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促进科学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促进科学发展

英国自然》杂志10月24日社论,原题: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促进科学发展——西方理应参与而非退出 中国正在深化与中低收入国家的科学联系。欧洲美国加入这一行动将是明智之举,这有助于解决经济、环境和政治危机。

2018年和2019年,《自然》杂志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派出了记者团队,考察该项目的科学方面。我们采访了包括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在内的100多人,以了解中国大力拓展国际科研合作、重绘全球科学版图的雄心壮志。这些合作是对中国与欧美研究合作的补充,而非替代。

如今,中国雄心不减。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领导人宣布未来5年中国将把共建的联合实验室增加到100家。中国还将举办一系列国际会议,让农业、知识产权和核技术等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汇聚一堂。

这是在中国、美国和西欧的研究人员逐渐疏远之际发生的。随着地缘政治紧张的加剧,世界再次向两极力量看齐。我们反复强调全球科研合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因为没有全球科研合作,我们所面临的相互关联的经济、环境和政治危机就不可能得到持久的解决。各国的相互联系前所未有,研究人员需要竭力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

10年间,中国在希腊斯里兰卡建造或升级了港口,把高速铁路引入肯尼亚印度尼西亚。中国还参与援建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这些援助无疑满足了当地发展的需求。

在科学领域,“一带一路”正在发挥作用。2019年,《自然》杂志来到巴基斯坦一个大型建筑工地,那里正在建设一所新大学。这所由奥地利、中国和巴基斯坦合建的巴奥应用技术学院于2020年开学。第一批学生将于明年毕业,并已开设了人工智能、关键矿物和铁路工程方面的合作研究中心。在北京,《自然》杂志采访了一些国际博士生,他们由中国科学院和总部位于意大利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每年选拔和资助。目前,该计划每年资助约300名新博士生。

上个月,在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共同合作之下,发布了《肯尼亚植物志》首部分册。本月,巴基斯坦和阿塞拜疆的航天局宣布将加入中国牵头的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计划。该项目目标是在2030年前后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是一个科学机构网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科学政策提供建议。组织总部设在中国科学院,在全球都有代表。它在中国组织博士奖学金,并在其遍布48个国家的67个成员单位之间征集项目资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科学和教育机构以及少数欧洲科学院也参与其中。更多的西欧科学院应考虑加入,美国的学院也应加入。

上个月,欧盟、美国、印度G20成员宣布了连接欧洲、中东和印度的基础设施项目计划。这可能包括研究合作,该计划将为参与国提供机会,值得欢迎。但“一带一路”不会消失,西方国家应参与其研究计划。

中国希望分享其脱贫经验。但要解决全球经济、环境和政治问题,决策和治理必须以研究为基础,并且是多边的。在地缘政治紧张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及其西方伙伴必须采取更加成熟的方式处理彼此间的关系。停止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结束长期的机构研究关系,无助于应对气候变化、防止战争、避免或解决另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乔恒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日 上午11:58
下一篇 2024年4月1日 下午12: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