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到轻薄本,就没有办法绕开 intel Evo 认证 PC 和搭载 M1 处理器的 Macbook 这两大阵营。它们都号称拥有出众的性能、持久的续航和超快的响应,简直就是针尖对麦芒。
在不少广告宣传中,基于搭载 M1 处理器的 Macbook 简直就是“外星科技”,剪个视频速度飞快。但实际体验真的是这样吗?对于大部分不剪视频的普通用户来说,搭载 M1 处理器的 MacBook 还有那么大的优势吗?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就用微星尊爵 Prestige 14 EVO 和 MacBook Pro 来对比一下它们在理论性能、办公生产和游戏环节上孰优孰劣。
一、硬件配置
笔者先给介绍一下两位选手的硬件配置和对应的价格,IT之家收到的是测试样机,硬盘为 512G 的三星 PM9A1,其它配置与下图一致。
从上图的配置可以看出,尊爵 Prestige 14 EVO 在内存、硬盘和便携性上有优势,而 MacBook Pro 则拥有更好的屏幕和更大的大电池。同时由于 M1 MacBook Pro 的所有配件都是焊死在主板上的,如果各位有 1T 大硬盘的需求的话,就得花上 1699 美元(12999 人民币)。
相比之下 Evo 笔记本们大多采用可更换硬盘设计,可以购买低配版自行加装大硬盘,省下预算的同时也不需要随身带着移动硬盘了。比如尊爵 Prestige 14 EVO 就可以自行更换 PCIe 4.0 的硬盘,目前 2T 的 PCIe 4.0 硬盘已经降价到一千出头了,性价比很突出。
二、理论性能
Evo 阵营和 M1 阵营最大的区别点就在于处理器了,Evo 阵营大多搭载 11 代酷睿 X86 处理器,而 M1 则是 Apple Silicon 的 ARM 处理器,中间是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的天堑,因此它们的硬件参数不能直接横向比对,各位参考一下即可。
酷睿 i7-1195G7 是 11 代低压酷睿中的旗舰型号,它拥有 4 核心 8 线程,主频 2.9GHz,睿频史无前例的达到了 5.0 GHz,TDP 28W,同时拥有 12MB 的三级缓存。核显方面,它搭载了满血的 96EU Xe 架构核显,搭配 4266MHz 的高频双通道内存应该会有不错的游戏表现。
而 MacBook 的 M1 芯片则由 4 个高性能 3.2GHz 核心和 4 个低功耗 2.064 GHz 核心构成,四个高性能核心均有 192 KB 指令缓存和 128 KB 数据缓存,并共享 12 MB 二级缓存,四个低功耗核心均有 128 KB 指令缓存和 64 KB 数据缓存,并共享 4 MB 二级缓存。TDP 根据机型的不同也会有差异,在 MacBook Pro 13 上测得的最大功耗约 28W。核显方面,它同样搭载了满血的 8 核 GPU。
而 M1 Macbook 这边达到了 4912 分,领先幅度不小,看来 8 核 GPU 的硬件素质还是过硬的。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接口配置,左侧两台电脑都是两个雷电 4 接口,兼容 USB4。但尊爵 Prestige 14 EVO 在右侧还提供了一个 USB Type-A 和一个 TF 读卡器,相比于只有 USB Type-C 接口的 MacBook 来说要更实用一些,出门不用吊着一个拓展坞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两台机器都是满速雷电 4 接口,都可以连接高速硬盘、拓展坞和显示器,但由于 M1 处理器的限制,MacBook Pro 是无法连接到显卡拓展坞的,而大部分 Evo 电脑都可以实现外接显卡畅玩游戏。
那我们接下来看看理论跑分如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部分 X86 生态中常用的跑分软件在 M1 处理器上都没法运行,所以我们这次就采用几款小众但全平台的软件来“迁就”一下 MacBook 吧。
首先是跨平台的 CPU 跑分软件 Cinebench R23,i7-1195G7 获得了单核 1592 分,多核 6179 分。
而 M1 芯片这边则获得了单核 1496 分,多核 7817 分,可以看出单核 i7-1195G7 稍强,多核 M1 更强一些。
接下来是 GPU 理论跑分对比,3DMark 在 M1 MacBook 这边似乎并没有提供电脑级的 Time Spy 跑分项目,因此我们只能妥协一下统一采用低压力的 3DMark Wild Life。实测 i7-1195G7 跑分达到了 3925 分。
而 M1 Macbook 这边达到了 4912 分,领先幅度不小,看来 8 核 GPU 的硬件素质还是过硬的。
三、办公生产
从上述的测试可以看出,M1 的多核和 GPU 分数的确惊人,而 i7-1195G7 的单核成绩则更有优势。那么这两台轻薄本在它们的主力场景 —— 办公和生产力环节的表现如何呢?我们接下来就测试一下。
首先是网页浏览测试,我们统一下载最新版本的 Chrome 浏览器,然后运行 Octane JavaScript 跑分,尊爵 14Evo 这边的 i7-1195G7 得分为 70057 分,浏览顺畅。
而 M1 Macbook 这边则是 69489 分,基本相同,都是非常出色的水平。
首先是 PugetBenchMark For Pr,最终 i7-1195G7 的得分为 464 分,可以流畅剪辑 1080P 视频。
M1 MacBook 这边则是 564 分,在视频剪辑领域的确有一定的优势。
