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作2021年中央决算的报告。刘昆表示,下一步,将加快落实已经确定的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谋划增量政策工具,靠前安排、加快节奏、适时加力,继续做好 “六稳”“六保”工作,有效管控重点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两个重要指标是稳就业稳物价,粮食和能源是稳物价的基本支撑。近年来我们一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超发货币,目前货币政策主要指标在正常区间,很重要的也是为了防通胀,为应对新挑战灵活实施货币政策留下空间。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运行面对巨大的内外部不确定性。俄乌冲突引发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大重要出口国的能源、粮食和原材料出口受限。国际市场供应结构性短缺下,市场紧张情绪明显升温,多国对相关产品特别是粮食的出口设置限额,加剧了国际市场的供应不足。能源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
在此背景下,虽然各国均已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路径,但环球特别是欧美等消费国的通货膨胀水平继续抬升,并屡屡创下新高。如美国5月CPI同比上升8.6%,再创40年新高。能源项、食品项和住宅项大幅拉动通胀走高,并抬升劳动力成本,进一步加大未来通胀压力。市场此前关于美国通胀见顶预期彻底扭转。美联储不得不在6月议息会议加息75BPs,引发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经济衰退预期升温。欧元区、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均有类似表现。
在海外面对巨大通胀压力的情况下,中国通胀水平保持温和可控。CPI方面,受益于物流堵点疏通、跨区调运能力提升和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物资生产稳定、供应充足,5月CPI同比上涨2.1%,大幅低于海外国家水平,并未持平与前值,环比水平亦由升转降。PPI方面,受益于上游煤炭、黑色系等国内定价大宗产品价格回落,5月PPI同比和环比均呈现加速回落姿态。
在通胀温和可控的情况下,市场对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支持实体经济快速恢复充满预期。4月以来,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工业生产、旅游出行和物流运输等各方面均不同程度受到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4月经济数据和信贷数据表现不佳后,宽松预期明显升温。5月5年期LPR报价在MLF利率并未调整的情况下,超预期下调15个基点。此后,货币政策再未出现任何宽松动作。
巨大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央及地方稳增长措施均继续发力。同时加强落实稳住经济大盘。此外,各地纷纷放松房地产限购、限贷或补贴政策,加大保主体、稳消费的支持力度。叠加年初以来的基建投资发力,财政支出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又因经济活动放缓增长缓慢。由此,5月以来,地方政府和市场机构关于推出特别国债并继续放松货币政策的预期升温,希望通过筹措预算外资金,支持地方的各项财政支出。
稳增长政策当应出尽出之外,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政策表态,则以存量部分为主,并多次强调货币政策保持稳健。目前政策面态度一直保持稳健风格,继续强调“没有超发货币”、“为灵活实施货币政策留下空间”。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5月经济和金融数据已经显示各项稳经济政策效应正在显现,经济恢复态势较为显著。市场预期较为平稳,金融市场运行稳定,继续加码政策的必要性正在下降。内部稳增长压力减小,叠加外部货币紧缩加速,预计货币政策还将以稳健为主,以防范通胀风险,为未来预留调整空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