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7月1日电(记者郭爽)在近期发布的2022自然指数年度榜单中,中国科研产出显现强劲增长势头。英国《自然》杂志总编辑玛格达莱娜·斯基珀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科学研究是由来自世界各地研究人员驱动的全球性努力,中国科研产出总体成绩突出,中国对全球科研生态系统作出重要贡献。
根据自然指数的关键指标“贡献份额”,中国2021年科研产出增长14.4%,是排行榜前十名中涨幅最大的国家。此外,在2020至2021年上升最快的50家研究机构中,只有10家来自中国以外。
对此,斯基珀说:“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在许多方面,这并不令人意外。中国科研发展不断壮大令人欣喜。”
2021年12月1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摄,无人机照片)。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取得系列重要科学成果,其中FAST中性氢谱线测量星际磁场研究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2022年1月6日在《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新华社记者欧东衢摄
斯基珀说:“从广义层面说,科学研究是为了解我们周围世界以及宇宙运行方式,改善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生活,对抗疾病和饥饿,以及应对其他全球性挑战等,我们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面临这些问题,基于科学的全球解决方案将为解决这些问题发挥关键作用。”
斯基珀指出,“中国对全球科研生态系统的贡献绝对是关键性的”,中国科研对世界的贡献体现在多个方面。科研成果的引用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研究水平的重要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在化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科研贡献最为显著,展现了“全球领导力”。
作为知名的英国遗传学家,斯基珀表示,疾病的遗传基础是了解疾病从何而来以及如何对抗疾病的重要方面,中国的相关领域科研成果在帮助了解不同类型癌症如何产生、发展以及治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斯基珀还说,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中国科研也在发挥引领作用。比如,中国开展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就是科学研究可以在全球范围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实例。
在谈到中国科研不断取得进展的原因时,斯基珀认为,中国对科研的长期持续投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大力发展教育等是重要因素。“中国对科研的资助多年来一直在逐年增长”,并且中国科研开展方式非常强调国际合作,协作可带来不同的专业视角。
作为《自然》杂志创办150多年来的首位女性总编辑,斯基珀自上任之初就强调对年轻科研人员的支持以及共享数据的重要性。她说:“今天,科学研究致力于解决的问题往往非常复杂,与此同时,对于年轻一代科研人员来说,合作的价值比以往更加突出。”
斯基珀寄语中国年轻科研人员:“最重要的是你必须相信自己,无论是谁,背景如何,来自哪里,依靠自己的力量,追随你的激情,投身真正令你快乐的(研究领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