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另一种视角看资金投入指标评价
原创 财政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 2022-01-04 08:04
资金投入二级指标,是决策指标一级指标得重要内容。预算编制科学性和资金分配合理性构成了资金投入的主要方面。资金投入多少关系到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问题,也直接影响到资金的绩效和政策的实施效果。
预算编制科学性主要评价内容包括:①预算编制是否经过科学论证;②预算内容与项目内容是否匹配;③预算额度测算依据是否充分,是否按照标准编制;④预算确定的项目投资额或资金量是否与工作任务相匹配。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情况。
资金分配合理性主要评价内容包括:①预算资金分配依据是否充分;②资金分配额度是否合理,与项目单位或地方实际是否相适应。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预算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情况。
显然,资金投入指标主要评价项目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合理性。这句话是绩效评价的核心要义。
其中预算编制容易理解,但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较难理解。从预算本质来看,预算是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是基于当前对于未来的假设,分配财政资金,以实现项目既定的绩效目标。预算需要围绕项目绩效目标来制定,需要全员进行参与,所以预算也是在财政资金分配下的一种部门协调和控制机制。预算分配是贯穿项目整个周期的工作,从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到复盘调整、预算考评,并非是财务部一个部门的工作,而应该是全员参与的重点工作,财务部需要和业务部门紧密配合,保证预算分配的可执行性。
资金分配合理性的判断
资金分配需要立足项目,按照项目支出的固定和变动因素综合判断,变动因素与效益的比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异常波动需要进一步分析;固定因素基于总额进行控制,在人员、场地等条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可以参照历史数据按照绝对值来进行合理性的判断。
常见的一些观点综述:
(1)优化资金分配方式
把绩效管理理念运用到财政专项资分配工作之前,财政专项资金采用的管理方式主要以事前补助为主,在应用绩效管理理念以后,财政已经把事前补助资金更改成事后激励性资金,结合落实目标情况实现激励,这种方式也被称之为“以奖代补”资金补助方式。“先建后补”作为该方式中具备的主要特性,预定工作在顺利落实或者满足一定标准之后,才能获取财政部门下发的资金,该方式转变了之前“等、靠、要”的管理思想,结合成效情况进行激励,引导地方先行,全面激发地方政府部门及各个单位积极性。此外,转变之前被动补助方式,充分展现出资金的激励性,让有限财政资金自身成效得到充分激发。通过优化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财政专项资金应用效率,对实现“以奖促治”、“以奖促防”起到了积极性作用。
(2)强化绩效管理思想
因素分配法。这种新型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方式重点思考了在进行资金分配环节中各项因素所占据的比重,把资金根据对应比例进行下发,这种分配方式更具合理性和高效性,已经成为了当前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和管理的重要方式。在传统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明显漏洞,其资金分配权限一直由财政部门掌管,之后通过项目申报,把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到对应的项目中,分配方式过于片面,同时中央决策层对各个领域实际状况认识不全面,容易造成决策偏差,使得资金分配不合理。
此外,项目审批周期比较长,工作量比较大,从申报开始到资金下发之后,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周期,让项目实际实施效果受到一定影响。而通过把绩效管理思想应用到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工作中,在因素分配法的作用下,能够将上述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因为其自身具备合理的资金分配方式,可以在资金分配过程中快速的把资金分配到对应的部位,再由当地政府部门通过对实际情况的掌握,把资金分配到具体项目中。在这种方式下,可以有效的缩短资金规划和分配周期,并且操作更加合理便捷。除此之外,把具体资金分配职责分配给地方政府部门,实现各个部门权责均衡,引导各个省市对资金分配加以监管,极大限度的将资金作用充分发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