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复习—成本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会计》2-15章答案)

第一节 成本管理概述

一、成本管理的意义

1、降低成本,为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2、增加利润,提高经济效益

3、取得竞争优势,增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成本管理的目标

1、总体目标

(1)成本领先战略: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

(2)差异化战略:在保证差异化的前提下,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

2、具体目标

(1)成本计算的目标:为所有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

(2)成本控制的目标:降低成本水平。

①成本领先战略:在保证一定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内部成本,表现为对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的控制。

②差异化战略:在保证企业实现差异化战略的前提下,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三、成本管理的原则

1、融合性原则:将成本管理嵌入业务的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

2、适应性原则:成本管理应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目标相适应,尤其要与企业发展战略或竞争战略相适应。

3、成本效益原则:应权衡其为企业带来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避免获得的收益小于其投入的成本。

4、重要性原则:成本管理应重点关注对成本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对于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可以适当简化处理。

四、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1、事前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计划等步骤。

(1)成本预测是进行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也是组织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前提。

(2)成本决策是对各个成本方案进行分析并选择最优方案的成本管理活动。

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各个成本方案进行分析并选择最优方案的成本管理活动。

2、事中成本管理:即成本控制步骤。

3、事后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步骤。

(1)成本核算:对营运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取得不同成本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2)成本考核:可以依据财务指标,也可依据非财务指标。

①成本领先战略:主要选用财务指标。

②差异化战略:大多选用非财务指标。

第二节 本量利分析与应用

一、本量利分析概述

(一)本量利分析的含义

本量利分析(简称CVP分析),是指以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法为基础,运用数学模型和图式,对成本、利润、业务量与单价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变动的规律性,为企业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活动提供支持的一种方法。“本”是指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量”是指业务量,一般指销售量;“利”一般指营业利润。

(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1、总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组成2、销售收入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

3、产销平衡

4、产品产销结构稳定

二、盈亏平衡分析

(一)单一产品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点又称保本点,顾名思义该点是“利润为零时的业务量或销售额”。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复习—成本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会计》2-15章答案)

(二)产品组合盈亏平衡分析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复习—成本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会计》2-15章答案)

三、目标利润分析

计算原理:利用本量利的关系式,已知目标利润,倒求业务量或销售额。

【易错点】

①在计算时,给出的目标利润一般是指“息税前利润”。

②若题干中指明企业采用税后利润预测目标利润,应将税后目标利润换算成息税前利润后,再计算。

③换算公式:公式中的目标利润=税后目标利润/(1-所得税税率) 利息

四、利润敏感性分析

什么叫做利润敏感性分析呢?是指某个因素若发生微小变化时,会对利润产生多大的影响。不同因素,影响的程度和方向各不相同。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复习—成本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会计》2-15章答案)

五、边际分析

(一)边际贡献分析

(1)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S-V=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Q (P-Vc)=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S×cmr

(2)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M-F

(3)相关公式

①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单价×边际贡献率

②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单位边际贡献/单价

③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④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1

(二)安全边际分析

安全边际分析和盈亏平衡点紧密相关。因为安全边际是指实际销售量(销售额)或预期销售量(销售额)超过盈亏平衡点销售量(销售额)的差额。所以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率的数值越大,盈利能力更大,抵御营运风险的能力越强。计算公式: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复习—成本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会计》2-15章答案)

(三)盈亏平衡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的关系

1、关系式

(1)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量 安全边际量

(2)盈亏平衡作业率 安全边际率=1

2、结论

(1)只有安全边际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盈亏平衡点所提供的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安全边际所提供的边际贡献等于企业利润。

(2)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

(3)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x边际贡献率

3、提高销售利润率的途径:

一是扩大现有销售水平,提高安全边际率;二是降低变动成本水平,提高边际贡献率。

(四)边际分析法的优缺点

优点:可有效地分析业务量、变动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通过定量分析,直观地反映企业营运风险,促进提高企业营运效益。

缺点:决策变量与相关结果之间关系较为复杂,所选取的变量直接影响边际分析的实际应用效果。

六、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复习—成本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会计》2-15章答案)

