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村到省文明村,潮南区大宅村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路径(潮南区大宅村建公寓)

12月的潮汕大地,初冬暖阳如期而至。在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大宅村,一湾碧水舒展出柔美的手臂,环抱着树木成荫的村庄,大溪两岸的农妇挽起裤脚浣衣洗手,溪水潺潺,凉风习习,眼前的乡村美景恬静而美好。

谁会想到,这个屡获各级表彰的美丽新农村,曾几何时也是一个环境脏乱差、集体经济薄弱、民怨四起、村党总支部被定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落后村、问题村。

从人心涣散到干群齐心,从“七彩”河水到到碧水清流,从落后村、问题村。到省文明村……在汕头市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及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的行动中,大宅村正不断探索一条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

用大宅村党总支部书记郑坚宏的话来说,大宅村的转变在于因地制宜建立了一套“党建融合治理、党建融合民生、党建融合生态、党建融合文化“的乡村综合治理体系,踏踏实实走出一条”党建强村、民主治村、环境美村、文化活村“的新路子。

从问题村到省文明村,潮南区大宅村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路径(潮南区大宅村建公寓)

党建引领乡村综合治理

2017年底,在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电视电话会议上,大宅村正式被确定为新一届广东省文明村镇之一。此时,距离这个村落被潮南区委定为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仅仅过了3年。

问题在哪里,就要从哪里找准切入点。对于村党总支部书记郑坚宏来说,尽管摆在眼前的问题千头万绪、杂乱如麻,但他深知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保障就要先抓好党建,因为打铁还需自身硬。

为此,大宅村从基层党建落脚,党总支部突出自治、法治、德治“三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抓住建章立制这一着力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靠严格的制度巩固转化成果。

同时,通过将“三会一课”制度融入村日常工作,让党员通过“三会一课”了解村级事务、参与村务管理,激发了组织生活的活力,使“三会一课”成为推动村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载体和主阵地。同时,通过召开支委会和村委会的联席会议,共同讨论村内重大事项,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团结,使村级组织运转更加和谐高效。

“我们班子坚持每周至少召开一次碰头会,集体研究落实有关事项,实行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制度化。”郑坚宏介绍说,在党建引领治理上,大宅村健全完善干部岗位责任制,推行支部委员兼职包干一个工作片的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并定期组织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议,增强两委干部履诺尽职责任意识,确保各项社会管理工作规范运行,营造干部干事、群众放心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村两委干部从群众最关切、反映最激烈的问题着手改变,一件件民生实事的确办到了群众心坎里去。”谈及家门口的蜕变,71岁的老党员卓裕坚满意地表示,村两委干部的实干精神和治理探索,不仅让村民们感受到这些村领导干部靠得住、信得过,也实实在在拉近了干群关系。

从问题村到省文明村,潮南区大宅村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路径(潮南区大宅村建公寓)

大溪整治打造靓丽风景

广汕公路沿着丹凤路驱车行驶,大约10分钟路程,就来到了峡山街道大宅村。这个近7000人口的村落,有一条长约两公里的大溪绕村而流,溪水清澈碧绿,溪面鱼贯而行,几乎成了该村的“地标”。

但事实上,这条大溪曾经也是污水横流、臭味熏天。由于大溪是周边村居客水和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汇聚”地,加上上流存在污水乱排乱放的印染企业,溪水经常处于“七彩”状态,让村民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郑坚宏认为,村两委干部要赢得群众的信任,就要从群众最关切、反映最激烈的整治村庄环境卫生开始破题。于是,两委班子把大溪整治列为首要的民心工程。大溪整治首要是截污,村干部统一思想,下定决心,坚持抵住多方压力,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情况,将村外上游的污染企业进行关闭取缔。

关闭了污染源,已严重被污染的大溪该如何“医治”?

从2011年初开始,两委班子充分发挥大宅村在外乡贤众多的优势,多方发动乡贤捐资共500多万元。结合当时开展“千村整治”和河涌专项整治,按照污水无直排、河面无垃圾、河道无淤积、两岸无违章、河水不黑臭的“四无一不”标准,历时八个月,对辖区内的溪河开展大清淤、大清理综合整治。同时,浚深拓宽,砌筑石篱,并安装10台原位微生物处理器,进一步净化大溪的水质。

河道清理整治后,后续的管理也必须跟得上,为此,郑坚宏利用筹措的资金,雇佣了河道保洁人员组成水上专业清理队伍,购置小型打捞船,不定期对河道里的漂浮物进行清理,确保河道里的垃圾“日产日清”。

2016年,大宅村争取上级支持资金130多万,环溪安装石栏杆,栽树绿化,提升环溪景观。如今,沿着大溪散步,只见碧水荡漾,鱼儿成群、树影婆娑,不仅成为村内一道最靓丽的风景,更是村妇洗衣服、龙舟健儿赛龙夺锦、村民们夏天游泳的好去处,村民无不鼓掌叫好。

在整治大溪的同时,村两委干部也重视内涝问题。由于大宅村地势低洼,以往逢雨必浸,2013年的8·17水灾就受浸了7天7夜。为此,大宅村投入100多万扩建大宅治涝电排,重新安装1台155千瓦的电机,解决了内涝问题。

今年8月30日,潮南区再次遭遇水灾,降雨量比5年前的8·17水灾还多,但大宅村只受浸2天2夜。而应对平时的降雨,内涝现象在大宅村已消失不见。

长期困扰村民的大溪完成整治,彰显了村党总支部强有力的战斗堡垒作用,大大提升了村党总支部的号召力、影响力。村党总支部凝聚村内外乡贤、社会各方支持,整合形成最大力量,发力建广场、扩村道、改老厕、种花木、修老寨……一件件节节顺利推进,大宅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成了远近有名的“高颜值”乡村,成功参与省委农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举办寻找乡村振兴排头兵——首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评选。

