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是上海与周边八市共同签订的发展契约,是上海“1 8”朋友圈共同编制的第一版区域规划,具有划时代性价值与意义,本文重点研讨此项规划为何编制、如何编制、编制重点及编制影响等内容。文中提出,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是落实国家要求、主动承担国家责任的重要举措。在工作组织上,坚持共同编制、共同认定、共同实施,并探索形成了“战略愿景-行动策略-项目库”的路线图;在编制重点方面,坚持有限求解的原则,聚焦都市圈面临的四大核心挑战,提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的目标愿景,构建具有共识的指标体系,形成八大系统行动与五大空间板块行动。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探索表明,上海大都市圈的规划过程甚至比规划结果更为重要,上海大都市圈规划促进跨省市的交流、跨界地区协同发展等规划影响也初步显现。
关键词:共同编制;战略愿景;系统行动;板块行动
01《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编制缘起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是上海联动周边八个城市首次编制的都市圈协同规划,是一次具有历史性、时代性意义的尝试。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要求,上海立足长三角开展区域协同的工作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在宏观层次上,长三角城市群层面主要有国家编制《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20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等区域性协同规划。在微观层次上,“上海2035”提出打造东平-海永-启隆、安亭-花桥-白鹤、枫泾-新浜-嘉善-新埭三大跨省界城镇圈,并于2017年起陆续开展并完成了跨界城镇圈的规划编制工作。在此背景下,从中观层次开展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推动上海与近沪城市在目标、功能、空间、产业等方面的协同,成为呼之欲出的话题。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是落实国家要求与责任的重要举措。2017年《国务院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首次提到“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上海与近沪区域及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可以说,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是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是推动上海大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推动上海大都市圈高质量发展,首先应做好规划协同对接的工作。上海大都市圈规划将作为各城市发展协同的共同契约,并成为落实国家责任、呼应地方诉求、响应人民诉求,实现都市圈协同发展与国土空间资源战略安排的纲领性文件。通过规划的编制,有利于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式创新,有利于促进地方形成发展共识、明确共同的价值导向与行动方向,有利于消除城乡区域间行政壁垒、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服务共享。
02《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的理念与原则
1.坚持体现全球视野、落实国家责任、立足区域特征的理念
在全球视角下,上海大都市圈已成为比肩发达国家的高收入经济体。若视为单一经济体,上海大都市圈的人口在全球排名第20位,与德国、英国基本相当,人口密度高达1309人/平方千米,远高于众多发达国家,甚至高于东京首都圈等高密度城市群区域;经济总量可排到全球第13位,接近与韩国与俄罗斯,但面积仅为它们的54%与0.3%,人口与经济的空间集聚程度显著。然而,上海大都市圈人均GDP仍与国际大都市圈有不少差距,仅为纽约都市圈、旧金山湾、东京首都圈的22.6%、17.5%及47.9%。因此,规划既注重全球对标找差距,也立足全球视野明确上海大都市圈面向2050年的目标愿景、指标体系、空间格局与核心策略等。
// 表1 2020年上海大都市圈与国际主要经济体现状基本情况
