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要择优 参军须谨慎

来源:融合择优 | 作者:蔡建华

所谓“民参军”,是指民营企业利用民用技术参与国防建设,包括民用技术转军用、民营企业参与军工企业改组改制、民营资本进军工和民营企业产品进军队等方式,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军民融合尚处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的阶段,就市场环境而言,既是战略机遇期,也是风险高发期,特别是当满大街都是“军民融合”的时候,作为一个独立承担风险的市场个体,民营企业更需要做出清醒判断。

融合要择优 参军须谨慎

准入门槛高

虽然军地双方都采取了一些降低门槛的措施,但由于军地二元结构一时难以完全融合、武器装备对供应商的要求同比要求高等原因,目前装备市场准入门槛高、办证难的问题依然突出,已经做出的一些改革部署,完全落实到企业身上尚需时日,例如: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和装备承制资格“两证融合”还在试点过程中;武器装备保密资格认证要求企业成立三年以上;虽然军选民用产品采购时企业可以在中标以后再申请办理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先上车后补票”),但企业有可能从一开始无法具备投标资格。

融合要择优 参军须谨慎

信息不对称

和传统军工企业相比,民营企业与军方之间目前缺少高效的沟通机制,军方需要什么军品或者技术,民企很难及时获得信息,更难提前获得信息或者参与需求研究,在不掌握现状和趋势的情况下,更难引领需求、创造需求。大量的研制、预研类项目,对项目理解、来龙去脉、功能定位、指标匹配等方面要求较高,需要供应商具备一定的军事思维,要求产品达到军方要求、落实军用标准,这些能力的实现绝非一日之功。

融合要择优 参军须谨慎

竞争很激烈

虽然军事采购向民企开放的程度日益提高,但军方对产品提出的技术要求也在提高,需求升级往往带来需求数量的下降。无论是军方直接采购还是总承制单位采购,目前已经普遍要求开展竞争性采购,单一来源采购比例急剧下降,僧多粥少的现象日益突出,集团内部保护手段层出不穷,低水平同质化竞争比较普遍,价格战和“隐蔽战线”很难完全避免,有的项目既要搞方案竞争又要搞实物竞争,战线长,投入大,胜者少,负者多。

配套要求高

军品的用途是确保打赢战争,所以对军品的要求是全方位和全寿命的,例如:提供非军选民用产品的企业要全面落实并运行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定价要符合《军品价格管理办法》或《国防科研项目计价管理办法》;军品的研制要通过几轮必要的审查;军品的定型要通过必要的试验鉴定;批量产品的验收要依据“产品制造与验收规范”逐项检查;军品的售后服务还应满足部队重大演习和应急作战的需要。

如果说以上几点都是客观因素的话,还有两点主观因素更为重要:

融合要择优 参军须谨慎

无优势,不参军

国家鼓励和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参与军队和国防建设,注意!关键是“优势”二字。有的企业,自以为有个“一招鲜”、“小而美”的技术,岂不知当它转化为产品时,有可能会遭遇“见光死”,经不起市场竞争,经不起复杂环境考核,或者遭遇优势替代。要知道,经历了几十年发展起来的“正规军”,积淀了稳定的运行体系,并正在通过改革释放新的创新活力,挑战这种优势需要更强的实力。虽然说“站在台风口,连猪也能飞起来”,但问题是:没有翅膀的猪,真的能飞得高、飞得远吗?

有优势,还要有耐力

除了“特招入伍”,企业参军一般都要过五关斩六将。“民企参军”并非新生事物,业已走过多年,有些企业已经抓住了机遇,确实实现了“蜕变”,但在任何一个领域,真正的优势民营企业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从士兵到将军往往需要35年以上时间,而能当上将军的又有几人?说过“台风猪”理论的雷军并非投机,他已经在IT界奋斗了30年。参军的企业,既要有能提高战斗力的优势技术,又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融合要择优 参军须谨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8日 上午10:25
下一篇 2022年7月18日 上午10: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