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科研课题(如何选科研课题)

昨日,一位年轻教师通过微信咨询号主:选修3—3最后一章哪一节最适宜用来上公开课?

手机屏幕前的同仁朋友,就这样一个问题,你会怎样回复呢?

前几年,参加了省里的一个课例比赛,在闭会环节,一位评委发言专门讨论了课题选择问题,她的主要观点如下:

从课题选用频次来看,可分为热点课题与冷门课题两类。热点课题,在各种公开课中常常看到,显然一定会有很精彩的课。作为评委,对这些课印象深刻,尤其对出彩的课记忆犹新。因此,选择热点课题,尽可能要有自己独特之处,尽可能要比现有的同主题优质课更精彩才会引起评委的注意。

相比较而言,对于一些冷门课题,因为很少人在公开课中选用,评委也就没有常模比较。对于这类课题,只要在设计上有一些特色,能够调动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发生积极的思维活动,那么就能引起评委们的兴趣。

诚然,这是前述评委的一家之言,并不代表所有评委都有相类似的兴趣点。例如,21年江西省课例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课例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在课堂上实现了定量实验探究教学活动。

21年江西省优秀课例展示学习总收获与思考总反思

注意到,获得一等奖课例几乎都选用了热点课题,然而并不是所有一等奖课例都在现有优质课的基础上实现了教学新突破——课堂上的定量实验探究,并不是在21年优质课中才呈现。

为获奖去比赛,参加比赛就致力于获得头奖,这是不可厚非的动机意图,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应该需要有这样的动机意图。因此,在比赛型物理优质课上,适应当下的课堂教学理念是必须的。

那么,当下的课堂教学理念是什么呢?毫无疑问,那就是核心素养。然而,从“官方”学术视角来看,核心素养理念是继承并发扬了“三维目标”教学理念的,例如重视探究性教学、重视实验教学、尤其重视探究性实验教学。三维目标教学时代,历经十多年之久,优质课比赛中的评委们,几乎都是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成长起来的。在优质课比赛中,不突出探究性实验教学理念和样态,这不是自讨没趣吗?

所以,在比赛型物理优质课中,实验是标配,最好做到学生分组实验,尽可能实现定量实验探究教学样态。

在一定程度上说,所谓热门课题,就是有实验可做、需做的课题,例如“摩擦力”、“探究牛顿第二定律”、“超、失重”、“平抛运动”等等;所谓冷门课题,无实验可做,很难做得了实验的课题,例如“质点 参考系”、“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相对论时空观和牛顿力学的局限性”等等。

不过,从中学物理教育理论来看,“为理解而教”、“为思维而教”、“为能力而教”、“为素养而教”等教学主张显然是立得住脚的主张。然而号主想,却没有谁会傻到提出“为实验而教”的教学主张。

诚然,物理实验本身包含有丰富的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科学思维等成份。值得强调,物理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维度,依然以实验作为主角,科学探究的释义几乎就是实验探究。做好实验,开展好实验教学,正是践行了前述一些教学主张。因此,在物理优质课比赛中,突出实验主题,特别是突出探究性实验主题,甚至达成创新实验样态,是物理课堂教学应有的理想样态。

那么是不是说,没有开展实验的物理课堂就一定不是优质课堂?号主认为,不管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实践上考察,答案都是否定的。

那么,没有实验的优质物理课能否在比赛中获得头等奖,乃至“第一名”的好成绩呢?

号主的答案是不确定,但要获得“第一名”,其概率应该非常低。除非比赛中限定定了同一冷门课题,而且进行课例平行比赛赛制,那么优质课自然能够获得好成绩,真正的卓越优质课,获得“第一名”自然也是众望所归。

正因为如此,接下来讨论另外一种公开课型,那就是以教学研究为指向的展示课,完全可以选择冷门课题。建议有关教研部门组织展示课活动(例如同课异构)时,不妨就限定选题为某一冷门课题。号主想,这应该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研究方向,对促进教学研究质量的提升,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去年我市组织的课例比赛活动中,号主就特意选择了冷门课题——《相对论时空观和牛顿力学的局限性》。如此选择的目的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挑战自己。当然,号主为了迎接挑战,做了非常刻苦努力的准备,例如多次试讲,每一次试讲都邀请同事听课,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如此一次次调整优化,致力于在最终录制课堂上呈现最优质的物理课。

为什么理解不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一)|教研分享系列160

为什么理解不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二)|教研分享系列161

牛顿力学的局限性教材内容大幅度修改的教学启示|教研分享系列146

相对论时空观和牛顿力学的局限性备课过程|教研分享系列147

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和思考,所以号主只能真诚给出“模棱两可”“答非所问”的回复。

怎样选择科研课题(如何选科研课题)

?

尽管回复“模棱两可”、“答非所问”,但是这更体现了号主对真教研的真诚。如此回复,对于年轻教师,乃至对组织教研工作的教研员老师都是有启迪意义的。

这个启迪意义是:

①没有实验的物理课,也可能是优质课。优质课的核心特征不是“是否做了实验”,而是“是否促进了学生理解,是否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活动,是否促进了探究性活动,是否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养成”。

②我们也要关注,甚至重视“无实验”的物理课的研究。例如冷门课题的新授课教学,复习课的教学等等。真正的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落实到艰难处,落实到平常课堂上。

③ 物理课上设计了活动实验,不管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不管是实际实验,还是类比模拟实验…,也一定要透过实验的“热闹性”(例如实验创新性、现象可视性、学生参与性),看到实验的“本质性”(例如,促进概念、规律的理解;促进科学思维活动的真实发生;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等等)。也就是说,对物理课堂上的实验教学,应该拓展观察视角。号主注意到,有些公开课上,教师沉浸在实验活动中,但是并没有注意实验活动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缺失了实验现象观察后的深度分析与讨论,最终在号主看来极容易产生错误的物理观念。也就是说,在课堂上进行了实验教学活动,但很可能不是优质课,甚至一堂优质课因实验而拙。

有一位评委说,物理教师在平常课堂上都不怎么做实验了,这是非常糟糕的教学现状。因此,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应该提升实验的地位,提升其在评比中的权重,继而“引领”物理教育。号主认可这样的观点,但是建议开阔思路,例如深入追问:物理教师在平常课上不做实验,到底是因为什么?怎样做才能真正的引领实验教学?

怎样选择科研课题(如何选科研课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6日 上午11:33
下一篇 2022年5月6日 上午11: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