第三节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一、相关概念

1、概念

标准成本,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的经营管理条件下,企业经过努力应达到的产品成本水平。

2、标准成本的类型

(1)理想标准成本(理论标准)

①现有条件下能达到的最优成本水平;

②假设生产过程无浪费、机器无故障、人员无闲置、产品无废品。

(2)正常标准成本

①正常情况下,企业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成本标准,考虑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失、故障和偏差等。

②正常标准成本通常大于理想标准成本,正常标准成本具有客观性、现实性和激励性等特点,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3、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企业以预先制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比较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动因、实施成本控制、评价经济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4、标准成本法的优缺点

(1)主要优点:一是能够及时反馈各成本项目不同性质的差异,有利于考核相关部门及人员的业绩;二是标准成本的制定及其差异和动因的信息可以使企业预算编制更为科学和可行,有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

(2)主要缺点:一是要求企业产品的成本标准比较准确、稳定,在使用条件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二是对标准管理要求更高,系统维护成本较高;三是标准成本需要根据市场价格波动频繁更新,导致成本差异可能缺乏可靠性,降低成本控制效果。

二、标准成本的制定

(一)计算方法

1、产品的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2、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应分为用量标准和价格标准。

(1)用量标准:包括单位产品消耗量、单位产品人工小时等。

(2)价格标准:包括原材料单价、小时工资率、小时制造费用分配率等。

(二)各成本项目标准成本的制定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Σ(单位产品的材料标准用量x材料的标准单价)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1)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x小时标准工资率

(2)小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

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1)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工时用量标准×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

(2)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

(三)制造费用成本标准——按成本性态分类

1、变动制造费用项目

(1)标准用量:可以是单位产量的燃料、动力、辅助材料等标准用量,也可以是产品的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或者是单位产品的标准机器工时。

(2)标准价格:可以是燃料、动力、辅助材料等标准价格,也可以是小时标准工资率等。

(3)变动制造费用项目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项目的标准用量x变动制造费用项目的标准价格

2、固定制造费用项目

(1)方法一

①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预算总工时

②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总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方法二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总成本/预算总工时×单位产品的标准工时

三、成本差异的计算及分析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复习—成本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会计》2-15章答案)

【责任归属的问题】

(1)通常来说:用量差异由生产部门负责。

但如果是因为“采购材料质量低劣”才导致的用量差异,此时就由采购部门负责。

(2)价格差异

①直接材料——采购部门

②直接人工——劳动人事部门

③变动制造费用——生产部门

第四节 作业成本与责任成本

一、作业成本

(一)作业成本法的相关概念

1、作业成本法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原则,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项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的过程。

2、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基于特定目的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

(1) 主要作业是指被产品、服务或顾客等最终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

(2)次要作业是被原材料、主要作业等介于中间地位的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

3、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是指企业追溯或分配资源费用、计算成本的对象物,是成本的承担着,是可分配费用的对象。成本对象可以是工艺、流程、零部件、产品、服务、分销渠道、客户、作业、作业链等需要计量和分配成本的项目。

4、成本动因

(1)成本动因亦称成本驱动因素,是指诱导成本发生的原因,是成本对象与其直接关联的作业和最终关联的资源之间的中介。

(2)资源动因(资源→作业)

①资源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变动的驱动因素,反映作业量与资源耗费之间的因果关系。

②根据资源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③资源耗用量的高低与最终产品数量没有直接关系。

(3)作业动因(作业→产品)

①作业动因是引起产品成本变动的驱动因素,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

②根据作业动因可以将作业成本分配给有关产品。

5、作业中心

作业中心又称成本库,是指构成一个业务过程的相互联系的作业集合,用来汇集业务过程及其产出的成本。

作业中心有助于企业更明晰地分析一组相关的作业,以便进行作业管理以及企业组织机构和责任中心的设计与考核。

作业成本法一般适用于具备以下特征的企业:作业类型较多且作业链较长;同一生产线生产多种产品;企业规模较大且管理层对产品成本准确性要求较高;产品、客户和生产过程多样化程度较高;间接或辅助资源费用所占比重较大等。

