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赤子之心,无悔奉献。为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他们“愿得此身长报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为国为民之心。
多名顶级学者和科学家,在由中国科协“科创中国”与抖音联合出品的《院士开讲》中,毫无保留地展现我国科技创新的澎湃活力,呈现科学技术的广度与深度。
邬贺铨(79岁)、龙乐豪(84岁)、杜祥琬(84岁)、王玉明(81岁)、汪懋华(90岁)等科学大家,将向我们讲述如何依靠智慧破解难题,走出不一样的人生。
央广网北京9月2日消息(记者郭彦伟)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是国际知名的农业工程专家,当代中国高等院校农业工程学科建设与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对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体系建设和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汪懋华院士还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工程科学家、农业电气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工程专家。长达60年的科研生涯中,他见证并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精细农业、智慧农业的发展。
日前,汪懋华院士做客由中国科协联合抖音出品的《科创中国·院士开讲》栏目。他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回顾了我国农业工程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并探讨了数字经济时代智慧农业的最新进展。
从保障粮食安全到实现产业创新,我国农业正在进入新阶段。据他介绍,我国5G和北斗导航等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正在被广泛应用在农业领域,如同农业“大脑”,加速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数字经济已经进入了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谁能把握好数字经济的发展,谁就能掌握好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汪懋华院士说。
贫穷家庭出身 立志要当农业工程师
汪懋华院士是广东梅州兴宁县人,从小生活在一个贫困家庭。来到《院士开讲》讲台上的他,今年已达九旬高龄。
中学时,汪懋华时常跟着母亲打工谋生。贫穷的生活环境,磨炼了汪懋华坚韧顽强的性格,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校放电影,电影中麦浪滚滚的场景,让他感受到农民面对丰收时的喜悦,心里对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1年,广东省只有广州这一个高考统考城市。高考开始前,汪懋华和40多个同学从兴宁县出发到广州,又是坐船又是坐车,300多公里的路走了两天。
一分辛苦一分甜,1951年9月份,汪懋华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读书。
“那个时候学习方式跟现在不一样,1951年9月份上学,1952年3月份春天到了,所有农业大学学生不分专业,全部到卢沟桥农场去实习,搞农业生产。”汪懋华回忆称,土地整理、秧苗生长过程,每个学生都要学习。当时北京农业大学有好多留美归来的农业专家,上午为学生做农业科学的综合报告,晚上去访问周围的农户,每个人都经历了这样半年多的实践。
1956年,汪懋华大学毕业。在那一届180多名大学生中,他成为比较优秀的几个学生之一。
汪懋华曾来到广东省农垦总局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分局参加天然橡胶垦荒种植基地,这里的拖拉机手,接触的全是苏联的大中型拖拉机。正是在这里,他第一次真正接触了现代大型拖拉机和农业机械的实际操作应用。
基于之前在双桥农场的经验积累,他白天带着助手开拖拉机翻地开荒,晚上则结合实践学习理论知识、指导机械维修保养;星期天徒步走一个多小时去拖拉机站找当时的苏联专家请教问题。
1958年冬天,他被派往莫斯科农业机械化电气学院读书。汪懋华说,当时要转变领域,到苏联学习电气自动化,为此在一年时间内凭借自学,学完了9本苏联教材。
四年后,汪懋华结束了在国外的学习,成绩全部优秀,并获得了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
“只有将所学的知识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经过不断创新去造福人民,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农业工程师。”汪懋华说。
“60年代是实现电气自动化,引入自动控制技术,70年代进步趋势是电子化,80年代以来又随计算机技术的兴起走向了信息化。”汪懋华表示,自己敏锐地感到了农业发展离不开电气化科技的趋势,所以坚定了从事这项专业研究的决心。
筹建高等院校自动化实验室 推动中国农村农业机械化
回国后,汪懋华被分配到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新建的农业电气化系,长期从事农业现代化研究工作。
“我的观念和别人不一样,一不想当官,二不想带头,就想多研究国家农业电气化自动化工程科技发展的实际问题,把从学校和书本上学来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汪懋华说。
有一段时间,他去北京顺义的一个生产大队蹲点,发现当地养殖200头猪每天所用的水,只能到远处去挑,不仅辛苦而且效率低,于是他就结合农村的实际“土法上马”,设计了一个自动化水塘。
为了给村集体省钱,汪懋华就到北京天坛和德胜门外的废品商店买回一个汽油桶,做成一个压力罐安装在水井外面……这样就解决了人力担水、舀水问题,水龙头一拧开就有水出来。
1978年,在汪懋华的努力下,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成立了自动化研究室,这是中国农业高等院校第一个自动化实验室。
新成立的实验室条件简陋,汪懋华带队开始“拖拉机牵引性能综合测试方法”和“基于微处理器的农业机械多用测试仪”等项目的研究,并于1987年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第二年,他又带领研究生,率先研制成功微电脑孵化机控制器,随后又发展成为二级分布式孵化厅控制系统。采用这项科研成果生产的新型孵化机,1993年获国家星火科技进步奖,1995年获国家新产品奖。
“我们搞农业工程的人,要解决我们产业实践的实际问题,如果不跟产业实践联系起来,会很难发挥我们作为工程科技人员的作用。”汪懋华在《院士开讲》中表示。
粮食安全是第一要务 推动农业产业创新
当今世界,谁能把握好数字经济的发展,谁就能掌握好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汪懋华院士认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加速融合,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汪懋华院士介绍,2021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公报,凡是一个国家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00公斤,基本就属于粮食安全国家。
2000年,汪懋华担任“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他认为,精细农作技术研究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技术系统应用发展本身,它的实践将提高人们对科学利用农业资源潜力和关注农业环境保护的认识,对作物生产管理观念和模式上产生深刻的变革。
因对国际农业工程科技事业和职业活动作出了杰出贡献,2006年,汪懋华获国际农业工程协会会士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中国农业机械发展终身荣誉奖”。
目前,汪懋华院士仍然活跃在科研的最前线。
在《院士开讲》中,汪懋华院士介绍了我国在农业领域的一系列进展,包括5G技术和北斗系统都处在世界领先地位。这些技术正在农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加快了我国智慧农业的进程。
同时,汪懋华院士也澄清了一些误解。“关于农业已经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这一说法,我并不赞同,我们现在应该研究问题、洞察问题,动脑筋分析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推动产业技术的创新。”汪懋华说。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汪懋华表示,农业的未来和现代化,是国家端稳饭碗的基础。
“农业不仅具有很多附加值高的特色产业,也是我们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契机,粮食是国家头等大事,只有粮食安全,各种产业才能顺利发展。”
目前,汪懋华院士的演讲内容已在抖音上线。除汪院士外,杜祥琬、龙乐豪、王玉明等院士也参加了《院士开讲》第二季,分享尖端科技进展,累计超过3000万人观看了这些科学大家的知识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