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汤斐)没有冗长的汇报文稿,没有“一人一PPT”的常规操作,近日,湖北工程学院明德楼六楼会议室,50名党组织书记共用一张PPT,以“3分钟讲述”的形式,展开了一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党建“大考”。
该校这场以“立德树人”为纲、以“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为线的答辩会,用“一个模板管全局”的创新模式,将党建成果从教学、科研、服务地方到乡村振兴的全链条实践,浓缩成一份份“沉甸甸的红色答卷”。
“所有人的汇报无需使用PPT,只需提供党建品牌名称和所在支部名称!”答辩会伊始,校党委组织部部长亮明规则。大屏幕上,红底黑字的标准化模板清晰标注“品牌名称、所在支部”两项内容,要求汇报人以口头汇报的形式“说清创新、验证成果、提炼经验”。
这场“极简答辩”的背后,是学校党委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度践行。会后大家算了一笔“会议账”:过去50人汇报需要打印100页材料,现在全程电子化;以往每人15分钟“照本宣科”,现在总时长压缩80%。基层党组织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投到改革攻坚一线。
“这场‘极简会’开出了‘务实功’!”现场专家评价道。当50名书记的汇报最终汇聚成一份仅1页的电子成果汇编时,湖北工程学院用实践给出了新时代高校党建的答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减法”,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乘法”;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从来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写满育人温度、创新力度、服务深度的生动实践。
作者:程墨 汤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