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策划」未来 10 年交通建设资金需求与供给分析及政策建议(项目交通需求分析)

文 /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原巡视员 于胜英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杨建平 刘振国 蒋桂芹


「专题策划」未来 10 年交通建设资金需求与供给分析及政策建议(项目交通需求分析)

107 国道赤壁段在绿色中穿行

未来 10 年交通建设发展特征与建设需求

发展特征

未来交通在实现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将呈现出两大阶段性基本特征:

一是建设成本上升、资产收益下降。近年来,新建高速公路项目进一步向边远山区延伸,桥隧比高,投资回收期长,经济效益普遍较差。与此同时,砂石、钢材、水泥、沥青等原材料价格和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经济发达地区的征地拆迁费用不断攀升,导致建设成本不断提高,平均每公里造价达到 1.5 亿元,投资收益不断下降。据东部某省反映,自2011 年以来新通车高速公路项目累计亏损严重,边际投资收益不断下降。进入“十四五”以来,项目资本金比例普遍在 40% 至 50%。据某央企反映,2014 年以来投资的 PPP 高速公路项目中,能够实现盈利的项目数量非常有限。

二是公益性项目建设将上升为主要地位。现阶段虽然公路路网已基本形成,但由于技术等级结构布局不合理,还不能较好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普通国省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为突出,需要开展大规模提级改造;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则需要农村公路进一步提升质量,这些公益性特征突出的发展短板,将上升为未来建设发展的主要地位,需要依靠政府投资资金发挥主导作用。

「专题策划」未来 10 年交通建设资金需求与供给分析及政策建议(项目交通需求分析)

交通建设与资金需求

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实体里程 545 万公里,基本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但仍然存在布局不够均衡、结构不尽合理、衔接不够顺畅,特别是部分地区交通设施存在较明显短板等问题。未来 10 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1)国家高速公路网还有几万公里的建设任务,“十四五”的建设强度大体与“十三五”持平,“十五五”建设强度会适当下降,但整个 10 年,拥堵路段的扩容改造都是一个重点。2030年之后,地方高速还有一个建设期,大体上还需要 5 年。

(2)普通国道将进入加快提级改造时期。按照 30 万公里的普通国道总规模,预计未来 10 年普通国道提级改造里程在 13 万公里左右,实现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的总目标,并且一级公路预计占到 30% 左右。建设规模比“十三五”略强,但由于造价提高和事权划分,需要的中央政府财政投资却要大幅度增长。

(3)普通省道提档改造需求巨大。2011 ~ 2020 年的 10 年,公路建设的重点在国家高速公路和农村公路中的乡道和村道,普通省道欠账较多。按照目前各省规划总里程 39 万公里,二级以上技术等级占比在 40% 左右,按照省道的功能和合理的技术结构,二级及以上占到 60% 左右和三级占到 30% 左右比较合理,未来提级改造建设需求不少于 11万公里。建设需求远远超过“十三五”的建设强度,从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资金筹措能力考虑,主要建设任务寄希望于“十五五”。

(4)农村公路需进一步提高技术结构。目前,68 万公里县道中近 60%是四级和等外路,122 万公里乡道中约88% 是四级和等外路,256 万公里村道中有 103 万公里还是单车道四级路,无法适应汽车进入农民家庭的需要,还有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建设。预计需要改造的总里程不会少于150 万公里。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比想象的要重很多。

(5)此外,提升公路数字化水平、设施安全水平、养护管理水平、监测预警能力、产业融合等等,这些也涉及大量投资建设需求。

以上,根据目前各个技术等级公路平均造价,静态资金需求约 25 万亿,比近几年的平均水平略高。

水运进入国家高等级航道建设的关键期:

(1)为了充分发挥水运的比较优势,到 2035 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网 2.5 万公里,还有近 9000 公里的建设任务,需要提升等级达到千吨级航道,另外还规划了沟通水系的人工运河,如能实施,投资需求进一步加大。

(2)进一步增强港口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新的沿海港口布局调整规划,将对港口群、国际枢纽港、主要港口、主要货类装卸体系做出调整,将进一步增强港口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中央财政需重点支持公共航道、防波堤锚地、港口集疏运体系等设施建设。

(3)海事、救捞、航测将发展远海巡航和救助能力。

以上,水运建设中,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的投资需求比“十三五”增长较大,到 2030 年,中央财政性资金需求在 2500 亿元左右。

铁路建设仍是一个大发展的阶段:

