价值。 江华,2005年教育博士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以“Ed.D.学习的收获与展望”为题发言,阐述了Ed.D.学习的影响。 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验向个人学习。 职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分论坛还举行了题为“教育博士教育二十年回顾:学习经历、专业发展与质量评价”的对话讨论。
在各平行论坛代表汇报了小组讨论情况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2012年教育博士班主任郭建如主持。 课上,作了闭幕词。 他用“高定位、高质量、高参与”三个关键词概括了本届论坛的基本特点。 他指出,在全体教育博士的共同努力和精心策划下, 2012级的同学们,本次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 论坛主题紧扣时代,内容生动活泼,组织严密。 它充分展现了Ed.D.的真实本质。 教育源于对社会现实的研究。 它是知识与行动相结合的典范,也是将其应用于世界的尝试。 他希望 Ed.D. 同学们今后将继续与学校、学院保持密切联系,共同保护北大的精神家园和学术遗产。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论坛落下帷幕。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进一步探讨和推动教育博士实践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我国的项目。
文:佟志伟、李志秀
图片:乐慧笑
审稿人:王宗华、张婷婷、卢兰、陈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