在国家视角下,上海大都市圈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先行区域。上海大都市圈以长三角三省一市约1/6的陆域面积,承载了约1/3的人口和1/2的经济总量;在2020年长三角各城市GDP、2020年长三角各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中,上海大都市圈在TOP10城市中均占据6席,是长三角城市群功能最集聚引领区。面向未来,中央提出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明确将扩大内需和产业链供应链优化作为当前重要方向。在此背景下,上海大都市圈作为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基本组织单元及参与国家内外循环的最基本单元,有责任率先垂范,探索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建设路径。
在区域视角下,上海大都市圈是由九个历史上关联密切的城市组成。历经千年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区域共同体及竞合发展的多中心组合体,且九个城市有着各自的特色、各自的发展路径及发展亮点。上海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的引领城市,承载着周边城市协同发展的共同期待,也肩负着推动上海大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使命;苏州经济体量仅次于上海,且园区经济与企业创新十分活跃,整体处于创新突破期;无锡是创新基础深厚的滨湖城市,且特色文旅资源密集分布;常州既有“小尖强”的民营制造氛围,也有“接地气”的创新模式,近年来快速发展;南通与上海一江之隔,近年来在县域经济带动下GDP跨入万亿元俱乐部;嘉兴毗邻沪杭,既是沪杭联动的重要节点,也是G60科创走廊从上海进入浙江的“第一站”;湖州作为两山理论的发源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下探索特色发展的道路;宁波港通天下、书藏古今,既是以港文明的城市,也是民营经济的典范;舟山虽然在上海大都市圈中陆域面积最小,却拥有最大的蓝色国土,同时是国家重大战略的投放要地。面向未来,应立足都市圈整体层面与各地特色,探索推动区域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发展的路径。
2.采取了共同编制、共同认定、共同实施的组织模式
在组织方式上,强调上下结合。上海都市圈发展是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规划的编制必须得到上级政府的指导和支持;因涉及不同的行政单元,发展思路的差异容易引起争议,且难以在平行层面协商解决,需要得到上级政府的协调与指导。一些共同的发展诉求、政策瓶颈等,也需要借助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的编制,由相关主体共同向上级政府反馈,以达成上下一致的发展共识。此外,上海大都市圈规划不仅是“1 8”城市政府之间的共同谋划,还关乎下辖区县、甚至乡镇层面的发展设想。因此,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采取上下结合的组织方式,由上海市规划资源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总牵头,上海市8个委办局及其他地市政府共同牵头各项行动。同时,规划过程中注重上下各级政府意见,多次征求江浙两省、相关城市及相关区(县市)意见,并本着“全面倾听、合理吸收、科学采纳”的原则认真进行研究与完善。
在规划编制上,突出平等协商。都市圈规划一般涉及多个相对平行的行政主体,彼此之间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矛盾甚至冲突,在编制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地讨论、协商、博弈来平衡各方利益诉求,从而达成共同目标。国际上众多都市圈规划编制日益强调平等协商的作用,以此谋求在区域发展核心问题上的共识。如东京都市圈规划,从前五版的中央政府编制转变为地方共同参与的协作式编制。通过平等协商的编制方法,共同认定、共同实施,有利于在都市圈层面形成共识,实现合作共赢。因此,为更好编制上海大都市圈规划,两省一市联合组建了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编制、审查、实施、监督、评估工作进行指导和决策;成立了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指导委员会,对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工作予以指导和支持,对重点统筹建设项目及机制探索提供建议和意见;成立了上海大都市圈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指导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的重大事项、编制成果的咨询和研讨。同时,整个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坚持共同协商的原则,推动“1 8”城市政府、部门、企业、市民等充分沟通与交流。