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的 20 万公里规划里程,未来10 年,一是全国高速铁路网和主要城际铁路基本建成;二是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扩能改造,着力消除干线瓶颈;三是加快提高中西部地区铁路网覆盖水平。大概率是继续保持“十三五”建设速度和投资力度(“十三五”铁路新增里程 2.53 万公里,其中高铁 1.9万公里,总投资 4 万亿元。截至 2020年底,全铁路总里程 14.63 公里,其中高铁 3.8 万公里),预计 2030 年铁路网总里程基本建成,静态需求总投资约9 万亿元。

民航机场建设将迎来扩容提质快速增长期:

按照中国民航长远发展规划,将建设 400 多个左右的民用运输机场。其建设的特点,一是老机场迁址新建;二是原址改扩建;三是新建机场。未来 10年新建民用机场,基本上都不是干线枢纽机场,相对来说,前期工作周期短、建设规模小、投资需求少,建设速度会加快,建成投产机场数量会远远大于“十三五”期。预计到 2030 年,民用运输机场将达到 330 个左右,静态需求总投资规模约 1 万亿。

「专题策划」未来 10 年交通建设资金需求与供给分析及政策建议(项目交通需求分析)

通山达海架彩虹(摄影 / 王宇)

政府财政投资形势

未来财政总体形势严峻

根据 2020 年 12 月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在第五届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上的发言,“十四五”期财政形势极为严峻,风险和挑战巨大。主要体现在:

一是财政收支矛盾尖锐,财政压力不断加大。受疫情冲击、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以及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预计未来 5 年我国财政收入将呈低水平运行态势,但财政支出刚性不减,收支缺口较大。

二是政府债务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财政稳定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从2009 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债务规模急剧扩张。债务付息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不断上升,增速远超支出总额增速。2019年中央财政债务付息支出占中央本级支出比重为 13%,2020 年上升为 15%。地方债务问题更为突出,“十四五”期,多数省份的债务可持续性堪忧。粗略计算,大约四分之一的省份省级财政收入的 50% 以上将用于还本付息。

中央资金规模增速放缓

近年来,车购税、燃油税、民航发展基金等收入受能源结构、汽车消费市场结构、民航企业调整等因素影响呈下降趋势,港口建设费从 2021 年取消,再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等对民航发展基金、铁路建设基金、车辆通行费收入的影响,交通运输领域相关收入增长将受到限制。

车购税资金:

(1)车购税在“十三五”期总收入 16359 亿元,年均收入 3272 亿元,安排用于交通建设占比超过 95%。

(2)2021 年实际收入 3520 亿元,2022 年预计收入 3550 亿元。但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突破 500 万辆,如果民用汽车销售量维持近几年增速的话,车购税实际征收可能会比预计收入下降200 亿元左右。

(3)车购税的征缴与新能源汽车减免政策紧密相关。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快速增长,2020 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 137 万辆,2021 年高达350 万辆(增长 155%),2022 年计划超过 500 万辆,工信部规划的到 2030 年新车销售量中新能源车占比达到 40%,从目前情况看,有可能接近 50%。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日趋成熟,成本逐渐下降,财政政策会逐步退出。最有可能的是 2023年至 2025年减半征收,到那时候,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将达到近千万辆的水平,财政政策会适时退出。按此,“十四五”期车购税征收规模在 1.7 万亿元左右。

(4)根据权威机构预测,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峰值在 4.5 亿辆左右。按照今后汽车销售量增速逐步下降测算,到 2030 年民用汽车保有量就可达到 4.5亿辆左右的水平,而 2015 年至 2020 年购买的汽车也进入更新期,以 2030 年甚至可能提前到 2029 年为拐点,汽车销售量中以更新占大头,以平均 15 年至 17 年更新,每年更新达到 2700 万辆左右,仅仅更新就足以支撑车购税征收3500 亿元左右的规模。

交通中央政府性基金:

交通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近年来呈下降趋势,铁路建设基金收入从 2018年的 524 亿元下降至 2020 年的 514 亿元;2021 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财政交通运输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铁路建设基金支出 2448 亿元。民航发展基金收入从2017 年的 678 亿元下降至 2020 年的 208亿元,“十三五”期民航发展基金支出1789 亿元。港口建设费收入从 2019 年的 237 亿元降低至 2020 年的 98 亿元,并于 2021 年 1 月起停止征收。“十三五”期港口建设费支出 794 亿元。

根据国家“公转铁”大政方针,随着铁路新增货运线路的建设,铁路建设基金收入应该呈现增长趋势;民航发展基金 2020 年征收数是受疫情影响而下降,进入正常年份以及民航事业的发展,应该能保持在 450 亿元至 500 亿元的规模。

