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不孤单——记泰和县上圯乡“第一书记”扶贫后援团

郭 权 本报记者 郑荣林

“哎呀嘞!脱贫攻坚迫在眉睫,第一书记走在前,后援团队来支援……”最近,一首群众自编的客家山歌在泰和县上圯乡传唱,赞美的是当地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和“第一书记”扶贫后援团。

上圯乡位于泰和县东南边陲,总面积约90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共68个村民小组,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为加强扶贫力度,加快农民脱贫,上圯乡党委大力实施“第一书记”全覆盖及村级班子建设“精准治理”,组建以“第一书记”为核心,“第一书记”所在原单位、联系的社会组织、志愿者,及其亲朋好友为成员的村“第一书记”扶贫后援团,推进党建促扶贫。

沔口村是一个贫困村,村“第一书记”项颂来自民政部门,他发挥部门优势,“一对一”帮扶、“点对点”发力,与贫困户一道制定脱贫计划,积极争取帮扶资金。携手当地爱心企业推出扶贫助学计划,解决了6名贫困小学生上学难问题;县民政局为村里争取到老年人幸福院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泰和新联会、泰和县志愿者协会在沔口村开展了“新联筑梦、捐资助学”活动,为上圯乡两所小学捐赠教学设备,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

上圯村“第一书记”肖忠善牵线县交通局为上圯乡铺路架桥,如上圯梁家桥、回龙桥已经立项,油槽背桥建设顺利推进,乡村道路硬化拓宽,真正起到以点带面、辐射全乡的作用;北坑村“第一书记”饶星全程参与到北坑村的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为北坑村的发展出谋划策,争资立项。

“第一书记”扶贫后援团发挥的作用,极大地鼓舞了上圯乡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干劲。“第一书记”项颂说,驻村扶贫责任在肩,今后将继续与贫困群众一起苦干实干,坚持下去,丰富上圯产业业态,让贫困村民早日脱贫致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5年5月19日 上午10:31
下一篇 2025年5月19日 上午10:3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