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海省质量管理典型案例(青海质量管理协会)

近日,青海省质量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中国质量万里行——青海质量行暨2023年青海省“质量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2023年青海省质量管理十大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一

以技术创新为导向 建设水电精品工程

——中国水电四局试验中心白鹤滩试验班组

一、基本情况。中国水电四局试验中心承担白鹤滩水电站大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测及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等工作。白鹤滩水电站是目前在建世界第二大水电工程,为混凝土双曲拱坝设计,工程首次采用低热硅酸盐水泥进行全坝段混凝土生产浇筑,填补了中国筑坝混凝土工程史上的空白。白鹤滩试验班组成立于2016年,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方针,以建设“精品工程”为目标全面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二、主要做法。建立完善各级岗位责任制,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充分发挥技术攻关小组、QC(质量管理)小组作用,强化质量监督,实行质量考核奖惩,推动质量创优增效,形成以技术创新提质增效为导向的质量工作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制度化、流程化“五化一体”模式,有效解决配合比、工艺工法等多项问题,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节约成本近1亿元。

三、成果成效。班组荣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QC(质量管理)小组成果获电力行业一等奖、全省二等奖,技术能力获省检测行业团体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发表专业论文多篇,低热水泥混凝土性能研究成果为行业提供技术指导,取得《水工混凝土出机口质量控制工法》《拱坝测温件埋设工法》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典型案例二

建立四级养老服务体系

全力打造“高原幸福养老之城”品牌

——西宁市获得养老领域工作成效明显地方国家督查激励

一、基本情况。西宁市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作为重要民生工作,通过打造四级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加大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入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老年人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二、主要做法。一是“一张网”做实原居安养。紧盯养老设施建设,2022年全市养老服务床位达到4090张、护理型床位达到3222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28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4个。二是“一碗饭”做暖社区养老。紧盯老年人用餐难,建成中央厨房和爱老幸福食堂148个,形成“十五分钟”助餐服务网络。三是“一张床”做优居家养老。紧盯老年人居家照护难,在全省率先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工作,在全市建设家庭照护床位2480张。四是“一平台”做强普惠养老。紧盯老年人精准高效服务,建成全省首个市级智慧民政信息平台,实现“一屏通”“一点通”“一卡通”“一键通”可触及、有温度多元化养老服务。

三、成果成效。西宁市先后获得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全国养老服务重点联系城市、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城市,2022年获得“养老兜底保障、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等工作成效明显地方的国家督查激励,是西北五省唯一得到国家督查激励的城市。

典型案例三

“多位一体”提升电子级多晶硅产品质量的实践经验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新能源分公司

一、基本情况。青海黄河上游水电新能源分公司作为集成电路行业原材料重要制造商,面对种类繁多的生产设备以及洁净要求极高的生产工艺,基于“提升品质、创造价值、打造品牌”的目标,实施了“多位一体”质量提升质量管理模式,保证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各模块之间有效衔接。

二、主要做法。采用系统质量管理手段,包括构建人才培养“三通道”、建立技术员工作站、开展全员持续改进活动、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追溯系统、探索7S管理新模式、创建质量信得过班组、对标推行集成电路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应用FMEA(过程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SPC(统计过程控制)及MSA(测量系统分析)等质量工具,科学识别潜在的质量风险及管理问题,形成点突破、面发展的质量管理体系良性循环

三、成果成效。经过国内外20多家权威机构检测和上百次下游企业的评估、试用,黄河水电多晶硅质量指标已与国外龙头企业水平相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2年与12英寸硅片客户签订了400吨供货合同,实现了国际主流12英寸硅片方向的批量供应,成功突破了电子级多晶硅生产核心技术,填补了我国在电子级多晶硅材料生产领域的空白,彻底打破了国外市场垄断,保障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安全。