(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

1、作业中心设计

作业中心可以是某一项具体的作业,也可以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的能够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作业的集合。

(1)产量级作业

①产量级作业,是指明确地为个别产品(或服务)实施的、使单个产品(或服务)受益的作业。

②该类作业的数量与产品(或服务)的数量呈正比例变动。

③包括:产品加工、检验等。

(2)批别级作业

①批别级作业,是指为一组(或一批)产品(或服务)实施的、使该批该组产品(或服务)受益的作业。

②该类作业的发生是由生产的批量数而不是单个产品(或服务)引起的,其数量与产品(或服务)的批量数呈正比例变动。

③包括:设备调试、生产准备等。

(3)品种级作业

①品种级作业,是指为生产和销售某种产品(或服务)实施的、使该种产品(或服务)的每个单位都受益的作业。

②该类作业用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或销售,但独立于实际产量或批量,其数量与品种的多少呈正比例变动。

③包括:新产品设计、现有产品质量与功能改进、生产流程监控、工艺变换需要的流程设计、产品广告等。

(4)顾客级作业

①顾客级作业,是指为服务特定客户所实施的作业。

②该类作业保证企业将产品(或服务)销售给个别客户,但作业本身与产品(或服务)数量独立。

③包括:向个别客户提供的技术支持活动、咨询活动、独特包装等。

(5)设施级作业

①设施级作业,是指为提供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基本能力而实施的作业。

②该类作业是开展业务的基本条件,其使所有产品(或服务)都受益,但与产量或销量无关。③包括:管理作业、针对企业整体的广告活动等。

2、资源动因选择与计量

(1)某项作业消耗的资源具有专属性

①可直接计入到该作业的作业中心。

②例如:“产品质量检验作业中检验人员工资、专用设备折旧费

(2)所耗资源不具有专属性

①选择合适的资源动因。

②根据各项作业所消耗的资源动因数,将各资源库的价值分配到各作业中心。

3、作业动因选择与计量

(1)交易动因

①含义:是指用执行频率或次数计量的成本动因,包括接受或发出订单数、处理收据数等;

②适用情形:企业如果每次执行所需要的资源数量相同或接近,应选择交易动因。

(2)持续时间动因

①含义:是指用执行时间计量的成本动因,包括产品安装时间、检查小时等;

②适用情形:如果每次执行所需要的时间存在显著的不同,应选择持续时间动因。

(3)强度动因

①含义:是指不易按照频率、次数或执行时间进行分配而需要直接衡量每次执行所需资源的成本动因,包括特别复杂产品的安装、质量检验等。②适用情形:如果作业的执行比较特殊或复杂,应选择强度动因。

4、作业成本分配

(1)分配次要作业成本至主要作业,计算主要作业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①次要作业成本分配率=次要作业总成本/该作业动因总量

②某主要作业分配的次要作业成本=该主要作业耗用的次要作业动因量x该次要作业成本分配率

③主要作业总成本=直接追溯至该作业的资源费用 分配至该主要作业的次要作业成本之和

④主要作业单位成本=主要作业总成本/该主要作业动因总量

(2)分配主要作业成本至成本对象,计算各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①某成本对象分配的主要作业成本=该成本对象耗用的主要作业成本动因量x主要作业单位成本

②某成本对象总成本=直接追溯至该成本对象的资源费用 分配至该成本对象的主要作业成本之和

③某成本对象单位成本=该成本对象总成本/该成本对象的产出量

(三)作业成本管理

1、含义

(1)作业成本管理是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

(2)两个维度:成本分配观和流程观。

2、特点

(1)作业成本管理是一种符合战略管理思想要求的现代成本计算和管理模式。

(2)作业成本管理是精确的成本计算系统,也是改进业绩的工具。

3、成本分配观

成本分配是从资源到作业,再从作业到成本对象,而这一流程正是作业成本计算的核心。

4、流程观

流程价值分析关心的是作业的责任,包括成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和业绩考核三个部分。