在规划定位上,重在建立开放平台。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是跨地域、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规划,涉及多元复杂系统,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需要构建开放性技术平台,强化多领域多学科协作,汇聚多方智慧,形成科学而完整的规划内容。为平衡多个主体利益诉求,也需要借助规划编制搭建多方利益磋商平台。通过开放充分的公众参与,让各层级主体、更多居民、企业、社会组织均有发声的机会与渠道,共同参与发展目标与规划内容的制定,形成相互约束力。同时,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的内容也充分体现开放性,以相对稳定的技术框架为基础,对于具体的协同内容本着求同存异的开放态度,对经平等协商达成一致的内容以及上级协调后明确的内容抓紧落实,对尚未达成共识的内容暂且搁置争议,留待后续逐步完善。
在规划认定上,坚持共同认定。上海大都市圈是跨省型的都市圈,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有着较好的协同基础;在上海的带领下,能够通过平等协商形成清晰的规划思路,并得到“1 8”城市的共同认可。同时,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的落实也需要“1 8”城市精诚合作、砥砺前行,需要不断完善协同保障机制,有效发挥上海大都市圈协同规划的引领作用。因此,提出联合认定的方式,规划成果将提交空间规划协同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最终成果由两省一市政府联合发文发布。
在规划实施上,坚持共同实施。在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引领下,进一步构建城市长效对话机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由各城市政府分头组织实施,各自开展下层次法定规划和行动项目,各类行动项目由所在地政府相关部门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批。既鼓励多层级主体编制各类临界地区规划,自下而上主动协同;也鼓励多层级主体共同探索跨界协同的操作细则、技术导则、合作协议等;还鼓励多元主体参与,不断激发专家智库、市场主体、公共组织、市民群众等的参与热情。
3.形成“战略愿景-行动策略-项目库”的路线图,兼顾战略性与实施性
一是通过重大专题研究厘清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思路与路径。结合规划重点问题研判,设置目标愿景专题研究、交通与重大基础设施专题研究、产业与旅游发展专题研究、生态环境专题研究、乡村振兴专题研究等研究专题,加强对影响区域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研究。结合专题研究,由中规院上海分院作为技术总统筹,同步开展区域现状与发展评估,分析上海大都市圈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定位,研究上海大都市圈发展的目标内涵和战略导向,明确大都市圈空间格局,统筹形成上海大都市圈的战略愿景,打响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的共同宣言,让《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成为城市共同签署认定的都市圈发展纲领、各城市未来协作发展的约束性文件。
二是围绕战略愿景,探索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最佳路径与行动计划,结合专题研究成果从重大系统行动与重大跨界地区板块行动两大方面协调各方利益。解决突出矛盾,达成区域共识,突出顶层设计和行动策略相结合,形成“战略愿景-行动策略-项目库”的路线图,基于重点行动形成项目库。
03《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编制重点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不求面面俱到,而是彰显地域特色、聚焦核心问题、达成目标共识并形成核心行动举措,是“有限求解”的规划。
1.基于地域特色,重新认识上海大都市圈的独特性
从历史来看,上海大都市圈是一个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水脉相连的生命共同体。历史上,太湖流域“两溪入湖、八江通海”奠定了上海大都市圈的基本水系格局;如今,上海大都市圈河湖水面率高达10.8%,内河网密度达到2.5%,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同时,这里的水形态丰富、多姿多彩,既有以太湖、淀山湖、阳澄湖等为代表的湖荡水网,也有以运河、塘浦为骨架的平原圩田式水系,还有源于天目山、四明山等高地的山川水系。此外,上海大都市圈文化同源,基本为吴越故地,拥有共同的文明起源和相似的文化风俗,成就了这个人文相亲、血脉一体的大都市圈。“沪苏一家亲”“300多万上海人祖籍宁波”“上海方言70%为苏湖语系,15%为宁波语系”等民间说法,是这里血脉相连的最好诠释。
