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并非新鲜名词。但随着时代变迁,从内涵到外延,都有着重大变化。产教融合本质上是一种跨界合作模式,其初衷是为了让学生真枪实练,最终让“学得好”和“用得上”无缝衔接。
目前,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已经在5.0阶段,但大部分学校的授课模式还在1.0阶段。高校传统专业的理论人才供给过剩,新兴专业的技术人才供给不足,导致了用人单位求贤若渴、真才难求、学生找工作不易,产生了就业压力大“毕业即失业”的局面。因此,需要打破“适销不对路”,共享和优化产学资源配置,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助力产业建设,达到资源互补、发展共赢的目的。
位于青岛市高新区广博路325号的青软实训产教融合基地,是建立在产教融合、新旧动能换转的基础之上,由青软实训与青岛邻客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携手共同打造。青软实训创办于2006年,13年以来,不断扩大校企合作范围,合作院校总数达到500所,在就业创业方面,积极与合作高校建立实习实训制度、定制企业培养班、提前选拔招聘优秀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13年来,青软实训不断探索产教融合的具体实现路径,吸引了大量优秀企业积极参与,探索了从系统整合到项目合作的多种形式。通过共建行业学院和协同创新平台、开展协同育人和协同研究等多种方式,对发挥企业产教融合重要主体作用进行了有益探索。许多骨干企业从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在高新区注册分公司,将青软实训产教融合基地作为人才储备基地,学生自本科阶段即可进入企业学习,毕业时在企业实习阶段所运行的代码量已经可以达到初级工程师的水平,既可以减少招聘费用,也省下了一大部分的培训成本。
以下为入驻青软实训产教融合基地的部分优秀企业案例:
案例一:
北京百通联惠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始建于2004年06月22日,该公司服务于专业从事电子电路设计服务的科技公司,曾为神舟七号、神州八号载人航天飞船制造集成电路。其青岛分公司于2016年入驻青软实训产教融合基地,入驻3年来,通过青软实训每年招募优秀人才近百人,人才持续不断的向北京总部输送。百通联惠的发展得益于产教融合的有效支持和引导,并且高新区的政策也是吸引企业入驻的一大优势,为鼓励支持企业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旧动能,高新区对集成电路项目和企业在资金支持、税收、研发支持、费用补贴等多方面都有实质性的优惠政策。
案例二:
烟台创迹软件有限公司是日本TRIAL株式会社在中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公司长期专注于新零售领域人工智能体系的研究开发。其研发中心于2018年入驻青软实训产教融合基地,为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基地同企业达成班级定制化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和语言培训,经培训1年的学生,在能力和综合素质都要相比其他学生高很多,并且还有出差日本总部学习的机会,TRIAL株式会社作为日本第二大商业连锁企业,公司拥有大批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研发业务人员,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带来更好的启发,以严格的人才标尺来塑造每一位员工。
目前,青软实训产教融合基地的企业定制班级人数在30人左右,经过定制教学,顺利毕业的学生可直接入职企业,大大减少了企业的招聘费用和培训成本。高新区对“四新”企业和软件服务外包业务都有着非常友好的政策,可帮助企业在办公场所租赁、投资补助等方面获得补贴。
案例三:
青岛弯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专注于工业信息化软件及服务,于2019年入驻青软实训产教融合基地。作为青岛本地的 IT企业,该公司目标是建立以技术进步为主轴的创新链。青软实训产教融合基地“引企入教”、企业“引教入企”,核心是要将行业企业的创新需求融入教育链,重塑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流程模式。一方面以行业企业创新需求为引领,贯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全过程;一方面以知识创新转化为引领,贯通产业应用、人才供给各系统。青岛弯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目前获得了山东省优秀软件企业和青岛高新区优秀软件企业称号,《弯弓MES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荣获山东省优秀软件产品和青岛市优秀软件产品《制造业数字化工厂项目》入围青岛市“人才特区”项目。
据了解,目前该企业可申报获得高新区的房租补贴(先交后返形式)、一次性补贴、专利奖励等各项补助,这些政策都能更好的助力企业的发展,吸引更多优秀企业落地高新区。
案例四:
中创遥科(山东)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为中国海洋大学博士马佑军,参与了国家863课题、国家基金委基金项目等。公司利用卫星和无人机采集数据,整合全方位信息,实现海洋环境服务平台、气象灾害监测服务平台、环境监测服务平台和城市三维服务平台的研发和业务化运营。
不论是课题的研究还是数据和案例的使用,中创遥科更需要专业性的对口人才,通过与青软实训产教融合基地的合作,可以采用“3 1”培养模式,学生经过3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在最后1年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与企业共享数据和案例的使用环境,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学生培养和课题研究,还能再次获得更大的提升,更好地与社会实际需求对接。让学生贴近企业、紧跟行业的需求。
产教融合是一个复杂而又庞大的系统工程,是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经济转型对人才转型的要求。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伴随着所需人才结构转变升级,这就迫切需要高校人才培养结构转变提升。若不进行产教融合,高校传统专业的人才供给过剩,新兴专业的人才供给不足,将造成学生结构性事业,企业难以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是解决企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青软实训产教融合基地为企业专业化定制需求人才,进行专业实践教学,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乃至社会共赢。
[编辑: 王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