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庸》中有道:“致广大,尽精微”。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这两天因缔造全国职教品牌“德技行健”而引发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媒体和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央媒的持续关注。品牌主张、品牌精神、品牌哲学等而“尽精微”。品牌建设横跨文理,贯通中西,既有较强的学理支撑,又有集哲学、国学、经济学、美学的“集大成”。“窥一斑而见全豹”,透过其“德技行健”品牌建设的理念和路径,我们领悟了这一“开局即出彩”的真谛。
文:袁清,责任编辑:石 颖
“德技行健”品牌主张
“德技行健”践行学校“行健文化”的“12345”(“一个初心”“两项使命”,“三重境界”“四大追求”“五高愿景”), 逻辑结构精到,内涵更丰富,奋斗指向更明晰,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 “和而不同”。
“一个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人、服务发展、赋能未来),里映照“向党报告,强国有我”意境,体现志气、骨气、底气追求,有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理想信念。“两项使命”(造就匠心情怀名师,成就德技双馨名匠),既强调“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更有“匠心情怀”的虔诚心学,两者互为动因,相互支撑。
“三重境界”(厚德而行、自强而健;德技敦行、积健为雄;天下知行、健美人生)的“天下知行”很重要,强调“行”,以说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四大追求”(目标:立足盐城、领航江苏、影响全国、享誉世界;校园:幸福和谐、智慧创新、平安有序、书香匠心;精神:铁军精神、劳模精神、建党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价值:工匠精神做事,匠心情怀育人)里“精神”的五大精神,呼应伟大建党精神这个精神谱系之源。体现目标导向与结果导向的有机统一。
“五高愿景”(高标准规划,高速度建设,高层次办学,高水平赋能,高质发展),强调规划引领,管长远、方向、根本。强调既有速度,更重质量,既重规模,更讲结构。
“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礼记·大学》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止善”的思想观点.“德技行健”品牌建设,把对德性的锤炼和塑造摆在最突出的位置,体现了传统教育中对人的品性和德行的关注和重视。涵养“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坚持以生为本育匠心,深挖“行健文化”内涵,倡导师生牢固树立“工匠精神做事、匠心情怀育人”的核心价值理念。
研究地方经济的跨周期调节、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工作任务。按照中央最新提出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的要求,学校积极开展“新工科”职业教育实践,形成“人工智能+X”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打造职业培训体系,培养技能性人才,为劳动力技能转型提供更多培训机会,以适应各行业智能化转型所带来的技能转型和提升需求。I
“德技行健”品牌价值观
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向就是要培育时代新人,而时代新人的培育必须要通过立德树人来实现。“德技行健”首先是“立德”,德因人而立,人因德而树;德是人之德,人是德之本。“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的归宿在于“立德”。“立德”为“树人”服务,“树人”促进“立德”,二者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立德”与“树人”的辩证关系蕴含着深刻的职业教育的育人规律和办学规律。
“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归根到底回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研究职业教育立德树人与时代新人培育的内在关联,既深化其学理建构,又把准其发展脉络、演进过程,还明晰其职业教育现实特点和实践指向。
其次,“德技行健”的“技能”,当下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加强职业教育就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2021年10月12日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学校以为,技术技能能力的提升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对高质量发展需要,需要加强系统统筹,加强制度供给和政策供给,有效推进职业教育技术技能积累能力提升。
再次,“德技行健”的“行健”,学校倡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苍劲雄健,励志淬炼,积健为雄,修身养成。厚植“随处体认天理”的“一内外,兼知行,贯动静”。“行健”强调“起而行之”,培养学生具有一种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和追求完美的精神,构塑职业要求、职业操守和职业标准。学校涵养创新行健、工匠行健、智慧行健、品质行健、厚德行健、人文行健的维度。
“德技行健”推崇品牌的美学价值观,孔子在欣赏《韶》乐时不禁发出感叹:“尽美矣,又尽善也。”200多年前,德国哲学家康德也提出了相近的命题,美是道德的象征。
美,是一门内外兼修的学问。外在美虽好,但没有内在美做支撑,只能是徒有其表。一个品牌的“美”,它美在价值观。就像一个人呵护美善,勘探人文,敲打心扉,周身激荡着浩然之气,洋溢着阳光之美。
“德技行健”品牌心智资源
培植学校“产教融合”的样板示范,与企业深度开发学校职业教育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展订单培养。同时,还体现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支持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从教,“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完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先进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德技行健”品牌精神
面向2035年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的目标,各行各业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学校认为把职业教育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摇篮,培养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大幅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剧烈动荡变革的时代,文明迭代和新工业革命,加速了这种变革。然而旧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感情尚未退出,已经脱离历史进步的主导趋势,落后于科技进步和实践的启示。在教育变革时代,亟须超越陈旧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及其心态,这需要我们包括在职业教育品牌建设上,进行哲学的分析和思考。