从发展历程来看,上海大都市圈一直是一个发展重心不断转移的多中心组合体。农业文明时期在太湖北岸形成了无锡、苏州为代表的农业中心城市,商贸文明时期兴起了苏州、常州、无锡、嘉兴、湖州等运河商业中心城市,工业化初期上海、南通、常州等沿长江的工业中心城市不断壮大,工业化中后期进一步奠定上海为中心、江浙为两翼的多中心格局。时至今日,上海大都市圈在GDP分布上呈现三个1/3特征,上海市、八个城市市区、八市其他地区GDP占上海大都市圈比重分别为32%、36%、32%,而东京都占东京首都圈的比重高达48%。同时,各城市分别形成了自己的优势行业和特色产业,紧密的分工协作铸就了国际一流的先进制造基地;周边城市在一些领域已不亚于上海,如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2020年综合竞争力超越张江高科而位居全国第二,无锡“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多年排名世界第一。
从空间关联而言,上海大都市圈是一个紧密流动、横向联动的功能圈,而非纯粹的通勤圈。从人群关联而言,纽约都市圈、伦敦都市圈等国际地区对于都市圈的界定,通常是周边城市到都市圈中心城市就业人口占中心城市总就业人口的比5%以上;而上海都市圈周边城市到上海市区的通勤人口占上海市区就业人口的比例仅为1%左右,真正意义上的通勤范围约为50千米,基本集中在上海市域内。换句话说,上海大都市圈并不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的紧密通勤圈”,而是形成了上海、无锡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嘉兴、宁波舟山等大大小小的通勤圈。从商务关联而言,上海周边城市至上海的商务出行量占该市总商务出行量基本在10%以上,苏州、无锡更是高达20%以上;以2018年国庆黄金周为例,上海大都市圈内各城市间的跨市流动人口规模平均每天约有130万人,相当于上海大都市圈日常工作期间的每天跨市通勤规模。因此,上海大都市圈呈现了多中心、网络化的功能圈联系特征。
在功能分工上,上海大都市圈呈现了横向协作的特征,而非纯粹的竖向分工。以都市圈总部分支联系来看,上海大都市圈的关联总量(104万条)高于粤9市(65万条),但上海大都市圈内跨市联系仅有4.8万条,远低于粤9市的6.9万条。以城市跨企业联合申请的专利来衡量,就总量而言上海大都市圈9市(207万条)高于粤9市(178万条)。就结构而言,上海大都市圈呈现了典型的横向协作特征,九个城市在联合申请专利的分类上相对均衡,如上海制造制造、制造服务、服务服务的专利联合申请量各占1/3;而粤9市表现为明显的纵向协作,深圳制造制造的企业专利合作占比51%、广州服务服务占比47%、佛山的服务制造占比71%。
// 图1 2019年上海大都市圈和大湾区9市各层级产业关联比较
资料来源:龙信工商企业注册数据平台。
2.坚持问题导向,识别并聚焦都市圈面临的四大核心挑战
一是更高品质人居环境的挑战。上海大都市圈水体污染仍相对较为严重,水环境质量优良率仅为58%,长江、太湖、太浦河三大主要水源地均存在安全风险。跨界地区环境治理标准不一致,如苏浙沪三地对于污水排放标准有差异,上海市执行的标准少数指标还低于江浙。此外,上海大都市圈近20年来生态空间减少比例达到10%,8条主要区域性生态廊道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贯通现象。
二是更高效的交通流动的挑战。目前,上海大都市圈轨道规模不足、覆盖率低。上海大都市圈内服务跨区城际出行的轨道线网总里程为2070千米,相比东京首都圈4260千米的规模水平,差距仍然较大。11号线为唯一跨省运行的城市地铁,且运行效率不高。同时,轨道枢纽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是网络直连直通的重要基础,也是提升轨道出行直达性的必要条件。但上海大都市圈诸多枢纽远离中心,轨道枢纽与城市空间衔接不够紧密,无锡、嘉兴等既有高铁站点距城市中心较远,影响交通出行效率。上海大都市圈内沪宁、沪昆等既有普速铁路达1400千米,但整体资源利用不足,其普铁站点未能发挥与城市紧密结合的区位优势。
三是更有活力的人口结构的挑战。上海大都市圈人口集聚增速减缓,2000-2010年、2011-2015年、2016-2018年三个阶段,上海大都市圈常住人口年均增长分别为151、39、30万人,而粤港澳大湾区(粤9市,不含港澳)为137、59、149万人。上海大都市圈人才培养和吸引力有所减弱。如在校大学生数量比较中,2010-2017年间上海大都市圈在校大学生的增长量(9万)仅为粤港澳大湾区(58万)的1/6。上海大都市圈老龄化程度较高且不断加剧。2015年上海大都市圈的常住人口老龄化率(以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常住人口的比例为标准)为12.6%,明显高于粤港澳大湾区(7.5%)和京津冀城市群(10.3%)。
四是更强大的创新能力的挑战。上海大都市圈拥有双一流学科6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5个、各类科研机构7600余家,较粤港澳大湾区优势明显,但在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方面仍存在差距。截至2019年,上海大都市圈内高新技术企业数(1.9万家)低于粤港澳大湾区(3.0万家),授权专利数(24.5万件)低于粤港澳大湾区(31.8万件),城市之间有效合作专利总数 (6.5万件)也远低于粤港澳大湾区(10.8万件)。
