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三公”经费压减超50%(三公经费压减规定)

101个中央部门集中晒2020年度“账本”,公开内容由“8张表”增至“9张表”

多部门“三公”经费压减超50%

7月8日,101个中央部门集中向社会公开2020年度决算。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央部门更加“精打细算”。

与2019年相比,2020年公开内容进一步扩围,由公开“8张表”变为“9张表”,新增的一张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9张表”已经涵盖部门收支总体情况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公众可通过各部门官网查看决算,也可通过财政部官网和中国政府网开设的“中央预决算公开”栏目集中查阅。

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 多部门财政拨款下降

根据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为应对疫情影响,当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同比下降0.2%,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多年来,中央本级预算罕见出现负增长。

在此背景下,中央各部门在编制2020年预算时已经体现“过紧日子”,多个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拨款的收入与支出均明显减少。7月8日公布的决算显示,各部门实际执行数“一压再压”。

以人力资源和社保部为例,2020年度财政拨款收入40.67亿元,为中央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比2019年度决算数减少8270万元,降低1.99%。农业农村部2020年度财政拨款收入272.52亿元,比2019年度决算数减少约33亿元,下降10.8%。农业农村部表示,减少部分主要是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预算,重点压减了公用经费和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农业业务培训等项目支出中涉及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预算。

受财政拨款规模压缩影响,一些部门财政拨款支出相应减少。

自然资源部2020年度财政拨款支出87.56亿元,与2019年相比减少31.63亿元,下降26.5%。自然资源部表示,主要是由于2020年财政大幅压缩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项目拨款,支出相应减少。

多个部门“三公”经费压减超50%

记者梳理发现,多个部门“三公”经费决算数减少50%以上,甚至在预算已经压减的基础上“一压再压”。

比如,文旅部2020年度安排“三公”经费预算2329.09万元,已经比2019年减少2418万元,压减比例达50.95%。实际执行下来,该年度“三公”经费仅支出772.34万元,为预算的33.1%,与2019年相比,降幅达73.2%。

2020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三公”经费决算255.01万元,仅为预算数的约38.8%,比2019年的“三公”经费(571.51万元)减少约55.3%。

国家信访局该年度“三公”经费预算安排7679万元,实际支出2769万元,仅占预算的36%。与2019年相比,降幅达54.4%。

中国记者协会2020年度的“三公”经费几乎全部压缩,实际支出12.44万元,仅为预算数的5.2%。与2019年375.35万元的“三公”经费支出相比,压缩了96.6%。

此外,国家文物局、中国残联的2020年度“三公”经费均压减超过一半,比2019年分别减少67.3%和73.3%。

追加疫情防控等经费 国家卫健委多项支出大于预算

2020年度,国家卫生健康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支出194.65亿元,卫生健康支出占54.8%。

其中,在公立医院综合医院、职业病防治医院、儿童医院、其他专科医院方面,分别支出58.87亿元、0.56亿元、0.68亿元、15.92亿元,均超过年初预算,分别完成年初预算的171.9%、113.8%、116.9%、159.5%。

国家卫健委表示,以上几项支出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2020年度执行中追加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经费等。

国家卫健委在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支出2.58亿元,主要是用于国家卫生健康委所属预算单位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支出。完成年初预算的155.8%,主要原因是2020年度执行中追加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经费。

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方面,则支出2.48亿元,主要用于国家卫生健康委所属预算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方面的支出,该项完成年初预算的169%,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统筹使用以前年度结余资金用于疫情防控相关支出。

国家卫健委表示,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公共卫生专项任务经费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87.6分。全年预算数为9.11亿元,执行数为5.87亿元,完成预算的64.5%。在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方面,则是妥善处置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完成了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专项任务,实施了公共卫生技术服务质量控制与管理等。

国家卫健委称,目前,预算执行率较低主要受疫情影响,疾控中心作为疫情防控的主力军,在应急性超常规防控状态下承担任务较重,在转入常态化防控状态后,原计划工作才正常执行,未能按计划完成。国家卫健委表示,下一步将改进措施,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加快工作进度。

解读

“三公”经费支出减少 民生保障持续加强

从部门决算来看,公用经费有较大幅度的压缩,2020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29.86亿元,比预算数减少25.31亿元。实际运行下来,“三公”经费不仅少了,而且减少的幅度接近一半。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白景明看来,2020年是一个特殊年份,疫情冲击使得国内外经济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增效的力度是空前的。从结果看,中国不仅实现了“六保”“六稳”,还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增长。

这其中,财政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本级支出罕见安排负增长,腾挪出的钱更多向地方和基层民生倾斜。

白景明认为,我国“三公”经费压缩,一方面受预算编制影响;另一方面,更加取决于执行环节的落实。

“我们在制度这个角度卡住了‘三公’非正常增长的渠道”,白景明以公车举例,部门购车有严格的审批制度,需要给出购车理由;公务车维修有动态监控系统,实时监控车辆的运营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明轩认为,去年“三公”经费支出大幅减少,客观上受疫情影响,部分因公出国(境)、外事接待任务未实施,公务用车支出和公务接待支出减少。主观上,“三公”经费公开多年,厉行节约意识正在成为行政机关的自觉和开支习惯。

“三公”经费减少的同时,民生保障持续加强。数据显示,2020年,各级财政疫情防控资金投入超过4000亿元;全年向608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1042亿元,惠及职工1.56亿人;居民医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550元、74元;全年新增受疫情影响纳入低保、特困供养对象达600多万人。(记者 姜慧梓 马瑾倩 徐美慧 实习生 原天一 赵萱)

来源:新京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6日 上午10:49
下一篇 2022年7月16日 上午10:5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