(1)成本动因分析

①产出量指标不一定是作业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必须找出形成作业成本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作业。

②例如:“搬运”作业,搬运到指定地点的材料数量是“搬运作业的产出量,也可以称为作业动因;但是搬运材料的根本原因,可能是车间布局不合理造成的。

(2)作业分析(流程价值分析的核心)

按照对顾客价值的贡献,作业可以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

①增值作业

增值作业是指顾客认为可以增加其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有用性,有必要保留在企业中的作业。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该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②非增值作业

非增值作业是指即便消除也不会影响产品对顾客服务的潜能,不必要的或可消除的作业。

不能同时满足增值作业的三个条件,就可断定其为非增值作业。例如检验作业、次品返工作业。③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

增值成本:以完美效率执行增值作业所发生的成本,即高效增值作业产生的成本。

非增值成本:低效增值作业所发生的成本;非增值作业发生的成本。

④成本节约的途径

a.作业消除:消除非增值作业或不必要的作业,降低非增值成本。

b.作业选择:对所有能够达到同样目的的不同作业,选择其中最佳的方案。

c.作业减少:以不断改进的方式降低作业消耗的资源或时间。

d.作业共享:利用规模经济来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

(3)作业业绩考核

①财务指标:主要集中在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上,可以提供增值与非增值报告,以及作业成本趋势报告。

②非财务指标:投入产出比(效率)﹔次品率(质量)﹔;生产周期(时间)。

作业成本法的优缺点

1、主要优点:一是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各维度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定价、作业与流程改进、客户服务等决策的准确性;二是改善和强化成本控制,促进绩效管理的改进与完善;三是推进作业基础预算,提高作业、流程、作业链(或价值链)管理的能力。

2、主要缺点:部分作业的识别、划分、合并与认定,成本动因的选择以及成本动因计量方法的选择等均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操作较为复杂,开发和维护费用较高。

二、责任成本

(一)责任成本管理的含义

责任成本管理,是指将企业内部划分成不同的责任中心,明确责任成本,并根据各责任中心的权、责、利关系来考核其工作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

(二)责任中心及其考核

责任中心,是指企业内部独立提供产品(或服务)、资金等的责任主体。

1、成本中心

(1)含义

成本中心是指有权发生并控制成本的单位。成本中心是责任中心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只要是对成本的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或个人都可以成为成本中心。

(2)特点

①不考核收入,只考核成本

②成本中心一般不会产生收入,通常只计量考核发生的成本

③只对可控成本负责,不负责不可控成本

(3)可控成本

①可控成本具备的条件:该成本的发生是成本中心可以预见的;该成本是成本中心可以计量的;该成本是成本中心可以调节和控制的。

②不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成本都是不可控成本。

③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的划分是相对的;对于一个独立企业而言,几乎所有的成本都是可控的。

(4)责任成本

①责任成本是成本中心考核和控制的主要内容。

②成本中心当期发生的所有可控成本之和就是其责任成本。

(5)考核指标

①预算成本节约额=实际产量预算责任成本-实际责任成本

②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实际产量预算责任成本×100%

2、利润中心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复习—成本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会计》2-15章答案)

3、投资中心

(1)含义

投资中心是指既能控制成本、收入和利润,又能对投入的资金进行控制的责任中心,如事业部、子公司等。其经理所拥有的自主权不仅包括制定价格、确定产品和生产方法等短期经营决策权,而且还包括投资规模和投资类型等投资决策权。

(2)特点

①是最高层次的责任中心,拥有最大的决策权,也承担最大的责任。

②与利润中心的区别:利润中心没有投资决策权,在考核利润时也不考虑所占用的资产。

(3)考核指标

①投资收益率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复习—成本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会计》2-15章答案)

②剩余收益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复习—成本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会计》2-15章答案)

(三)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

中级会计师财务管理复习—成本管理(第八章)(《成本管理会计》2-15章答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5日 上午11:04
下一篇 2022年7月15日 上午1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