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大学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争一流、重服务、创特色”,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创新思路,抢抓机遇,不断强化科研的组织与推动工作,努力拓展科研项目的来源渠道,积极寻找新的科技增长点。在各理工科院系和相关部处的共同努力下:
到账经费首破亿
全年理工科纵横向科研到账经费首次突破1亿元,实际到账1.12亿元。
重点项目创佳绩
新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及国际合作研究(重点)项目各1项。
国际合作进步大
首次承担ITER国际组织委托项目1项,承担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课题1项,获批安徽省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
发明专利数量多
授权发明专利突破100件,位于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省属高校首位。
科技奖项获进展
以独立完成单位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加强高层次科研项目的组织谋划
2018年,学校紧密关注新时代国家科技政策动向,精心谋划、推动落实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申报工作,并取得重要成绩。
一、国家科技重大、重点项目承担取得新进展。
2018年学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1项,获批经费573万;承担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专项课题1项,获批经费280万;我校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项目“激光多普勒深海热液流速测量系统研制及应用”,顺利完成中期检查。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再创历史新高。
2018年我校获批立项80项,资助率位居全省首位,总直接立项经费3906.8万元,项目获批数和直接经费额度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3%、60%,创历史新高,整体状况呈现“全面开花,量质并高”的良好状态。
三、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承担态势良好。
2018年,我校积极组织校内人员与企业联合申报各项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承担态势良好。另外,我校工业节电与用电安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评估优秀、绿色高分子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评估合格,获批2018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获批经费共计130万。
2018年,学校圆满完成安徽省财政厅对我校40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绩效评价;并开展多项项目检查与验收工作,总体完成质量良好。通过努力,全年新增理工科类纵向科研项目172项,到账经费6959.41 万元(未含2018年省教育厅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立项项目43项,314万元)。
★ 推进科研平台建设 ★
一、打造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2018年,学校积极谋划申报实验室的组建,拟筹建多个不同领域的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深度合作,参与大装置拟建工作,共同申报并获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环境监测技术与装备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我校建设经费120万。
同时,学校以校内理工类优势特色学科为基础,整合校内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建立“合肥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并与合肥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合肥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战略合作协议,在工业节电、工业信息化、新能源利用、新型功能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为我省绿色发展和产业与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 推进各级各类科研平台建设。
2018年,学校继续推进各级各类平台的组织申报工作,积极申报省发改委工程实验室,“安徽省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已获批建设;积极申报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中3个重点实验室已进入获批公示阶段。目前,我校理工科类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的总数已达到36个,平台的总量和质量均展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加强产学研合作
一、拓展产学研合作渠道。
2018年,学校充分发挥高端科研创新平台作用,继续推进落实《安徽大学贯彻落实<安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意见》,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渠道,组织我校专家和团队参加了第二届教育部科技交易会、安徽省及合肥市大院大所对接会等多场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征集可转化重大科技成果38项,推介我校科技成果583项,组织路演项目3项,促成多项创新合作项目在皖落地。
其中,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联合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组织的“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湿地生态保护适应性调度试验研究及生态环境监测”项目中标,合同标总额1460万,我校承担的“引江济淮工程菜子湖湿地生态环境监测及水鸟生境评价”项目合同金额290万;经过前期大量论证和技术对接,我校“高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与安徽金凯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签订“车用驱动电机及控制器开发”技术合同项目,合同金额500万元。
2018年,我校一共组织签订横向科技项目(协议)198项,合同总额5343万元,其中合同额50万以上项目30项,100万元以上项目15项;办理188个技术合同的网上登记和技术合同认定工作,技术交易额4904.15万元;全年横向科研到账经费4254.2万元。
二、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及本省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制定并实施《安徽大学技术类无形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政策文件,构建了机制健全、组织完善、系统联动、流程畅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机制,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经努力,2018年共转让科技成果11项,转让金额较2017年增长59%。在2017年度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示范带动下,2018年多个领域科技成果作价入股项目进入议程。
其中,我校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专利和六项专有技术作价265万元,获得合肥优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合肥高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发起设立合肥停弦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万元 。