总之,应对发展趋势下的各项挑战,上海大都市圈作为紧密相关的生命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需要抱团发展与携手共进,共同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促进高校流通、优化人口结构及强化创新能力,最终全面提升上海大都市圈竞争力并实现发展共赢。
3.坚持目标导向,形成共识的目标愿景
一是对标国际先进都市圈,提出上海大都市圈的目标愿景。国际经验表明,成熟型都市圈都重视多元目标的构建。如纽约都市圈提出公平、健康、繁荣、可持续的目标愿景旧金山湾区提出环境(Environment)、公平(Equa1ity)、经济(Economy)三大理念东京广域首都圈直接提出成为人口与文化聚集的创意区域,建设高品质、高效率、精细化的“精品都市圈”,打造共生包容、多元对流的区域三大目标。调研中各城市也普遍反映上海大都市圈应以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为总体目标,以此统领各市未来发展方向。基于此,提出上海大都市圈的目标愿景,即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成为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更加融合的都市圈。
二是围绕目标愿景,构建具有共识的指标体系。聚焦建设全球城市区域的总目标,提出合作型与底线型两类指标。合作型指标指对都市圈整体水平进行考核,坚持九市合作共达的原则,明确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航空旅客吞吐量、区域骨干绿道总长度等都市圈整体发展的方向。底线型指标对都市圈九市分别进行考核,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明确各市均应满足的指标要求,包括碳排放总量、原生垃圾填埋率、地表水水质优良(I-III类)水体比例等各项约束。
三是围绕四大分目标,开展以“协同”为导向的有限规划。其一,共保和谐共生的生态绿洲,主要聚焦“水环境”与“碳达峰”,提出2050年地表水不低于III类水质,共建10条区域型清水走廊,2025年左右总体碳排放达峰、2050年左右总体达到碳中和等相关设想。其二,共塑全球领先的创新共同体,主要关注“知识集群”与“生产力布局”,提出培育十余个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重要知识集群,形成多个领域完备的产业链、世界高端制造集群等相关设想。其三,共建畅达流动的高效区域,主要聚焦“都市圈城际一张网”,提出打造七千余千米的轨道网络,并利用普铁开通城际班列,推动新建城际站点进入城市中心区等相关设想。其四,共享诗意栖居的人文家园,重点关注设施共享、文旅联盟共建,提出推广示范性“中国大运河文化之路”、认定多个示范型小镇联盟、乡村联盟,形成陆上及海洋魅力旅游圈等相关设想。
4.坚持行动导向,形成八大系统行动与五大空间板块行动
以八大重点领域系统行动构筑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的骨架,指导各市各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交通一体化行动重点明确上海大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建设重点及方式;生态环境共保共治行动重点推动区域、流域环境联防联治,建立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市政基础设施统筹行动重点促进区域市政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绿道网络行动重点明确区域生态空间的战略发展目标、重要指标和规划实施阶段;蓝网纵横行动重点确定区域河道等级和布局,协同推进吴淞江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文化魅力与旅游提升行动重点促进区域文化的共融共通,推进环太湖和环淀山湖古镇群联动开发;产业协调发展行动重点加强产业分工合作,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策略;合作机制保障与创新行动重点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基于八大系统行动,统筹谋划重大项目,对下指导各市专项规划及行动计划的编制与实施,从而推动大都市圈空间协同的深化落实。
以五大空间板块行动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的重要载体,指引各市跨界地区协同发展与协同规划编制。基于江河湖海湾等跨界生态资源,重点推动环太湖区域绿色发展行动、淀山湖战略协同区一体化行动、杭州湾区域协调发展行动、长江口地区协调发展行动、沿海地区一体化发展行动。既要将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的创新、交通、生态、人文等关键性协同要素落实到五大空间板块,也要突出各空间板块的特殊性与差异性,开展针对性的空间协同指引,凝聚发展共识,建立共建、共治的协同机制,并成为各市开展跨界协同的重要指引。