根据上述分析,预计未来 10 年,铁路建设基金年均支出保守估计在 500亿元左右,民航发展基金年均支出 450亿元左右。

港建费已取消,大致影响是每年200 亿元左右。怎样弥补港建费取消之后水运建设资金的需求,最具有操作性的是从车购税收入中解决,10 年大约2000 亿元。

中央预算内投资

中央预算内投资每年都要安排用于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基础设施建设,预计未来 10年,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背景下,中央预算内投资年均安排总规模应该比“十三五”期有所增加。

地方财政供给能力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期,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将成常态。随着地方债规模逐渐增大,债务风险预警地区逐渐增多,地方发债空间愈加变窄。受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性放缓的影响,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增速放缓,但政府债务还本付息的刚性支出不减反增,地方财政供给能力不足。

土地出让收入增速放缓或负增长。2021 年国有土地出让收入 87051 亿元,同比增长 3.5%,和历年土地出让收入涨幅相比,增幅明显放缓。《关于 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 2022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显示,2022 年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 94420 亿元、增长 0.4%,其中 93%左右为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据野村证券研究分析,估计 2022 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可能下降 2 万亿元到 3 万亿元。据此估算,2022 年地方政府可用于基建投资的资金规模将比 2021 年减少 2000亿元至 3000 亿元。同时,自 2022 年起,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将划转为税务部门征收,原有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运作模式将发生重大改变。在“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宏观政策下,以及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划转为国家税务部门征收背景下,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下去,而不是短期的临时举措。

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增加。2021 年中 央 国 债 余 额 22.5 万 亿 元、 同 比 增长 11.4%,地方政府债务余额 30.3 万亿元(不含地方专项债)、同比增长17.9%,地方债与国债比例为 57 ∶ 43。2021 年仅债务付息支出就达到 10456 亿元,同比增长 6.6%。债务还本付息支出上升,挤占了政府财力,加剧了地方财政负担。

根据上述分析,“十四五”期及未来 10 年,地方财政可用于交通建设的资金规模呈放缓或下降趋势,地方财政供给能力不足。

社会融资环境

近期,德邦证券光大证券等金融机构研究提出,当前包括交通在内的基建投资将面临三重约束:一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底线思维没有改变,对隐性债务等的监管不会放松;二是地方财力紧张,投资能力受限;三是资产质量下降,收益与成本相匹配的优质项目缺乏,有效投资需求不足。

企业和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管控更加规范严格

2014 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加强债务风险管理。此外,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做好经济金融领域风险处置工作,加强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风险隐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可以预见,未来随着交通资产质量趋势性下降,投资收益低,高速公路等交通基建项目的市场融资能力将不断下降。

地方专项债资金使用受限

国家持续强化专项债券的风险管理(融资收益平衡是项目审核重点),加之地方政府的财力紧张、财政资金配套能力减弱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交通项目申请使用专项债资金的难度在不断加大。

2021 年全国共计发行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地方专项债券为 3.5 万亿元,交通运输领域使用的专项债券为 4000 多亿元、占全国发行规模的 11.4%,其中收费公路专项债券约 1400 亿元、仅占全国发行规模的 4%。从地方专项债发行使用总体情况看,2021 年已现部分地方专项债项目真实投资能力不足,地方政府为避免后续风险,导致专项债拉动投资效果不及预期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早在 2020 年 12 月楼继伟在第五届财政与国家治理论坛上发言中提到,未来需要优化债务结构,提高地方政府一般债占比,降低地方政府专项债占比。

宽松的货币政策难以用足

与地方专项债使用受限机理相同,由于交通项目收益不断下降,项目成本收益难以实现自平衡,如果没有财政资金对项目资本金的充分注入,难以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和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同样由于地方财力紧张和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监管政策的持续收紧,使得项目资本金筹集难问题,成为制约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和地方专项债政策的关键。

「专题策划」未来 10 年交通建设资金需求与供给分析及政策建议(项目交通需求分析)

雅康高速公路二郎山隧道进口

交通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投资需求高与收入增长乏力矛盾突出

未来 10 年,贯彻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需要较大规模投资。有收费政策的交通运输项目,比如高速公路,单体投资规模较大、单位成本较高、投资回报周期较长,资本金比例就相对较高,虽然国家给了适当降低项目资本金的政策,但未必能用;普通公路建设尤其是国省道升级改造欠账较多,是纯公益性基础设施,对政府财政资金需求远远大于前 10 年;同时,车购税、民航发展基金、铁路建设基金、车辆通行费、中央预算内资金等增长将比较有限。