典型案例四

以“文化·品质·卓越”为核心的三核聚变

——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文化·品质·卓越”三核聚变质量管理模式,充分依托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藏医药资源和厚重的地域人文资源,整合藏医药产、学、研、医等生产要素构建了国内唯一以藏医药基础研究、藏医药开发、藏药生产、藏药资源保护、信息网络、资本运营、市场营销多位一体的藏医药产业链发展体系,树立了高原藏医药产业向大健康转变的质量标杆。

二、主要做法。以保护、传承、创新、发展藏医药为己任,践行藏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历史责任,将藏药核心炮制非遗技艺与现代医药技术相结合,不断追求卓越的企业质量文化,注重民族医药产业技术人才培养,秉承质量至上、卓越管理,营造顾客满意、高效运作的质量环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三、成果成效。弘扬纯正、匠心、文化,是每一款产品的品质保证,公司持续保持每年10%~20%的增长,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企业,研发生产药品、保健品、冬虫夏草、健康产品、起居养生、特色外治6大类1000余种产品,有效引领藏医药民族特色产业健康发展。

典型案例五

依托5G信息技术,以智能、智慧

赋能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格尔木分公司

一、基本情况。公司积极推进5G 采盐床自动控制,通过构建“5G 工业互联网平台”“5G 数字孪生和工艺大数据平台”,实现智慧平台和智能技术融入盐湖产业,为建成盐湖产业基地信息化体系提供了保障,应用5G技术助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

二、主要做法。一是构建精细化需求体系,融合运营体系、提升协同能力,组建5G 盐湖产业创新应用实验室。二是构建生态合作体系,明确5G 智慧盐湖拓展路径,使创新成果有效下沉,驱动生产拓宽视野。三是构建智慧支撑体系,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牵引,锻造5G专网和汇聚大数据中心能力。四构建5G 工业互联网支撑创新体系,运用5G 场景定制化行业终端,赋能产业“四地”建设智慧化水平提升。

三、成果成效。依托5G信息技术的平台优势,以智慧、智能为方向,引领我省5G 应用的融合、融通、融智创新工作,率先成立“青海5G 盐湖产业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开发了具有代表性的“碳酸锂成品5G无人化导运研究及示范化应用”项目,以5G通信技术助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获得第五届青海省质量奖、第五届“绽放杯”一等奖,集团优秀班组示范基地等,产生经济效益近1亿元。

典型案例六

打造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海晏样板”

——海北州海晏县人民政府

一、基本情况。作为西北五省唯一一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地区,海北州海晏县共梳理302项基本公共服务通用基础标准,编制85项“基准指标”标准,保障了基本公共服务机会均等,建设113项“实施提供”标准,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过程均等,设置10项“绩效评价”标准,形成有效支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结果均等,编制“管理保障标准”9项,完善机构管理、支撑服务有效性。

二、主要做法。持续运用“标准化 基本公共服务”模式,突出抓好体系实施运行,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补齐重点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短板,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建立了系统完善、层次分明、衔接配套、科学适用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均等享有。

三、成果成效。国家终期评估组通过工作汇报、实地参观考察、查阅资料等,一致认为海晏县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项目达到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的各项要求,工作成效明显,标准化工作推进有特色、有亮点,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海晏样板”。

典型案例七

构建从电力数据看“双碳”目标的新视角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一、基本情况。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采用“双碳 大数据”建设理念,依托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开发高频数据碳排放智能监测分析平台,精准定位高碳排放的行业和重点产业,勾勒出碳排放全景画像,打开了从能源数据看“双碳”目标的新视角,实现了碳排放“全景看、一网控”,精准“导航”青海碳减排,助力青海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二、主要做法。采用“归数、建模、验证”三步工作法,构建青海省碳排放监测分析模型研究,实现全省全口径碳排放在线监测与绿电减排分析。整合汇集全省22亿条用电量数据,融合2010年至2020年全省区域能源、经济环境以及企业能源消耗和产能数据,夯实数据分析基础。遴选分布滞后、非线性回归等算法,挖掘碳排放总量与电力数据长期均衡关系,确定碳排放因子,构建形成全省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居民碳排放以及清洁能源减排6类电碳测算模型。