但在 PugetBenchMark For Ae 这边,情况就尴尬了,尊爵 14Evo 凭借 i7-1195G7 的单核频率和核显加速,获得了 729 分的成绩,表现不错。
而 M1 MacBook 这边始终无法顺利完成测试,初步判断可能是 8G 内存无法顺利渲染,如果想要升级到 16G 内存的话,又得额外再加 200 美元,12999 人民币的售价足以挡下很多的消费者了。
提到生产力软件,M1 芯片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痛,就是 ARM 电脑薄弱的生态。绝大多数的老牌 Mac OS 软件都是基于 intel 的 X86 处理器开发的,如今苹果转到 ARM 阵营,就意味着大部分软件都没法直接适配,需要根据 ARM 处理器重新开发。
当然苹果也是给出了解决方案的:Rosetta 2 转译技术。相当于一个同声传译,把 X86 软件说的话翻译成 ARM 能听的懂的语言。但翻译就意味着效率的损失,实测性能损失大概在 20% 左右。另外这个转译也会影响首次启动的速度,笔者装了一款 60G 的游戏,硬是转译了好几分钟才能打开,转译过程也没进度条,等待过程相当心焦。
就算软件本体能转译成功,真的使用起来还是会遇到问题:没有插件。剪过视频的都知道,没有插件的话剪视频是很麻烦的,如今 Adobe 系列的软件大都已经原生适配了 M1 芯片,但插件是各个小公司们开发的,经过转译后稳定性相当差,所以视频剪辑的重度用户们还是不太推荐盲目跟风 M1,目前 X86 的“Wintel 生态”仍然是更稳妥的选择。
最后来比拼一下续航,众所周知 M1 的功耗表现是非常优秀的,而 Evo 认证也对续航有强制要求,那么实际办公使用下的续航究竟谁更强呢?我们统一将屏幕调到 110nit 亮度,然后用 Chrome 连续播放近 4 个小时的在线视频,来看看还剩余多少电。
经过我们的实测,节电模式下 4 个小时后尊爵 14Evo 剩余 57% 的电量。
MacBook 这边没有节电模式,因此我们就在默认状态下下播放 4 个小时,最终剩余 59% 的电量。
可见 MacBook Pro 的续航确实要更好,不过考虑到它的电池也要大一些,实际上处理器的低负载功耗应该是比较接近的,两台电脑都能应付 8 小时的轻度办公。
四、游戏实测
提到游戏,Windows 可就不困了啊,几乎所有电脑游戏都必须登录 Windows 平台。硬要比游戏数量的话,M1 MacBook 其实也不少,但大部分都是 ARM 生态兼容的 iOS 手机游戏,运行起来的确流畅,但手游的交互逻辑是触屏,MacBook 用键盘触摸板玩属实别扭。
经过一番努力,笔者还是为 MacBook 找来了三款能玩的游戏:《英雄联盟》、《CSGO》和《古墓丽影,暗影》。这些游戏要么得使用虚拟机玩、要么得通过 Rosetta 2 转译玩。首先是《英雄联盟》,尊爵 14Evo 这边可以在 1920*1080 分辨率最高画质下稳定在 150 帧以上,游戏体验非常出色。
而通过 PD 虚拟机运行 64 位 Windows 10 的 Macbook Pro 在 1920*1200 分辨率下就只能达到 50 帧左右,得开最低画质才能稳定在 60 帧。看来虚拟机的性能损失相当大,的确能玩了,但多少有点不跟手。
《CS:GO》这边就不需要虚拟机了,只要转译一下就能玩,当然帧数也是会有不小损失的,并且不知道遇到什么 Bug,MacBook 这边始终无法全屏。为了公平起见两台电脑我们都开到 720P 窗口化测试。尊爵 14Evo 这边可以达到平均 145 帧,体验相当出色。
而 MacBook Pro 这边则能达到平均 129 帧。
最后是一款 3A 大作:《古墓丽影: 暗影》,许多人都会用这款游戏测试 M1 芯片的游戏性能,因为这是少数几款支持 M1 MacBook 的 3A 大作了,我们同样开到 720P 窗口化低画质进行测试,尊爵 14Evo 这边测下来平均 60 帧。
而 MacBook Pro 则可以达到平均 63 帧,小胜一筹。
以上的游戏测试其实都是为了测试而测试,因为 M1 MacBook 上能玩的大型游戏数量不足 Windows 上的千分之一,性能再强也无用武之地,所以也不建议任何有游戏需求的玩家选择 M1 MacBook。相比之下尊爵 14Evo 可以轻松运行一些轻度网游,有重度游戏需求也可以通过雷电 4 外接显卡。就目前来看,“Wintel 笔记本”还是游戏玩家们的最优解。
总结:稳住,别去“付费公测”
相信大家肯定见到过不少买了 intel 版 MacBook 回来刷成 Windows 系统继续用的用户,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的确令人深思。一方面苹果在硬件方面的确做的非常精美,另一方面 Mac OS 也的确不适合所有人。作为一台一万元以上的高端笔记本,也只有少数创意工作者能完整地发挥 MacBook 的实力,但偏偏少数的创意工作者们在网上拥有多数的话语权,因此就产生了一种并不对称的产品评价体系。如今尚不健全的 M1 芯片生态,更是强化了这种不对称。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搭载 X86 处理器的“Wintel 电脑”仍然更加稳妥。十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庞大软件生态和更为自由的硬件选择,让我们可以用上符合自己需求的软硬件,而无需为一个尚不健全的生态去做“付费公测”。在 Wintel 笔记本中,通过 Evo 认证的笔记本都拥有快速的响应和持久的续航,相当于对产品质量有了一个底线的保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