公路水路养护资金潜在需求大

公路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从建设高峰已经悄然转入养护高峰。加上技术结构等级提高、特大桥梁和长大隧道增加、原材料涨价和人工机械成本上升等,对养护资金的需求成倍增加。事实上,从 2009 年养路费等六费改革以来,燃油税每年用于公路养护的费用增长远远低于原来养路费的增长(2001 ~ 2008 年,养路费年均增长 12%,2009 ~ 2019 年,燃油税年均增长不到 4%),近几年更是原地踏步,一分没有增长。养护费用缺口巨大,公路好路率为什么不降反升?

据分析,主要是是以建代养,一是大量普通国省道急需提档升级,仅仅“十三五”期就安排改扩建 8 万公里;二是 10 年新建改建农村公路 200 多万公里;三是早期还以收费公路建设向银行贷款用于普通公路大修改造。到 2030 年,各个行政等级的公路完成技术结构调整之后,这些因素就基本不存在了。进入正常养护阶段,资金缺口就会暴露。

公益性项目建设地方投入难以持续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滑以及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等因素影响,地方财政特别是市县财政收支矛盾加剧。据估算,交通运输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后,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 60% 至 70% 的支出责任在市县政府。市县财力和融资能力的不断转弱,对普通国省道、农村公路等没有收益的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产生很大影响,“十四五”期及未来一段时期,地方投入将难以持续。

交通领域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十三五”以来,债务余额从 4.6万亿元增加至 6.7 万亿元,通行费收支缺口从 3821 亿元增长至 2019 年的 4674亿元,2020 年受疫情影响,高速公路通行费收入显著降低,年度收支缺口更是一跃上升至 7177.4 亿元,偿债压力明显加大。同时,债务风险则进一步向一些地区集中,区域性债务风险在加大,防范化解压力进一步增强。

资金政策创新构想

为落实好两个纲要,发挥好交通作为中国现代化开路先锋的作用,保障未来 10 年交通建设发展资金需要,提出如下资金政策创新构想:

稳定并用好国家财政性资金政策

保证车购税、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发展基金的政策稳定性长期不变。

从车购税、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发展基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比如每年总规模 3000 亿元),建立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资金池”,由交通运输部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轻重缓急,统筹安排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把资金发挥到最大效益。

优化车购税资金支出结构。车购税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投入稳定在“十三五”期的水平,车购税增量部分主要投向普通公路建设,提升普通国道项目的中央出资比例,引导地方政府加大财政资金和一般债券资金投入。

推动《收费公路条例》尽快修订出台

核心是明确高速公路是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和准公益性基本属性,只有性质明确了,一些争议才好解决;明确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收费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明确在省域范围内建立“统借统还”机制,充分尊重公路网络建设发展规律。

着手并加快研究新的养路政策

在普通公路技术结构调整基本到位基础上(2030 年前后),着手研究车购税可适当安排用于养护的政策。

针对新能源车(包括液化天然气动力)不用汽油柴油不需缴纳燃油税的客观情况,加快研究里程费征收和使用范围研究,有序逐步推进,体现用路者税负公平。

加快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风险可控”的多元化投融资长效机制

调整完善地方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政策。完善 PPP 模式,对具有一定收益的交通运输项目,鼓励社会资本通过 PPP 模式参与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等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各自优势,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和效率。

鼓励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市场主体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创新使用资产证券化、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金融工具。

积极开展多方面探索和创新:一是将与高速公路密切相关的服务区经济、路衍经济、交旅融合、沿线土地开发纳入主营收入;二是利用效益较好和有财政资金补贴的高速公路项目,捆绑实施普通公路建设;三是探索用好普通公路“建养一体化”模式;四是探索公路沿线资源开发收益共享等机制和模式。

以已经建成的政府还贷公路、到期的经营性公路、使用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建设的公路为基础,构建政府收费公路体系,成为收费公路的主体,突出收费公路的公益性和基础性,避免收费公路资产过度资本化。

加快完善“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多元筹资、风险可控”的多元化投融资长效机制,建议调整完善地方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政策,完善 PPP 模式,鼓励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市场主体发行相关金融工具,构建政府收费公路体系,并积极开展多方面探索和创新。


来源:《交通建设与管理》杂志2022年第二期

「专题策划」未来 10 年交通建设资金需求与供给分析及政策建议(项目交通需求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9日 上午10:11
下一篇 2022年7月19日 上午10: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