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为国内TOP3高校知名教授观点,同意授权分享,可以作为年轻学者准备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者科研管理部门策划布局所在依托单位项目申请时参考,转载请注明来源。
前一段时间西部某一本高校,2022年全校获批66项自然基金,其中面上项目29项。我们知道,面上项目的获批数代表了依托单位学术队伍的真正实力,从这个数据来看,远远高于某些原211高校。这也是该所高校4年来连续取得佳绩的最好成绩,估计以后还会继续发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近几年,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基础研究的投入呈上升趋势,而且自然基金的申请量逐年增加,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自然基金项目在单位排名、学者职称评定以及其他方面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所以,各依托单位的带头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该校校长书记的理念值得大家深思,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和实践,增加了所在单位的项目数,也提升了单位的科研实力和水平。
据该校报道,“近年来,学校加强有组织科研工作,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抓手,不断创新机制,先后制定了促进国家基金申报、执行的专项相关办法,引导科技工作者扎根企业生产一线“在工程实践中破解技术难题,从技术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作为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自2019年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批数量跨入“六十”大关以来,连续四年稳步提升,并实现年年有新突破”。
这里面就涉及本文题目中提到的“自然基金题目从哪里来的”主题。我们知道根据研究问题的科学属性,基金委在集中受理期的项目中实行分类评审,主要包括: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在大部分的学科里选择第三种需求牵引,突破瓶颈的居多。那么,在重大需求的选题中就涉及工科院校学者们如何根据科研活动中遇到的卡脖子问题进行基础研究,这就是自然基金题目的来源。
可以说,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大家各研究各的,互相并不造成竞争,但是为什么大家说自然基金项目的申请竞争很激烈呢?实际上问题出在对科学问题的提炼和把握上,每位申请人的学科背景不同,成长的经历不同,以及各自的兴趣点不同,虽然针对同一问题,解决的思路和角度以及切入点肯定不一样。
那我们说,每位申请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角度以及切入点就是申请书中的创新点,申请人的兴趣和研究方向则是申请书中的研究特色。我们知道,一份申请书,要是没有创新点是不行的,如果一个项目随意换一位申请人,这个项目仍旧能实施,谁都能做,那么这个项目就没有特色了。这些都是在申请书中要体现出来的,如果做不到,那么就不是一份好的申请。
要解决的问题有了,那么如何把这个问题提炼为科学问题,这个就看每位申请人的本事了。可以这么说,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建议还是缓一缓再申请,想明白了,水到渠成,申请了自然就能获得资助。
这里面一定要注意,基金项目的选题,可以来自国际科学前沿,也可来自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甚至是自己在行医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重大需求如果不是来自工作实际,那么靠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需求,肯定是不行的,即便是热点、前沿,如果找不到一个应用的场景(立项背景和研究意义),就是说出花儿来,函评专家估计也不会认可的。
抗战时期大批文艺青年到延安,水平很高也很好。有些人高傲地坚持"艺术水平",搞意大利永叹调之类,这些人没有留下什么。但是,另一些人,下沉陕北大地,向长征战士学习,向陕北农民学习,留下了不朽作品,比如:黄河大合唱、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等传世之作。
自然基金的选题也应如此,既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也让同行对科学问题的认识更近了一步。
更多学术资讯论文润色服务论文翻译服务 都在公众号【艾德思editsprings】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