三、凝练高新技术成果。
2018年我校以第一完成单位申报安徽省科学技术奖5项,作为合作完成单位申报安徽省科学技术11项。
获批2018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8项(已通过2018年度安徽省科技奖评审委员会会议评审),其中以独立完成单位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作为合作完成单位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学校高层次科研获奖上再创佳绩。
在学校科研政策引导下,高层次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长,2018年共在SCI、EI、CPCI发表论文1174篇,其中二类及以上328篇。全年共授权专利195件,其中发明专利124件,首次突破100件,位于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16位,省属高校首位。
我校还牵头制订了国家标准《信息技术基于感知设备的工业设备点检管理系统总体架构》,地方标准《安徽省级湿地公园建设规范》。年度中,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科协、省科技厅、省国资委共同组织的安徽省创新争先奖评选中,我校朱满洲老师被授予“安徽省创新争先奖”。结合学校90周年校庆,成功举办了“安徽大学改革开放40周年创新成果展”;成功参展“安徽省改革开放40周年创新成果展”,参展展品50余件,获得省市领导的肯定和相关媒体、参观者的关注。
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一、加强学术交流。
2018年,学校继续设立专项基金对学术交流活动进行资助,加强高层、高端学术交流,拓展交流深广度。
经统计,全年共举办、协办学术会议26场次,其中资助国际学术会议、全国性学术会议7场次,邀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来校作学术报告会150余次。极大地活跃了学校的学术气氛,拓展了师生学术视野和交流渠道,加强了科研项目合作基础,在提升学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
2018年,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科研团队利用与英国约克大学、美国德州大学等国际高校深厚的科研合作基础,整合力量,申请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重点)项目1项,获批经费255万,在国际合作研究(重点)项目承担上实现零突破。
此外,我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科研团队在前期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与 ITER国际聚变能源组织签订学术与科学合作协议,加强项目合作交流,促进与其他大学和组织间的国际合作,合作项目合同金额268300欧元。各类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承担,标志我校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呈现多层次、多渠道化。
三、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为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学校充分发挥现有学科优势,多方开拓国际科技合作渠道,筹划建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国际科技合作从以项目为主到以基地、人才、项目统筹结合为主的战略转变,提高合作成效。
2018年,学校将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与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合作申请获批的“安徽省黄山生物多样性与短尾猴行为生态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纳入校内科研机构资助和绩效考核范围,提供年度不低于30万元的运行经费,对其科研工作深入开展进行保驾护航。
推动科研评价体制改革
2018年,我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相关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强化知识产权的长期激励,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在学校整体目标考核体系下,结合考核实施过程中实际情况,制订了《安徽大学岗位聘用实施办法》、修订完善了《安徽大学年度综合考核实施办法》;根据学校分层分类考核基本原则及学校发展需求和实际,修订完善了《安徽大学科研工作量核算办法》,2019年将下文实施。
结合《安徽大学自然科学类学术成果和科研项目分类评价认定标准》的下文实施,修订完善《安徽大学科学研究工作奖励办法》。明确科研政策导向,引导教学科研人员积极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申报高层次科研成果奖励,推动科研工作顶天立地,调动教学科研人员从事科研的积极性。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一、强化政策导向。
根据国家和省鼓励创新创业有关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2018年我校继续实施《安徽大学鼓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同时出台了《安徽大学技术类无形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安徽大学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试点实施方案》,以增加知识价值作为政策激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梳理并明确管理机构和职责,规范技术类无形资产的收益分配等主要管理环节,创新管理方式。
同时,积极发挥科研政策风向标的作用,最大限度调动科研积极性,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制订学校科研人员兼职兼薪、离岗创业实施细则,为科研人员创新创业提供保障,激发科研人员创业热情。
二、创新技术转移管理与运营机制。
2018年,我校依托技术转移中心,推动与地方政府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分支机构。
我校新昌技术转移中心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移管理新模式,引入当地日常运营机构,以专业化的团队、服务推进学校科技成果在地方的转移,使得地方政府、高校、管理企业三方能够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共同负责中心的建设与运行。
与合肥市共建的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采用“中心 公司”的模式,集中力量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产业孵化等,打造立足合肥、面向安徽、辐射全国的绿色产业技术创新与转化平台。
我校安庆技术转移中心创新管理体制,自主聘用专职人员从事技术转移转化工作,采用灵活的市场化薪酬奖励机制。
三、共建嵌入式科研机构。
2018年,我校继续加强与各级政府和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力度,同多家企业联合共建了校企合作创新平台;依托学校技术转移中心安庆分中心,积极推动学校博士服务团安庆工作站的建立。目前校企合作机构已达50余个,通过技术转移中心、战略联盟、校企研发中心等各种产学研合作平台,多方收集企业技术需求,挖掘学校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从而在联系企业、合作洽谈等环节发挥出重要作用。
2018年,我校积极落实安徽省战略性新型产业基地建设政策,充分发挥我校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科研优势,与中磁高科共建“中磁-安大新能源电驱动研发中心”,主动参与安徽先进制造业“一号工程”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发挥安大技术,彰显安大特色。
来源:安徽大学科学技术处 图片:章璇 排版:薛志坤 责编:孙紫嫣 主编:朱佳钰、陈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