三、成果成效。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全面、及时、精准地掌握全省碳排趋势,为全省顺利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全方位数字化“导航”与智能化“指引”。荣获第三届青海省质量奖。构建青海高频“电-碳”监测分析平台,及时动态监测各类型碳排放,有效传导“绿电价值”,促进低碳产业、零碳园区、绿色金融产业发展,以绿色数字经济推动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

典型案例八

“数字化“赋能高原冷水养殖产业提质增效

——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针对高原大水面网箱养殖中高海拔、低溶氧和高原天气等因素对三文鱼养殖的综合影响,采用科学布局养殖网箱、严格控制养殖密度及养殖容量、建设疫病防控体系等质量控制措施,结合饲料营养动态调控,提高饲料转化率,应用粪便残饵收集系统,推动高原大水面网箱养殖向高原大水面生态网箱养殖的转型升级。

二、主要做法。践行“负责任渔业”理念,遵循“最严格的养殖容量控制、最严格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和最严格水产品质量管理”的养殖三原则。推行“质量攻关团队 QC(质量管理)小组”质量改进管理模式,搭建数字渔业信息化平台,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赋能,建设养殖场在线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应用装备和控制系统、生产过程管理系统、综合管理保障系统、水产养殖数据服务平台,实现养殖生产管理全面数字化。

三、成果成效。通过引进AKVA深水网箱及智能投喂系统,实现自动投喂网箱定点、定时、定量投喂,科学配置营养结构合理的饲料,成鱼次品率由2019年的5.5%降至目前的2.3%,养殖成活率从75%提升至82%。饵料系数从2012年底的1.5降至目前的1.33,龙羊峡库区水质常年保持地表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以上,部分指标始终处于Ⅰ类标准,推动了高原渔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荣获第五届青海省质量奖提名奖。

典型案例九

基于“品质工程”创建 开展优质工程建设

——西宁至互助一级公路扩能改造工程项目

一、基本情况。西宁至互助一级公路扩能改造工程项目是连接省会西宁市和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快速通道,是《青海省省道网规划(2012年-2030年)》5条放射线之一,是青海省省道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交通运输品质工程创建行动,西互公路扩能改造工程纳入“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计划,依托项目品质工程创建积极开展优质项目建设。

二、主要做法。西互项目建设过程中,重视“四新”成果的研发和应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科技铸就品质的理念,广泛开展各类品质工程创新活动,从设计、施工、验收过程中提炼总结经验,为建设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助力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注入了强劲科技力量,形成了一系列项目特有的青海省地方标准、工法、发明专利以及“四新”技术成果。

三、成果成效。西互项目先后取得省级样板标杆8项、QC(质量管理)技术成果25项、省级工法9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省级地方标准11项,获得交通部平安工地推荐优秀案例2项、省级荣誉3项,省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评为“2022年度青海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以及2022-2023年度省级优质工程江河源”杯奖。

典型案例十

依托特色质量管理模式

确保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青海五三六九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基本情况。青海五三六九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全产业链发展的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依托“三全四过程五系统”质量管理模式,实现质量管理立体化、规范化、全员化,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体系认证、有机产品认证等。

二、主要做法。站位高端牦牛肉经济开发,有效利用和提升牦牛产业资源优势,坚持三全: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方位管理;规范四过程:产品研发过程、原料收入过程、产品制造过程、售后服务过程;健全五系统:目标管理系统、技术系统、组织系统、标准系统、信息系统,打造青藏高原优质绿色农畜产品。

三、成果成效。建设“国家牦牛精准扶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部“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牦牛产业示范园”和“牦牛大数据中心”等,组建“牦牛产业化联合体”,形成牦牛产业集群,在青海省牦牛产业产品标准化绿色化生产、优质化特色化输出以及脱贫攻坚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为高原绿色有机现代化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了先行之路,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等多项国家级称号,荣获第五届青海省质量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2月1日 上午8:58
下一篇 2024年2月1日 上午9:10

相关推荐