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两难:于法无据还得特事特办

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由于其效率优先、方式灵活,向来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当前,基层治理强调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特事特办作为一种非正式治理方式,容易与之产生冲突。既要特事特办,又要依法依规,不少基层干部时常因此陷入两难窘境。

不发红头文件,还要马上执行

半月谈记者发现,时下一些部门特事特办常以“白头文件”、内部通知、微信指令等形式下达,缺少正式文件,还要马上执行。

东部某省一名街道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不久前他所在的县区发生疫情,按上级要求,他们封锁了连接另一个县区的通行桥,给群众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多地乡镇干部表示,一些疫情防控措施没有正式文件,有时县里领导就通过微信群通知一声。虽然正式文件没到,但领导指示已经下来了,基层干部“硬着头皮也要干”。

政策文件是一套,实际操作是另一套。不少群众对此不理解,通过市长热线等平台进行投诉。一旦出了问题,基层干部找不到政策依据,容易成为追责对象。

基层工作趋于多中心化,临时性任务增多,特事特办不断被滥用、泛化。同时,随着依法治理和追责问责的强化,其局限性也愈发凸显。面对依法依规与特事特办的双重要求,基层干部存在不少困惑和苦恼。

南方某街道承接了一个重点项目,需要征迁数百座坟墓,按规定要公示7天至10天,公示结束后要和群众协商迁坟事项。其间,如果群众有意见,还可提出行政复议等,一整套流程走下来可能需要半年以上。该街道一名干部表示,重大项目作为地方特别事项,经常需要特事特办,通常会规定好开工时间、建成时间,要求半个月内完成征迁,这种情况让基层非常为难。

想要两全,却陷入两难。一些基层干部直言,如果特事特办,自己要承担责任和风险,如果完全依法依规走流程,上级的任务完不成,考核成绩单会很难看。

半月谈记者了解到,中部某市一家国企为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在手续不全的情况下特事特办,并且得到市领导的许可。但项目完工后,属地管理部门又严肃查处了这种“未批先建”的做法,最终缴纳600万元罚款才算了事。

“违规建设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总不能把责任推给上级。别说连个会议纪要都没有,就算有也只能帮领导担下来。”这位企业负责人说,这事有苦说不出来,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特事特办,怎成“私事特办”

为群众办实事,为重大项目人才引进简化手续,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基层工作中,确实有些事项需要特事特办。

中部某省能源系统一名干部说,煤矿产能核定后增加,涉及多个部门多道手续,在全程绿色通道的情况下,没有1年时间很难办下来。但电厂用煤不等人,只有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特事特办,允许一边释放产能,一边加快手续办理,才能有效保障供应。

基层反映,依法依规、特事特办结合得好,可以实现原则性、灵活性的统一。但现实中,一些本身不符合规范的特事特办也存在操作空间,导致有的人打着特事特办的旗号“私事特办”,有的人为迎合领导意图“违心特办”。

北方某县教育局局长告诉半月谈记者,基层曾流行“摆平就是水平”,明知不合规,也不得不想办法“搞定”。“现在每到秋季开学前夕,我就关机‘玩消失’。”这名教育局局长说,“托关系的人实在太多了,按政策来说都不符合条件,我根本应付不过来。”

在工程建设、资金项目的安排上,这种现象也较为明显。东部一名基层干部说,有的领导看重某个项目,但在班子会上没有通过。会后,领导找具体负责人员要求修改会议纪要。迫于压力,办事人员通常都会修改纪要,最终以集体决策的名义通过。“50万元以下的非招投标项目,可操作空间更大。”

重新检视特事特办的治理机制

特事特办,最初是改革开放初期支持特区建设的一项特殊政策,后来演变成一种突破惯例、提高效率的特殊方法,并逐渐延伸、固定下来,通常以领导批示指示、集体会议决定等方式推进。可以说,特事特办这一治理工具,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特殊的贡献作用,但同时也出现官僚主义、腐败现象等问题。

什么事是“特事”?谁来确定“特事”?为什么要“特办”?如何“特办”?随着治理体系渐趋完善,社会期待相关问题有更为清晰的答案。基层干部和专家建议,重新检视当前的特事特办机制,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促使其不断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

探索设立提前报备机制。对于上级组织和领导要求特事特办的事项,允许基层干部向纪委或组织部提前报备,巡察或审计时如果发现该事项违规,综合考虑研判,根据具体情况对基层干部免于或减轻处罚。

将特殊治理事项纳入法治体系。通过容缺受理、信用承诺、流程再造等方式,将一些原本需要特事特办的事项,纳入法治体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发挥信用激励和惩戒作用,确保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履行的程序,不因特办而被免除或简化,切实维护法律尊严。

进一步压缩特事特办带来的权力寻租空间。针对特事特办被滥用的现象,一方面要营造好的政治风气,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人员素质,通过数字化、信息公开等手段加以约束,通过制度设计来纠正风气。

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11期

原标题:《基层两难:于法无据还得特事特办》

半月谈记者:梁晓飞 李平 白明山 王劲玉

来源: 半月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11日 上午10:25
下一篇 2022年7月11日 上午10:27

相关推荐

  • 党建助理员在乡村治理中大有作为(党建助理员在村社区如何发挥作用)

    核心阅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带动。当前一些地方农村存在干部“结构老化、素质偏低”,农村党建工作“后继乏人、力量不足”等问题。北京市门头沟区在试点先行的基础上,…

    科研百科 2023年10月13日
    170
  • 项目管理需求

    项目管理需求 项目管理需求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个好的项目管理需求可以帮助项目团队更好地了解项目的目标,计划和资源,从而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预算完成。 …

    科研百科 2024年9月16日
    38
  • 项目管理系统的哪些

    项目管理系统的哪些 项目管理是当今商业界最为热门的领域之一,它为项目管理者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可靠的方式来管理项目。然而,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项目管理系统,项目管理者就无法有效地协调…

    科研百科 2024年7月16日
    69
  • 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经验

    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经验 项目管理团队是组织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项目的规划和执行。一个好的项目管理团队需要拥有良好的素质和技能,以确保项目的成功完成。本文将介绍一些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的…

    科研百科 2024年7月16日
    63
  • 新主管转正述职报告范文(主管转正述职报告PPT)

    新主管转正述职报告范文(篇1)   尊敬的领导:   您好!   作为部门主管,我也是就自己部门的管理工作过去一年自己所做的来整理,也是回顾中看到过去一年,部门的工作也是做得还是不…

    科研百科 2023年2月1日
    253
  • 中航工业比较好的研究所有哪些

    中航工业是中国航空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旗下拥有众多优秀的研究所。这些研究所在航空制造、航天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都有着很高的技术实力和科研水平。本文将介绍中航工业比较好的研究所,为读…

    科研百科 2024年10月21日
    8
  • 软件项目及进度安排

    软件项目及进度安排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开发已经成为了企业和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个好的软件项目需要经过仔细的规划和安排,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本…

    科研百科 2024年5月30日
    74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企业运营效能与竞争力的关键(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于提高企业运营效能和保证优质产品服务至关重要,可提升客户信任度,助力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本篇文章将深度解读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重大影响以及其实施策略。 质…

    科研百科 2024年7月12日
    59
  • 关于现代自然科学的三种研究方法(现代科学研究的三种主要方法)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基础科学和医学、农学、气象学、材料学等应用科学等,它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经验…

    科研百科 2022年5月19日
    506
  • 科研项目申请 类别

    科研项目申请类别: 人工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企业开始关注和投资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器学习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

    科研百科 2025年3月6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