“德技行健”提出“领航建设的奋斗者”“理想信念的坚守者”“立德树人的引领者”“幸福生活的创造者”“涵养化育的探索者”“精神传承的践行者”。“领航建设的奋斗者”凸现责任与使命。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行百里者半九十,新征程,需探求历史规律,洞悉发展大势,顺应发展潮流;“理想信念的坚守者”,历史因理想而生动,也因理想而伟大。理想信念如炬,又如明灯。理想信念旗帜鲜艳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为弘扬,向善向上文明之花璀璨绽放。
“立德树人的引领者”,突出“百年党史”教育,聚焦人的全面发展;突出潜移默化的浸润,涵养成长行为意识培养;突出立德树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引领;“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社会学家叫马克思·韦伯把人的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幸福生活是一个人所有目标的终极目标。创造幸福是一个不断学习前人经验的总结,加上自身的实践印证的过程,找到当下阻碍自身获得幸福的核心矛盾。
“涵养化育的探索者”,”化“,挖掘恭敬而诚意的“虔诚”和恻怛且终极关怀的“仁爱”,“化”,——“融化”“净化”,用道德、思想、精神文而“化”为之,净化当下浮躁社会,追求“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精神传承的践行者”,精神属于历史,属于时代,也属于未来。其彰显精神旗帜,彰显政治品格,同样彰显职业教育的实践要求,在伟大建党精神感召下,盐机高职的职业科学精神的实践性、自觉性、坚定性必将增强,也必将谱写新的精神华章。
“德技行健”品牌哲学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定位于破除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强化能力,着力建设技能型社会。一脉相承的顶层设计,不仅搭建了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四梁八柱”,更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高度,提出职业教育供给要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的主张。
“德技行健”深具“时空坐标”。从时间学角度看,“课程链’,从以学科基础,到专业基础,再到职业基础,将工作内容和工作情境转化为教学内容,防止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同质化。从空间学角度看,“产业链”是区域经济面临新的发展要素,节点、轴线、域面、网络等“内生变量”,倒逼职业教育的“创新增量”,培厚职业教育的规划与演进的并存,空间与时序的兼蓄。
“德技行健”基于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创新驱动、新经济成长、空间优化、可持续发展、要素升级、高水平开放、体制机制保障、文化赋能”等高质量发展路径多维统筹推进,关注经济发展未来的3个方向。一是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为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技术的生产一线培养技术指导、工艺管理和运营维护等专业人才;二是以增加人民生活幸福感的角度,加快建设学前、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社会发展紧缺的专业;三是改造升级一部分钢铁冶金、轻纺制造等传统专业,淘汰供给过剩、就业率低的专业。
“德技行健”品牌“生态价值”
一个好的品牌生态,可以形成两个价值的循环:一是自身价值的“自循环”;二是生态方增值分享的“外循环”。“德技行健”创造“政、学、研、企、商”的“外循环”生态价值,投射“共生机制”,构建与横向纵向斜向方的命运共同体。“共生关系”往往不是同质的,异质关系更容易产生。
“德技行健”的“生态价值”凸显人文和哲学意义。经济合作不应只是空洞的效率分析,不能不考虑厚重的道德、思想和人文。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写出《国富论》之前,曾出版了《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还是位哲学和道德的教授,他关注市场背后的道德。市场是道德的,是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推动着社会利益的进步和发展。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学校以为,“有”和“无”的哲学意义,在与产教融合的合作企业中,可以看着是互为转换的,商业本质是为用户创造价值。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上,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与其它资源结合,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有效的制度、规则加以约束,它就有可能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伤害。
“德技行健”强调伦理的要义,推崇品牌的“道德维度”。“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中华儒家思想早就建构的“义利观”。美好生活是义,发展不平衡是义利不平衡,发展不充分是义利的不充分。义代表着长期利益,是保存和增值;利代表当下的收获,是短期的快乐和享受。“道德维度”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意义;二是价值尺度。
“德技行健”产教融合“孵化中心”
江苏省委书记、时任省长吴政隆在2021年1月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的报告中谈到,“十三五”期间,江苏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和50条产业链培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有9个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新生态的创新。
“飞地孵化”,是对应于产教融合合作企业“空间坐标”,建立与企业“共生机制”的一种组织职能,秉持“平台组织,互动价值,大树生态”的价值观。产教融合“飞地孵化”服务中心的实施,是利用学校和学校聘请的专家团队,在战略池、品牌池、营销池中,创新校企联合体的管理云、创新云、制造云,实施对合作企业增值的深度服务,促进学校内涵高效发展。
当下产教融合企业或面临企业增长逻辑变化、新冠肺炎疫情、数字经济等带来的价值重构。企业持续增长的来源就是企业的价值增长,如果企业不改变自己的增长模式,以价值增长逻辑来看待环境、变化和竞争,就可能在愈发白热化的竞争环境中失去竞争力。
产教融合合作的工业企业需要认识到,尽管中国以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按照大类划分,我国的工业企业更多的是扎堆在一个红海市场,大家竞相降价。像德国和日本这样国家有大量的隐形冠军企业和技术特色明显的中小企业并不多,莫视细分市场的开发。 在一个相对微观的产业生态中,有大量的细分产业分类是中国制造不曾拥有的。
(袁清,研究员,央媒财经评论员,品牌营销专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