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深耕“富矿精开” 推动学科优势对接行业关键点(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

1月7日,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党委书记张林、院长左宇军、教授文志杰等一行,赴山东鲁中能源集团贵州鲁中矿业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和科研合作交流;

2月21日,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赵津、副院长唐正强、教授张大斌与矿业学院党委书记张林、副教授韦善阳,到纳雍高源煤业进行调研,双方达成初步共识,开展联合技术攻关;

…………

今年以来,聚焦“富矿精开”,贵州大学主动出击,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找准行业发展关键问题,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贵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提升。

贵州大学:深耕“富矿精开” 推动学科优势对接行业关键点(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赴山东鲁中能源集团贵州鲁中矿业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和科研合作交流

“贵州大学主动对接企业,体现了贵州大学家国情怀的境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贵州鲁中矿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说,企业需要高等院校的支持,特别是要解决目前的灾害问题、生产效率问题、智能化问题和人才问题,需要贵州大学对我们作出支持,“我相信通过我们双方的共同努力,这个合作一定会取得成功。”

技术、人才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攻关的关键。如何将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推进“富矿精开”的“最大增量”?

“狠抓关键领域突破、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说。

抓关键领域突破

为高质量推动“富矿精开”,贵州大学结合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矿业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等多学院、多学科长久以来在矿产资源勘探、矿物开采与加工、矿物冶炼、新材料研发与精深加工领域积累的丰富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研究制定了贵州大学“富矿精开”行动方案。

重点攻关典型矿山企业“深边部找矿预测关键技术”,新增一批矿产资源;中试、推广应用现有矿加、开采技术,盘活复杂难处理、难开采矿产资源;推广应用探矿、开采、矿加、冶炼环节的绿色节能新技术;推广应用固废处置、环境修复技术,消纳固废新增量,形成矿山修复示范……行动方案围绕煤、磷、锰、铝、金、铅锌、重晶石及关键金属(锂-稀土)等“富矿精开”工作目标,提出在精查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发、精深加工上发力,奋力实现“精开”。

与此同时,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矿业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等相关学院也积极行动,结合各自的学科优势,瞄准“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党委书记张林说,“学院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精准聚焦矿业工程和安全工程学科,持续发力。通过汇聚院内优秀师资、加强科研投入、引入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打造这两个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力求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强创新平台建设

1月23日,贵州大学聚焦精确探矿成立了“富矿精开·战略找矿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是贵州大学与甘肃天水李子金矿有限公司“产学研用”基地合作的重要成果。

近年来,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面向企事业单位需求,组建矿产资源勘查创新科研团队,形成一人一矿种,一人一单位、一人一目标的管理运行模式,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富矿精开·战略找矿技术研究中心”成立后,校企双方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开展深入研究,为西部地区的“富矿精开”提供强有力的科研支撑和技术保障。

贵州大学:深耕“富矿精开” 推动学科优势对接行业关键点(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

贵州大学”博士工程师”在黔西南金矿区开展科研

科技创新平台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实力担当”,也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为挖出“富矿精开”的最大增量,贵州大学将目光瞄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富矿精开”行动方案中提出“重点围绕‘富矿精开’,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新增人才团队1~2个,科研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我们将加强有组织科研,推进科研平台建设,最大限度发挥学科资源、科研力量和高层次人才等优势资源的协同效应,加强对矿业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宋宝安表示,特别是要将“富矿精开”的科研方向聚焦在企业发展实际需求上,真正做到研究要真有发现,技术创新要真解决问题,成果转化要真有效果。

促人才培养引进

自去年11月起,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李博多了个身份:省地矿局114地质队的“科技副总”。

李博是贵州大学矿山水害防治科研团队的负责人。自2014年入职贵大以来,他率领科研团队长期在一线为矿山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科技联合攻关,在岩溶水文地质勘查、矿井涌水量预测、突水危险性评价、疏水降压工程、防治水注浆堵水材料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贵州省的矿山安全绿色开采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本人也获得了获得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称号和贵州省青年科技奖。

贵州大学:深耕“富矿精开” 推动学科优势对接行业关键点(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

“科技副总”在挂职单位座谈交流

在不断探索本学科研究前沿的同时,团队又将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贵州大学积极探索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坚持人才为本,为“富矿精开”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学校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力度,直接服务于“富矿精开”的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环境工程8个本科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采矿工程及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两次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据统计,贵州大学每年培养工科研究生1800余人、工科本科生3700余人,为“富矿精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3月8日,贵州大学机械工学院与贵州黑拉嘎科技装备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贵州大学在煤矿开采及装备制造领域的研究成果,以及黑拉嘎公司在实践方面的优势,开展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创新发展能矿装备,积极推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贵州大学:深耕“富矿精开” 推动学科优势对接行业关键点(贵州大学 矿业学院)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到纳雍高源煤业调研

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贵州大学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不断加大对与“富矿精开”相关的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引培力度,着力培育高水平的学术梯队和学术学科带头人,努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我们将着力增强人才培养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力和贡献率,加快推进理论基础够用、区域建设能用、行业发展适用、生产一线好用的‘四用’人才培养战略,狠抓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找矿、选矿人才培养能力。”宋宝安说。

宋宝安表示,下一步,贵州大学将基于贵州丰富的煤及煤层气、磷、铝、锰、重晶石、页岩气等特色资源,开展优势特色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聚焦“富矿精开”,重点开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重点基础研究突破。推动学校资源、冶金、采矿、安全、材料、环境及化工学科的双一流建设工作和一级学科博士点、专业博士点申报工作。紧抓人才培养,特别是国家级人才的引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推进相关省级、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与筹划,着力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雨

编辑 梁珍情

二审 潘晓飞

三审 岳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上午10:07
下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上午10: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