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层治理的党建引领(强化基层治理的党建引领内容)

【第471期】孙小勇:强化基层治理的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而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从脱贫攻坚实践看,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抓党建促脱贫中得到锻造,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从治理实践看,无论是行政执行还是为民服务,无论是议事协商还是应急管理,都需要做好党建覆盖、党政统筹、党群联络。无论是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还是依法治理、综合治理,都需要发挥党建引领带动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坚持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才能不断提高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组织建设是基础,组织优势发挥是关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全国3900多万名党员、干部战斗在抗疫一线;在脱贫攻坚战中,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强化基层治理的党建引领,有助于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牢记初心、忠诚担当,以热血赴使命、以行动践诺言,促进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

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管党治党是保障。不管是腐败问题,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变种,都会对基层治理造成严重干扰,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打折扣。只有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同时打通基层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才能推动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

原文链接:强化基层治理的党建引领

首先,破“五唯”不是去“五唯”,破的是“唯”。作为研究和教学主阵地的高等教育机构,高校中教师评价机制的破“五唯”,并不是完全抛弃学历、论文和“帽子”作为个人或组织评价的指标,而更多的是不用一个或几个指标肯定或否定对教师的评价,从而建立一种更加多元、客观、灵活、合理的评价机制。其次,破“五唯”的目的是“立”机制,建立更加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高校发展活力。“破”的目的是“立”,是建立更加合理的机制和标准。最后,破“五唯”同样需要进行分类“破”和分类“立”。不同学科有不同学科的特点,“破”和“立”都需要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对教师进行分类评价。在制定相对统一的评价机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科制定不同的评价侧重点和评价权重。

原文链接:日本高校导师评价机制分析

新形势下应大力加强城镇常住人口的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水平,这是他们获得稳定收入来源的重要保障。实际上,对城镇常住人口的技能培训,主要还是对进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他们是接受培训的主力军。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各方面的劳动力,而不同岗位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因此,有针对性地对进城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可以保障他们顺利地适应岗位需求,从而更好地胜任工作,获得稳定收入来源。

举例来说,随着人口形势的转变,高龄少子化已经是中国当前人口的重要特征,这意味着家务和护理的社会化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然而,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机器的发展,使得传统的家务和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新需求,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才有可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其它各行各业对于普通劳动力的需求也同样发生着变化,因此,对城镇常住人口进行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技能培训,就显得特别有必要。不仅如此,新经济和新业态的发展,往往会形成一些新的岗位需求,特别是个性化的需求会日益增多,适应这些新岗位需求,也同样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原文链接:发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潜在人群与培育对策

双一流”建设2015年8月启动,它是在211、985工程基础上,基于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大部分重点建设的学科都迈上新台阶,但毋庸讳言,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学科方向上。“双一流”启动后,一些著名高校纷纷做减法开始瘦身,放弃自己不擅长的学科专业。但与此同时,一些高校又纷纷做加法,抢办医学院。同时,大量学校把化学、材料、生物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一些重要的基础学科却受到冷落。同时,建设学科局限于一级学科也带来一些不足,国家急需的一些二级学科与交叉学科处于盲区。还有一个敏感问题,就是对学校“三六九等”的划分。

去年底,第二轮“双一流”的正式启动。新一期“双一流”建设系统总结了上一轮的成功经验与不足,强调“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对于学科建设,它明确提出需求引导下的布局要求: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夯实基础学科,加强应用学科,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在评价体系上,它也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核心目的还是引导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在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原文链接:“双一流”引导高校更好地做减法

近年,美国正在全面利用技术优势建立数据帝国,试图成为全球数据大脑,进而控制其他国家的经济命脉与舆论导向。面对美国“数据帝国”的威胁,一些国家不断反制,防止沦为美国的数据殖民地。欧盟国家团结一致,共同抵抗美国的数据霸权。遗憾的是,限于技术及经济的差异,大多数国家已经处于“躺平”状态,任由美国互联网巨头收集数据,它们正在沦为数据殖民地。

面对美国的数据霸权,中国要全力捍卫数据主权,反对数据剥削。一方面,中国有能力捍卫数据主权。虽然在互联网技术上,我国和美国存在一定差距,但与欧盟相比我国优势明显。近年来,我国的算法模型与大数据运用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帮助,冬奥会期间中国也向全球展示了云计算能力。以BAT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初步具备和硅谷巨头抗衡的能力,而得益于人口红利和互联网应用的活跃,我国的数据体量不容小视。我国应逐渐从战略防守走向主动出击,倡导让各国受益的公平数据理念。数据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打破数据壁垒才能走向全球一家。

原文链接:数据主权战争中的反殖民主义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6月10日 上午9:10
下一篇 2023年6月10日 上午9: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