在此基础上,《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构建形成了“1 8 5”完整的成果体系。一个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战略愿景,是九个城市共同签署认定的都市圈发展纲领;八大重点领域系统行动的研究成果,是城市相关专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撑;五大空间板块行动的研究成果,是对上海大都市圈重要跨界地区协同方向的深入探讨。
04《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编制意义
1.启动编制即是重大进步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是上海联动周边地市共同编制规划的首次尝试,并无现成的、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虽然纽约、东京等全球城市开展了都市圈规划编制,但因国情与地域特色不同而无法直接参照;国内方面出现了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区、武汉城市圈等规划探索,但实施成效并不显著。因此,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需要从全新的视角开展研究,并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明确规划重点与思路。
规划呈现出编制时间久、主体多等特征。自2019年年初开始撰写《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至2019年11月正式启动编制,历时近1年之久;“工作方案”经历了多轮的省市意见征询,规划范围也从最初的“1 6”个城市演变为“1 8”个城市。同时,规划涉及主体多元,不仅包括上海市、江浙两省及其八个城市,还包括其相关的县级行政单元及跨界地区镇级单元,以及各市的规划资源局、发改委、交通委、生态环境局、住建局、绿容局、水务局、文旅局、经信委、政研中心等相关部门。可以说,规划编制过程即是多元主体相互博弈、竞合发展的过程,需要打破行政区界限、理顺跨界地区关系,并把握与协调好不同利益主体的多方诉求,才能使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真正成为未来发展的指导性空间框架和共同行动纲领。
2.规划过程重于规划结果
上海大都市圈规划不是传统的规划类型,其规划过程甚至比规划结果更为重要。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搭建了一个共同交流、平等协商的平台,通过开放充分的公众参与,让各层级主体、更多居民、企业、社会组织均有发声的机会与渠道,共同参与发展目标与规划内容的制定,形成相互约束力。目前,上海大都市圈的九个城市已共同召开了工作座谈会、领导小组会议等七次会议,开展了战略愿景中期讨论会、五大板块意见征询会及“1 8 5”意见征询会等三轮意见征询,围绕五大空间板块开展了40余次对接会。
3.规划影响初步显现
其一,促进跨省市的多维度交流。以往上海大都市圈内各市交流主要聚焦于省内城市、邻近地区,现如今各市更为注重“朋友圈”的横向比较。上海通过跨出去认识到圈内城市的优势与自身提升空间。众多城市也开始了圈内的发展对标,如苏州“太湖生态岛”对标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宁波对标江苏找到科技创新等不足,嘉兴对标苏通认识到环湖城市优势与不足等。有些城市进一步提出了周边更紧密协同的设想,如苏州提出沪苏同城化、常州提出积极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并打造江苏中轴等。
其二,建立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联盟与中心。2020年9月28日,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三家单位合作成立“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心”,并邀请八个城市地方规划研究院共同参与组建了“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联盟”。既可通过发布系列公众号、“上海大都市圈城市指数”等为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也可通过共享资源、合作项目研究、轮流承办年度论坛等推动跨院交流合作。
其三,推动了跨界地区的实践探索与协同发展。在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了跨界地区协同发展的探索与实践。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苏锡、锡常也纷纷开始谋划协同规划的共同编制;《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也跳出上海,提出打造包括虹桥-长宁-嘉定-昆山-太仓-相城-苏州工业园区的北向拓展带,及包括虹桥-闵行-松江-金山-平湖-南湖-海盐-海宁南向拓展带,并分别编制了相关规划研究。
(来源:上海大都市圈规划;作者:孙 娟、马 璇、张振广、杜凤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