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家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解析了植物中独特的双链RNA合成机制。而这一由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基础前沿领域重大突破,其第一作者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下称“中心”)的“90后”研究生黄坤。
“之前一直很焦虑,毕竟我就这一个研究生课题,担心等到明年还没有研究成果是不是不能毕业。”黄坤对记者说道。
黄坤的导师张余,是一名80后年轻研究员,他对记者说,因为国际上这类研究确实还没有突破发现,所以黄坤作为在读研究生难免会有压力,不过即使最终没有成果,也不会不让毕业。“不管是学生还是我们研究员,所里对我们的考评一直都没有和论文挂钩。”
今年以来,从青年科学家项目再到基础研究稳定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科技部数据显示,“十四五”首批启动重点专项2021年指南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约占“十四五”首批启动重点专项的80%,2021年拟支持230多个青年科学家团队。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韩斌告诉记者,以他们中心为例,在有限的经费下,他们会更倾向青年人才,“只有这批年轻人成长起来了,所里才会跟着发展”。令他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挑战重大科学问题。
科研人员考核不看论文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24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其中第六十三条明确,国家实行科学技术人员分类评价制度,对从事不同科学技术活动的人员实行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突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合理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设置评价周期,形成有利于科学技术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科学技术人员创新活力。
对于部分科研机构,这种评估体系已经实践多年。
“对于所里青年研究员5年内都是不看论文的,研究经费也是一次性到位。他们的考核最终与国际评估挂钩。”韩斌表示。所以,研究员不用整日关心某些节点的考核,而是可以长期潜心来做研究。
他解释道,以黄坤为例,课题之前一直没有成果,如果要完成论文指标,也可以发表一些小文章,但是这些没有突破性的工作并没有意义。
中心研究员辛秀芳从美国回来后,放弃了其他城市提供的福利分房,加入了中心。谈到背后原因,辛秀芳表示,主要还是看中所里优秀的科研平台、氛围和宽松环境。“所里对我们的评估不是在一定期限内要发几篇文章,这种模式也不利于探索一个周期内长风险相对大一些的基础研究。”
这种不唯论文的评价体系不是孤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郑海荣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们所参与和联影合作的科研项目的人员,一直都享受“特殊”待遇。
“10年里,参与这个项目的一些科研人员,不以申报项目、发表论文为考核指标,即使没有申报任何项目、也没有发表任何一篇SCI论文,也不影响他们收入、职称评定和定级,为的就是让他们安心攻克科研难题,相当于一个研发特区。”郑海荣说,该成果也获得了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除了论文,在经费上,各地今年也在加快对科研人员的松绑和扶持。以上海为例,率先出台了“基础研究特区”,选择基础研究优势突出的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重点领域和重点团队,给予长期、稳定和集中支持。首批“基础研究特区”将获得5年资助。
辛秀芳入选了“基础研究特区”项目库,她告诉第一财经,一般来说,基础研究项目是非常烧钱的,做基础研究短期很难有什么科研成果产出或是经济效益,还需要从各个层面申请研究经费,来探索大自然和生命体的奥秘。
她表示,当课题组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做基础研究开销很大,包括需要解决学生、博士后、科研助理等的工资,给大家提供比较稳定的个人待遇;另外做研究时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也需要经费。“所以如果在一段时期有较稳定的经费支持,就可以解放我们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更有利于做出好的科研成果。”
青年科学家项目占重点专项的八成
除了发表论文,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另一大压力就是申请项目的难度逐渐增大。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薛姝、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文霞等在《当前我国青年科研人员面临的主要压力分析》一文中表示,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由于评价考核的导向及要求,青年科研人员刚博士毕业就需要去申请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人数逐年增加,加剧了竞争。2019年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受理项目数比2014年增长了54.4%,而资助项目数只增长了9.4%。与此相应,青年科研人员项目申请成功率持续降低,2014~2019年,青年项目资助率从25.3%降至17.9%。对于其他类型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青年科研人员能够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项目就更少。
但在“十四五”期间,青年科学家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越发受到重视。
科技部数据显示,“十四五”首批启动重点专项2021年指南中,有43个专项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约占“十四五”首批启动重点专项的80%,2021年拟支持230多个青年科学家团队。
科技部10月在回复全国政协委员《关于放宽科技人才课题项目申报年龄限制的提案》(《关于科研领域弱化年龄限制的提案》)中写道,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组织实施中,全面实施青年科学家项目,进一步扩大对青年科学家的支持范围和力度,给年轻人创造更多机会组织国家目标导向的重大研发任务,力争培养、锻炼一批未来的领军科学家。青年科学家项目将根据领域和专项特点分类实施。一是在青年科学家项目年龄要求上,充分考虑与“十三五”工作的延续性及领域特点,对不同领域青年科学家项目年龄进行差异化设计,一般要求项目负责人年龄40周岁以下。同时为进一步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政策设计上青年科学家项目女性年龄比男性年龄稍有放宽。二是青年科学家项目采取设立专门项目或单设课题两种方式分类实施,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体现一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曾经拿到第一批重点专项青年项目资助的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朱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年科学家项目很早就有,当时他们拿到时还是试点,现在的青年科学家项目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年龄限制,非常鼓励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独立承担大型科研任务,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鼓励。
科技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在纳米科技、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合成生物学、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发育编程及其代谢调节、干细胞及转化研究、数字诊疗装备、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等8个重点专项中开展青年科学家项目试点,支持35岁以下青年科学家承担国家科研任务,不受内容和考核指标限制。2016~2020年,共支持项目235项,国拨经费8.74亿元,平均支持强度372万元。青年科学家项目试点取得了良好反响。(作者:金叶子)
来源: 第一财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