从问题村到省文明村,潮南区大宅村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路径(潮南区大宅村建公寓)

创文强管打造对标社区

2016年,汕头市吹响创文强管的号角,随后这一行动延伸至基层村居。大宅村围绕文明创建的要求,把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品质作为主要任务,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

对于潮汕地区大部分环保基础设施薄弱的农村来说,垃圾清理无疑是环境提升的“拦路虎”。大宅村的创文行动,也就从垃圾清理开始。

与其他村居一样,大宅村以往空地在堆放村民的日常生活垃圾,然后再集中清运。但有时受到恶劣天气等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没法及时清运,导致垃圾臭气熏天,蚊虫滋生,让不少村民苦不堪言。

“要提升环境,垃圾就必须日产日清。”有感于此,郑坚宏带头上街打扫垃圾,风雨无阻,还雇佣了8名清扫人员,组成专业清洁队,每天不定时对道路进行清扫。在这种带动作用下,不少村民纷纷加入进来,为村里的垃圾清运出一份力。

从问题村到省文明村,潮南区大宅村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路径(潮南区大宅村建公寓)

此外,对于村民的日常生活垃圾,村两委干部则在每户村民家门口摆放了垃圾桶,方便村民倾倒,并雇用了3辆运载车,每天同样不定时进行巡逻,及时清理。“通过这种无缝对接,我们真正做到了垃圾的‘日产日清’。”郑坚宏表示。

除了清理垃圾提升环境,大宅村还借创文契机加快村内基础设施建设。

大宅村发动乡贤出资400多万元,浇筑东、西两条长1000多米,宽约12米的水泥路面,又对长约一公里的环溪机耕路全面进行改造、提升,给村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方便。结合创文工作,发动旅港乡贤捐资共420多万元,强力拆除建成几十年的违建厂房,修筑了全长1200米的村道,贯通村其它主干道,彻底结束了“断头路”历史。

此外,筹资120多万元对村原垃圾场进行清污填土平整,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400多平万,文体设施配套完整、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成为老年人的温馨家园;筹资60多万元,建设一个占地10亩多的花园式文化广场,配套安装体育运动器材,给村民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活动场所。结合大宅村传统的莲花文化,在临路、临水围墙绘制莲花、清廉为主题的墙绘,设置两条宣传长廊、两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造型,公益宣传牌和艺术造型20处,随处可见公益广告牌、文明创建标语、汕头市民公约、大宅村民公约等。

多年来,大宅村先后荣获省、市、区“文明村”,“广东省卫生村”,市、区“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示范点,汕头市“党建型名村”等称号,是汕头市20个文明社区对标先行点之一。

如今,在乡村环境逐步提升的同时,大宅村又有新的发展谋划——依托老寨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延伸荷花池景观打造休闲农家乐,以此助力大宅村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

从问题村到省文明村,潮南区大宅村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路径(潮南区大宅村建公寓)

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现在村里的环境逐渐改善提升,但我们认识到,真正让一个村居迸发活力、迸发文明的力量是传承好文化底蕴。”郑坚宏说,在创文过程中,有一件事让他十分感动,就是村内组建了一支100人的社会治安维护青年志愿者队伍,这些队员都是义务参与的村民,平日村内开展协助活动治安维护、关爱贫困户、打扫环境卫生等公益活动,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参与。

而这件事也让郑坚宏看到,大宅村的创文发力点,不仅在于环境,更在于在人文。

近年来,大宅村积极培育践行文明风尚,致力丰富乡村的“内在美”——发挥友德善社潮乐爱好者带动作用,组建大宅成年人潮乐队和少年潮乐队,2015年大宅潮乐队荣获广东省民间潮乐大赛弦丝组银奖,少年潮乐队多次登上区级舞台,参与了2017年“梦启潮南”群众大舞台巡回演出,广受好评;组建青年龙舟队,代表潮南区参与市级比赛;组建少年腰鼓舞队、莲花舞队,多次参与区级活动表演;村青年篮球队、乒乓球队常年与外地爱好者开展比赛交流。

与此同时,举办道德大讲堂“和谐之美”走进大宅、首届大宅村民俗文化节、“尚礼守法、敬业奉献”法治文化沙龙和大宅村书画展等;争取区各文艺协会的支持,定期在学校为学生开展书法、美术、舞蹈、音乐、剪纸、手工等艺术指导培训;借助村妇女活动阵地被授予“省妇女之家”契机,组建妇女健身队伍,常态化开展多形式妇女文体活动。

此外,成立“大宅门”曲艺社,通过打造“大宅门”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品牌,把大宅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和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相结合。今年4月,“大宅门”群众文化系列活动被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定为汕头市第一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个示范项目之一。村还于去年国庆节开通“大宅家园”微信公众号,传递大宅好声音,讲好大宅好故事,微信公众号坚持每日原创发布,已吸引了4000名粉丝添加关注热捧,单篇推文最高阅读量近9000。“大宅家园”微信公众号成功运作,大大为文明创建助力加分,成为具有大宅特色的创文名片。

去年9月21日,汕头市文艺界人士前往大宅采风交流,大宅深厚的文化底蕴、骄人的创文成果深深打动了大家,激发了各位文艺界人士的创作热情。欣然为大宅创作村歌《大宅之恋》,以此唱响乡村振兴主旋律。大宅将在探索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加强文化建设,打造文明社区,真正做到“文化活村”。

从问题村到省文明村,潮南区大宅村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路径(潮南区大宅村建公寓)

【文/图】全媒体记者 杨立轩

【作者】 杨立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30日 上午11:19
下一篇 2024年6月30日 上午11: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